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3)
2023(5059)
2022(4454)
2021(4537)
2020(3806)
2019(8729)
2018(8620)
2017(16717)
2016(9232)
2015(10573)
2014(10306)
2013(10266)
2012(9801)
2011(8771)
2010(8943)
2009(8498)
2008(8729)
2007(8187)
2006(7422)
2005(6846)
作者
(28450)
(23842)
(23584)
(22329)
(15391)
(11532)
(10709)
(9176)
(9056)
(8650)
(8222)
(8033)
(7761)
(7663)
(7635)
(7290)
(7182)
(7142)
(7104)
(7017)
(6027)
(5958)
(5805)
(5592)
(5501)
(5316)
(5248)
(5242)
(4903)
(4792)
学科
管理(35812)
(34290)
(32937)
经济(32860)
(32329)
企业(32329)
方法(17086)
(16561)
数学(14071)
数学方法(13846)
(13198)
财务(13186)
财务管理(13152)
企业财务(12766)
(11951)
(8819)
(8770)
(8153)
银行(8125)
中国(7974)
业经(7859)
体制(7760)
(7732)
(7495)
金融(7495)
(7456)
理论(6703)
(5803)
(5683)
贸易(5675)
机构
大学(136969)
学院(132832)
管理(51458)
(49074)
经济(47905)
研究(44997)
理学(43934)
理学院(43463)
管理学(42595)
管理学院(42381)
中国(38136)
(29953)
科学(28524)
(27663)
(25201)
(24196)
研究所(21542)
财经(21398)
中心(21319)
(20894)
业大(20660)
农业(20196)
(19556)
北京(19070)
(16429)
财经大学(16206)
(16148)
(16008)
师范(15695)
商学(15091)
基金
项目(83618)
科学(65542)
基金(62827)
(56570)
国家(56092)
研究(55614)
科学基金(47771)
社会(34709)
自然(34510)
自然科(33813)
自然科学(33800)
自然科学基金(33251)
基金项目(33144)
社会科(32684)
社会科学(32674)
(30501)
资助(27261)
(27175)
教育(26621)
编号(21527)
(19427)
重点(18879)
成果(18706)
科研(16763)
(16542)
教育部(16504)
计划(16158)
大学(15735)
创新(15474)
(15443)
期刊
(56910)
经济(56910)
研究(39170)
中国(29707)
学报(26463)
(25576)
科学(22692)
管理(22153)
(21993)
大学(19881)
学学(18866)
(16484)
金融(16484)
农业(14601)
教育(13427)
财经(11861)
(10023)
技术(9446)
经济研究(8761)
(8668)
财会(8002)
会计(7925)
业经(7830)
(7700)
业大(6952)
问题(6609)
理论(6265)
(6048)
国际(6003)
图书(5990)
共检索到210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祁祥  
保障程度低说明保险的普及率低。但即使在很低的保险普及率下,老百姓对保险行业的满意度也相当低。仅以保险大省江苏省和保险发展中等水平的安徽省为例。两省2013年对十大服务行业作出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保险业的公众满意度都位列第九。超大的保障缺口、超低的保险普及率与超高的公众不满意度构成的"三超"现象,成为保险业必须直面和反思的尖锐议题。超高的公众不满意度主要来自于产品、销售和理赔三个方面。首先,从产品设计来看,在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转轨经济中的银行监管具有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在市场结构、监管体制和监管者偏好等方面,同时也决定了转轨经济中的最优监管策略可能有别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情形,尤其是当监管者存在自利倾向时,监管行为可能偏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偏离的程度受到交替关系临界值、声誉权重、审查成本和社会福利权重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齐萌  
通过对现行金融监管者问责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可以透视出我国金融监管者问责制度存在法律缺失、规则不周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问责理念存在缺陷、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不科学、法律机制选择中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金融监管者问责的理念,着重完善以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其他利害关系方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同行为问责主体的问责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旭光  郑丽娟  陈继蒋  陈颖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同时因为我国的特殊经济模式,监管在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性会产生投机行为,中小投资者往往就成为股市博弈的牺牲品。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市场过热和市场低迷两种情况下,监管者颁布政策和中小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以求规范股市投机行为,维护各方利益均衡,达到市场稳定发展。本文的分析表明监管者和中小投资者的均衡策略主要取决于其得到的效用和付出的成本,在不同的临界值下存在不同的均衡结果。最后针对本文的结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管毅平  邵长卫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旭光  于海娇  张士玉  
通过对证券监管部门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统计学中列联表的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对监管者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进行分析,检验监管者的自我服务偏见和后视偏见之间、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之间以及推卸责任效应和后视偏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监管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且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关联。监管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偏差,并且在纠正这些偏差时注意不同偏差之间的关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遥  高宇  
