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8)
- 2023(10858)
- 2022(9055)
- 2021(8278)
- 2020(7274)
- 2019(16190)
- 2018(16316)
- 2017(32786)
- 2016(17788)
- 2015(19901)
- 2014(19901)
- 2013(20089)
- 2012(18527)
- 2011(16290)
- 2010(16684)
- 2009(16527)
- 2008(16723)
- 2007(15306)
- 2006(13966)
- 2005(13210)
- 学科
- 业(85174)
- 济(81006)
- 经济(80868)
- 企(78053)
- 企业(78053)
- 管理(73281)
- 方法(34422)
- 财(33892)
- 业经(28473)
- 农(26757)
- 数学(26477)
- 数学方法(26311)
- 制(22959)
- 务(22727)
- 财务(22705)
- 财务管理(22675)
- 税(22302)
- 企业财务(21494)
- 中国(20898)
- 税收(20837)
- 收(20659)
- 农业(18800)
- 技术(17153)
- 体(16636)
- 策(15932)
- 划(15205)
- 和(14962)
- 贸(14650)
- 贸易(14638)
- 体制(14605)
- 机构
- 学院(262614)
- 大学(257247)
- 济(118867)
- 经济(116749)
- 管理(106234)
- 理学(90146)
- 理学院(89382)
- 管理学(88419)
- 管理学院(87942)
- 研究(80676)
- 中国(68518)
- 财(66029)
- 京(53127)
- 财经(49922)
- 经(45013)
- 科学(42958)
- 江(41553)
- 所(39978)
- 农(39110)
- 中心(36787)
- 经济学(36774)
- 财经大学(36546)
- 研究所(34643)
- 北京(33845)
- 经济学院(33365)
- 业大(33015)
- 州(32252)
- 商学(31192)
- 商学院(30939)
- 农业(30278)
- 基金
- 项目(156568)
- 科学(125338)
- 研究(119477)
- 基金(115916)
- 家(98002)
- 国家(97115)
- 科学基金(85332)
- 社会(79312)
- 社会科(75321)
- 社会科学(75305)
- 基金项目(60979)
- 省(60483)
- 教育(53305)
- 自然(52174)
- 自然科(50955)
- 自然科学(50943)
- 自然科学基金(50135)
- 划(49109)
- 编号(48237)
- 资助(47349)
- 成果(39529)
- 制(36664)
- 部(36051)
- 业(35753)
- 创(35585)
- 重点(34377)
- 发(33485)
- 国家社会(33188)
- 课题(32465)
- 创新(32439)
共检索到41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吕丽娟 张玲
在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由于电网输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补贴程序、税务处理具有特殊性,导致电网企业增值税的进项税额留抵额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电网企业现金流,影响电网企业良性健康发展。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部分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的相关政策,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此项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炭,有利于我国增值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 张诗彤 王毅 付思莹
增值税的留抵退税政策对中小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设计与有效执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十分必要。目前,中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实施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操作实践难题。本文就留抵退税具体时间、发生争议是先退税还是解决完争议再退税、如何控制退税风险,以及作为共享税的退税层级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提出应即期退税、先退无争议部分、利用数字手段对纳税人进行风险分析和分类管理,以及分级退税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退税 风险评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小勇 蔡昀珊 卢国军
税收优惠是政府“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调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评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雇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控制组企业相比,留抵退税政策使得处理组企业就业规模扩大3.41%~5.85%;(2)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策实施后,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服务业行业企业就业规模扩张更为显著,而未对国有企业就业产生显著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放松融资约束、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企业创新进而扩大企业就业规模;(4)在运用“异质—稳健估计法”、“PSM-DID”方法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依然稳健;(5)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增加了平均劳动成本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理解留抵退税与企业雇佣规模的关系,进而更有效地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增值税留抵退税 企业雇佣 多期DID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静 李凌秋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97.11%,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52.95%,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小微企业资金少且利润薄,市场竞争力弱。"营改增"后,中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减税降税的实惠。但是,当企业存在大量留抵税额时,却又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本文首先通过举例说明留抵税额对中小微企业负重,然后通过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的分析,最后阐述我国中小微企业留抵税额退税方面进行的探索及观点。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增值税留抵税额 退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全行业试行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是2019年增值税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税人必须符合留抵税额退税的前提条件,即符合增量留抵税额的计算规则和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时,才可申请退税。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以增量留抵税额为基础,且有60%的比例限制。另外,要注意准确处理好其与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出口退税及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留抵税额 增量 退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浩萍 宋尚彬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在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8年在部分行业实施留抵退税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留抵退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约3.6%。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技能劳动力的互补式增加、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最终提升了企业劳动力平均薪酬,直接引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普通员工、非国有企业、留抵程度较高企业和税收征管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更强。本文为全面认识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发挥税收保障劳动者福利、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关于完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问题的建议增值税的核心内容是税款抵扣制度,现仅就增值税抵扣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几点建议:增值税扣税凭证主要有三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收购凭证、运费单据,凡能依照税法合理取得扣税凭证的,都可作为当期进项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实际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房琰沁 叶全华
对特定范围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是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占用资金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政策要素的梳理,界定适用条件和办理环节,分析退还税额分步计算、"双限"确认方法,提出增加科目设置、完善退还税额会计处理和明确附加税费扣除的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退还 期末留抵税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俞杰 李璐露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红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是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政策之一,文章首先分析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然后以案例方式说明一般纳税人留抵退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最后探讨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期对实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增值税 期末留抵税额 退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祎曈 梁鹏
以财税[2018]70号为契机,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16—2020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对商业信用的需求;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可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其对于商业信用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融资能力较差、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内部风险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留抵退税政策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需求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冬莲 李学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轩畅
宽阔的税基、统一的增值税税率、快速有效的进项税退税制度是增值税制度高效运转的三大条件。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税基和税率问题较为关注,相对忽视了进项税额退税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此,文章比较了我国增值税制度的现实运行模式与理论设定模式,发现现实运行模式中进项税额垫支的环节导致企业承担了额外的风险,进而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不管是增值税转型改革还是“营改增”均强化了该抑制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降低进项税额垫支成本、实施进项税额退税应成为未来我国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进项税额垫支 财务柔性 技术创新风险承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平
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形成既有税收制度以及价格管制、国家储备等政策原因,也有企业经营的季节性、生产周期跨度较长、初创期较大规模的投入等客观原因,还有企业主观因素导致的虚假留抵税额。我国目前对留抵税额采取增量退税与结转抵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存在留抵税额规模过大、占用企业资金过多等问题。应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实施留抵退税的基本制度,并通过源头控制、退抵并行、财税联动、管控风险四条路径改进留抵税额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税额 结转抵扣 留抵退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