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1)
2023(13405)
2022(11467)
2021(11084)
2020(9431)
2019(21317)
2018(20953)
2017(39747)
2016(21488)
2015(24463)
2014(24144)
2013(22958)
2012(21145)
2011(18937)
2010(19044)
2009(17298)
2008(16711)
2007(14579)
2006(12556)
2005(10964)
作者
(57675)
(48303)
(47932)
(45889)
(30811)
(23199)
(22127)
(18969)
(18556)
(17135)
(16523)
(16264)
(15219)
(15129)
(14873)
(14858)
(14606)
(14502)
(13866)
(13852)
(12168)
(11732)
(11625)
(11188)
(10952)
(10772)
(10631)
(10471)
(9614)
(9560)
学科
(80719)
经济(80635)
管理(61975)
(57483)
(48455)
企业(48455)
方法(36255)
数学(31252)
数学方法(30685)
(22474)
中国(22413)
(21604)
(20047)
业经(17394)
理论(15751)
(15326)
贸易(15316)
(14963)
(14873)
农业(14670)
技术(14418)
地方(14348)
(13568)
(13399)
财务(13348)
财务管理(13317)
(12726)
教育(12649)
企业财务(12632)
(12003)
机构
大学(296447)
学院(291224)
(116308)
管理(114218)
经济(113753)
理学(98588)
理学院(97539)
研究(96433)
管理学(95549)
管理学院(94997)
中国(71431)
(60706)
科学(57667)
(54549)
(46425)
中心(45796)
(43982)
(43975)
财经(43241)
研究所(42200)
(42038)
师范(41644)
业大(40855)
(39473)
北京(37669)
(35524)
经济学(35133)
(34512)
农业(34268)
师范大学(33582)
基金
项目(198264)
科学(158336)
研究(149008)
基金(144279)
(124586)
国家(123529)
科学基金(107312)
社会(94018)
社会科(89037)
社会科学(89020)
(77193)
基金项目(75856)
教育(71619)
自然(69248)
自然科(67725)
自然科学(67710)
自然科学基金(66473)
(65743)
编号(61717)
资助(58379)
成果(51510)
(45025)
重点(44838)
课题(42372)
(42242)
(42151)
大学(39534)
教育部(39317)
创新(39223)
国家社会(38557)
期刊
(125697)
经济(125697)
研究(87175)
中国(58094)
教育(44630)
学报(43151)
管理(42321)
(41936)
科学(40105)
(39564)
大学(34843)
学学(31196)
农业(27367)
技术(26957)
(25636)
金融(25636)
财经(20955)
业经(20179)
经济研究(19501)
(18103)
图书(17467)
问题(15911)
(14329)
(13984)
科技(13650)
理论(13622)
(13588)
技术经济(13434)
现代(13150)
(13002)
共检索到435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建洋  
从国家政策的视角考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大学与产业合作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地大学在合作中的角色也主要呈现三个基本特征:"模仿立国"政策下的产学合作,大学以移植知识为手段;"创新立国"政策下的产学合作,大学以创造知识为目的;"能力立国"政策下的产学合作,大学以创造能力为中心。日本产学合作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合作机制、创新机制、大学职能变迁等方面所呈现的规律性因素对我国产学合作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显明  
近年来,山东大学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学术立校办学理念,以学术追求为价值导向,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学术本位回归,为学术创新和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结合学校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第一,确立学术立校发展战略,弘扬学术至上大学精神。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它的价值趋向与政府、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政府以服从为导向,以上级为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雨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大学就在文明盛衰、社稷起伏与民族兴亡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大学的精神和本质是支撑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紧紧抓住大学精神和本质所在,建设回归大学本位的章程,既是现代大学的自主价值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无"章程"的表述,但最早追溯到宋代书院的院规、训示,也具有章程的早期形式和内涵。到了近代,《京师大学堂章程》的出现奠定了中国大学章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亦平  高桂芝  
由于我们对于图书馆的人本精神缺乏深刻思考 ,对于人及其需求缺乏了解 ,对于服务的涵义缺乏认识 ,因而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本位回归。只有将人本精神全面贯彻到图书馆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设备建设和管理建设之中 ,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本位回归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方  
行政化的体制弊端是当下中国大学学术权力弱化的症结所在,也是未来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大学的行政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外部的行政权力,二是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大学的使命决定了大学的内在逻辑是学术,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寻求学术权力回归可能的路径在于:依法确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制度,实行依法治校;发挥大学校长的引领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衣俊卿  
论点提示:现在讨论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在澄明被遮蔽的本真的教育样态。大学教育应走出“工具化”的误区。应当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把大学的功能概括为文化启蒙和文化创新。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就应变狭窄的“校园文化”为宽广的“文化校园”。不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方式,只增添些“文化调料”,并非真正的素质教育。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依法自主办学原则的法律化、高等学校的合并和资源重组、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等进入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壮才  
我国职业教育正在面临着两大发展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农村地区城镇化。为谋求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我们需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制度进行反思。本文认为,回归服务本位是入世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目标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职业教育政策应当进一步规范和均衡职业教育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职业教育机构内部运营机制,使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的水平,扩大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鹏  
目前创业教育政策存在"以创业促就业"的政策预期,由于政策预期与实际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双低的政策效果存在分歧,因此从创业教育理念和外部环境视角进行分析,应当回归创业教育本质,在政策层面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协调社会创业教育资源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发与建设本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育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创业实践教学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宣宇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监管措施,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风险"防火墙"。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强化监管,切实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无疑已成为2017年金融工作的主旋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多方面的结构失衡,不仅影响着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而且还给实体经济运行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一)金融风险的具体表现一是市场利率过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十分严重。下行的经济周期和物价周期客观上要求实施低利率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我国贷款利率却约为成熟国际市场的2~3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重科研轻教学是国内外高校普遍存在且又长期以来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以往人们单纯从外部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寻原因找对策,而忽视了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内在属性的差异,这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因素。未知与己知、好奇与责任、精确与模糊构成了科研和教学二者间的内在属性差异,恰是这些差异,使科研先天地具有优势和优越性,教学处于弱势和劣势地位,由此,决定了高校教师在价值认知取向和行为选择方面更倾向于科研而非教学。高校要回归教学本位,除坚持传统有效的政策和办法外,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教学,并使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于建  丁国军  
长期以来,高校行政化一直被教育界批评。在中国,官员任命校长,校园管理的行政化使整个校园似乎是一个大的官僚机构,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学术腐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本文针对如何打破"官本位",回归"学术本位",提出了一个高校弱化"官本位"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宣宇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监管措施,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风险"防火墙"。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强化监管,切实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无疑已成为2017年金融工作的主旋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梅芬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现行的职称评定虽然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成果有相应的要求,但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要求显然占了压倒性优势,因此,写论文、出专著、搞课题几乎成了晋级的不二选择。跟着这个指挥棒,教师自然也就埋头于数量指标,轻视教学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