在证券市场中,中介机构为特定单位、个人提供专业服务,因其在特定领域有所专长而受到公众信赖;然而,中介机构往往滥用这种信赖和专业优势,做出有损于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利益的不当行为。中介机构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必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它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监管者的腐败,而当监管者存在腐败行为时,也会进一步诱致中介机构的非理性选择。本文将主要探讨证券监管者的腐败行为,并分析监管者的心理特征,进而构建中介机构与监管者的博弈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江会  刘兴堂  
通过构建"银行俘获—监管者声誉"模型研究我国银行俘获行为和监管者声誉问题,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银行体系中,具有市场势力的大银行,更有动机和能力俘获金融监管者,并造成了监管者声誉的持续缺失。基于这一理论,本文多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俘获和监管者声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银行监管者不但存在被俘获的现象,而且监管者一旦选择了"屈服",其强硬声誉便会丧失,从而损害监管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金融监管者声誉、约束银行俘获行为、提升金融监管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旭光  李放  张士玉  
现有文献较少研究中国证券监管者的行为偏差,更少研究行为偏差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有情境因素的问卷调查,验证了中国证券监管者存在先验假设偏差、立即满足偏差和回忆陷阱。研究发现其产生的共同因素都是源于决策者在选择决策信息时存在重主观、轻客观的特点,并与过度自信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定量分析进行实证,发现证券监管者过度自信的比例比一般管理者的比例高。实证结果还发现这三项行为偏差之间存在关联性,包括先验假设偏差和立即满足偏差二者具有高度正相关,先验假设偏差与回忆陷阱、立即满足偏差与回忆陷阱都具有中度正相关。这个结果揭示了体制对中国证券监管者的双重作用以及在公众关注度高、业绩压力大的条件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飞  郝旭光  赵春霞  
以61名证券市场监管者与253名企业管理者为研究样本,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基于代际差异的角度,对"70后"证券监管者与"80后"、"90后"企业管理者心理账户存在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情境下,"70后"证券监管者与"80后"、"90后"企业管理者心理账户偏差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70后"证券监管者在决策时,更容易受到心理账户偏差的影响;代际间心理账户水平随决策情境不同而发生显著变化,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心理账户甚至消失;学历与心理账户水平不相关,性别在不同情境下,对心理账户水平产生不同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监管者在正视自身所存在的非理性行为的前提下,应借助培训,培育理性思维;要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保证监管机构有序运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旭光  
笔者运用已有的行为金融学方法研究证券市场监管者的非理性问题,通过采用有情境元素的问卷调查法,向监管部门及其他市场参与者发放问卷并根据问卷的数据,对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着代表性偏见、锚定和调整效应、证实性偏差、框定陷阱、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处置效应、沉没成本偏差、心理账户、模糊厌恶等偏差,这些偏差影响并制约着他们的决策行为。其中,监管者的后悔厌恶最明显,其他依次为锚定和调整效应,损失厌恶,处理效应,框架效应,心理账户,代表性偏见,模糊厌恶,过度自信等。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非理性程度没有显著差异。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玲  
食品具有入口特征,生命具有不可回复性,所以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其他市场监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食品安全监管要重在预防。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系列失灵,这也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食品安全监管权配置的不科学"多头性",导致了监管过度、监管不足及监管不当现象同时存在。改进监管效果的最优手段不是设立新的监管部门,而是利用和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包括:信息披露、明确监管主体及其职责、加强再监管激励、完善对监管主体的财务及认识监管以及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刘鹏飞  
本文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监管者的理论基础及主要机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初步研究。首先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监管监管者的理论基础,并分别分析监管监管者的六个主要机制,最后,提出区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并且有机结合的整体机制设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世然  樊颖  杨赞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监管激励对于地方政府土地供给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对市场监管激励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构建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决策同时受到经济绩效和市场监管双重激励的影响,在不同的市场波动下存在非对称性:在市场较平稳时,地方政府会通过减少土地供给、提升土地价格实现其经济绩效目标;而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地方政府则会兼顾"市场监管者"的职责,通过增加土地有效供应、维持土地价格实现其经济绩效目标。研究结论:市场监管激励在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决策机制中具有显著作用,可以通过加强政绩考核中市场监管的权重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