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6)
2023(6292)
2022(5118)
2021(4782)
2020(3998)
2019(9099)
2018(9092)
2017(19326)
2016(10446)
2015(11759)
2014(11903)
2013(12018)
2012(11546)
2011(10652)
2010(10813)
2009(10444)
2008(10274)
2007(9473)
2006(8727)
2005(8011)
作者
(29469)
(24302)
(24202)
(23413)
(15530)
(11233)
(11207)
(9339)
(9075)
(9060)
(8082)
(7822)
(7790)
(7776)
(7649)
(7508)
(7250)
(7224)
(7076)
(6976)
(6211)
(5989)
(5986)
(5662)
(5613)
(5452)
(5444)
(5430)
(4850)
(4786)
学科
(48213)
经济(48170)
(30732)
管理(30642)
(23826)
企业(23826)
方法(17971)
数学(15934)
数学方法(15777)
中国(15264)
(14807)
业经(12042)
(11980)
(11753)
地方(10692)
产业(10453)
(10247)
贸易(10241)
(10019)
(9689)
银行(9686)
(9423)
(9365)
农业(9058)
(7775)
金融(7775)
(7677)
技术(7631)
税收(7385)
(7338)
机构
学院(155838)
大学(152534)
(72693)
经济(71231)
管理(60782)
研究(52531)
理学(51268)
理学院(50796)
管理学(50238)
管理学院(49930)
中国(42195)
(36086)
(31969)
科学(27899)
财经(27466)
(25999)
(24641)
(24339)
中心(23788)
研究所(22865)
经济学(22511)
(21079)
北京(20876)
经济学院(20402)
财经大学(20004)
(19509)
(19400)
师范(19279)
(18707)
业大(18209)
基金
项目(91411)
科学(72760)
研究(72712)
基金(65282)
(54296)
国家(53833)
社会(46783)
科学基金(46299)
社会科(44551)
社会科学(44543)
(36073)
基金项目(33577)
教育(32529)
编号(30568)
(29807)
资助(27387)
自然(26780)
自然科(26058)
自然科学(26051)
成果(25991)
自然科学基金(25602)
(22216)
课题(21653)
(21075)
重点(20214)
(19255)
(19186)
发展(19119)
(18834)
国家社会(18802)
期刊
(85711)
经济(85711)
研究(52857)
中国(28771)
(25508)
管理(23619)
(20609)
金融(20609)
(19903)
科学(17117)
学报(16031)
业经(15825)
教育(15723)
经济研究(14538)
财经(13669)
农业(13520)
技术(13357)
大学(12969)
问题(12152)
学学(12109)
(11901)
(10656)
商业(9031)
国际(8969)
理论(8582)
技术经济(8512)
现代(8129)
经济问题(7724)
统计(7676)
实践(7653)
共检索到244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周振  
相关论争分析表明,产业政策研究不能过度关注政策有效性的论证,产业政策实施要遵循市场机制作用规律,产业政策转型研究要与经济发展等宏观背景相结合。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由推动特定产业规模增长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转变,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创新转变,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构建包括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双向型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周振  
相关论争分析表明,产业政策研究不能过度关注政策有效性的论证,产业政策实施要遵循市场机制作用规律,产业政策转型研究要与经济发展等宏观背景相结合。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由推动特定产业规模增长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转变,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创新转变,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构建包括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双向型政策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君  周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改革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重塑市场激励,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市场化产业政策就是尊重市场主导地位,推进市场化改革,用市场方式制定和实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就是由推动特定产业规模增长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转变,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自主创新转变,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构建包括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双向型政策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律律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历经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已基本形成体系,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这一政策体系在培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尚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煜  曹大勇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实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我国实现产业政策的低碳化转型,其中包括降低碳排放的狭义转型和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广义转型。其基本思路是,以产业组织政策为核心,以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的发展为重要条件,通过加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实施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普遍性减税、重点实施产业组织政策、大力实施新型产业政策,以及配套实施综合性产业结构政策等在内的多项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汉权  任继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时代背景、制度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功能定位、作用方式、工具手段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应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聚焦市场失灵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助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汉权  任继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时代背景、制度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功能定位、作用方式、工具手段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应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聚焦市场失灵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助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为超  
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和加入WTO的中国来说,传统的产业政策正面临巨大的障碍。因此,产业政策的内客和作用都应该与时俱进。今后,我国的产业政策应着重放在导向性功能上,以提供信息、建立市场秩序、维护经济安全等作为其主要内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振坤  
该文在梳理国际产业政策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起国家赶超发达国家过程中产业政策边际效应的"U型"演进假说,并论述了产业政策在转型期边际效应走向衰微的逻辑必然性和走向产业政策制度陷阱的可能性。在此理论导引下,结合转型期我国产业政策演进的阶段特征,提出了近期和中远期我国产业政策取向的总体转换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继球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减少对国外技术供给的依赖,强调战略性产业的自育自立自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相应对产业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适用于外循环的既往产业政策"选产业、选技术、选企业"弊端增多、有效性弱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需加快推动产业政策向"选有限产业、产业内普惠性支持"转变,促进政策实施范围有限聚焦,放弃对特定技术路线和具体企业的选择,逐渐放弃以往的行政干预手段,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和工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少洪  全毅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其实施的成效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本文旨在分析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一般条件,以及我国的产业政策实践经验,为我国入世后调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兆林  
产业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而选择性产业政策往往体现出政府过度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政府选择代替市场竞争的特征。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其激励不足、阻碍创新和维系行政垄断等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长期增长。因此,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政策应该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形成竞争政策优先、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互补的公共政策体系。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局限在市场失灵和社会服务领域,政策手段由直接干预向市场监管和间接引导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敬琏  
产业政策有不同的类型,如选择性的产业政策(硬性产业政策)、功能性的产业政策(软性产业政策)等,我们当前需要研究和面对的问题,不是肯定或否定产业政策,而是需要实施什么样的产业政策,这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1987年引进产业政策时以选择性的产业政策为主,后续对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做了详细规定,通过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办法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这种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在追赶阶段、在技术路线既定的条件下取得了成效,但并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很难实现我们在创新驱动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敬琏  
产业政策有不同的类型,如选择性的产业政策(硬性产业政策)、功能性的产业政策(软性产业政策)等,我们当前需要研究和面对的问题,不是肯定或否定产业政策,而是需要实施什么样的产业政策,这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1987年引进产业政策时以选择性的产业政策为主,后续对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做了详细规定,通过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办法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这种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在追赶阶段、在技术路线既定的条件下取得了成效,但并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很难实现我们在创新驱动阶段所要追求的改善产业结构、提高效率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快产业政策转型。首先,要认真总结30年来执行产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处理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之间的关系,从以产业政策为中心转向以竞争政策为基础,从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充分吸取中外关于产业政策研究的重要成果,制定更好的产业政策,解决好市场失灵情况下的诸多问题;再次,政府要改变行为方式,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增强市场功能、强化竞争方面多下功夫。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原磊  
产业政策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定产业、优化产业环境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产业政策存在多目标冲突、多主体博弈、影响市场秩序、缺乏政策评估等问题。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是一场技术、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全面协同变革,将对我国产业政策的目标、运行机制和手段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应从聚焦优化产业环境、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协调配合、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调政策评估与调整四个方面推动我国产业政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