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0)
- 2023(2706)
- 2022(2236)
- 2021(2098)
- 2020(1767)
- 2019(3886)
- 2018(3760)
- 2017(7421)
- 2016(4132)
- 2015(4203)
- 2014(4233)
- 2013(4159)
- 2012(3902)
- 2011(3503)
- 2010(3510)
- 2009(3076)
- 2008(3177)
- 2007(2771)
- 2006(2328)
- 2005(2233)
- 学科
- 济(14615)
- 经济(14595)
- 业(11830)
- 管理(10874)
- 企(9754)
- 企业(9754)
- 方法(7467)
- 数学(6528)
- 数学方法(6447)
- 财(4922)
- 学(4459)
- 中国(3791)
- 制(3594)
- 务(3461)
- 财务(3457)
- 财务管理(3447)
- 企业财务(3378)
- 农(3350)
- 银(3280)
- 银行(3274)
- 融(3184)
- 金融(3184)
- 行(3126)
- 技术(2939)
- 业经(2864)
- 理论(2528)
- 贸(2474)
- 贸易(2472)
- 易(2418)
- 体(2407)
- 机构
- 大学(57806)
- 学院(56756)
- 济(22239)
- 经济(21770)
- 研究(20985)
- 管理(19987)
- 理学(17541)
- 理学院(17290)
- 管理学(16921)
- 管理学院(16800)
- 中国(15123)
- 科学(13843)
- 农(12119)
- 京(11964)
- 财(11350)
- 所(11307)
- 研究所(10445)
- 业大(9750)
- 农业(9705)
- 财经(9271)
- 中心(9253)
- 经(8555)
- 江(8198)
- 院(7523)
- 经济学(7322)
- 北京(7260)
- 财经大学(7164)
- 范(7134)
- 师范(7020)
- 州(6655)
- 基金
- 项目(40329)
- 科学(31844)
- 基金(30508)
- 家(28028)
- 国家(27825)
- 研究(26366)
- 科学基金(23346)
- 社会(17286)
- 社会科(16457)
- 社会科学(16452)
- 自然(16188)
- 基金项目(15984)
- 自然科(15863)
- 自然科学(15855)
- 自然科学基金(15595)
- 省(15244)
- 划(13416)
- 资助(12643)
- 教育(12295)
- 重点(9406)
- 部(9180)
- 编号(9083)
- 性(8794)
- 创(8415)
- 计划(8302)
- 发(8140)
- 科研(8135)
- 创新(7910)
- 教育部(7692)
- 国家社会(7609)
共检索到81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庄鲜明
今年8月15日,是艰苦卓绝的 八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 向前追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给国 人带来的耻辱仍历历在目。两次中 日之战尽管一输一赢,但都是由日 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引起,给中 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一 1894年1月(光绪二十二年甲 午),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军国 主义乘机侵占朝鲜。朝李氏政权请 求清政府兵援。清政府于6月派 兵,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等进 驻牙山、平壤。7月下旬,日偷袭 我陆海军,挑起战端。8月1日,双 方同时宣战。海军方面,日联合舰 队于9月17日12时50分于鸭绿江口 外大东沟海面(今辽宁省东沟市) 以12比10的优势偷袭我北洋舰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栋梁
在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的十年中,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认知从形成到固化直线发展,其优越型自我认知因"三国干涉还辽"一度受挫后,又经历了庚子事变和日俄战争之后的两次"提升"。基于上述"自他认知",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以庚子事变为界,前期以守为攻,表面上对华"示善",以巩固既得的在华权益,实际上与列强"协调",以共同蚕食中国主权;后期为了铲除其对华领土扩张的头号绊脚石,傍上英国,震慑中国,发动日俄战争并打败俄国,从而把中国东北南部纳入了其殖民统治范畴。
关键词:
日本 对华知行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霞
日本由前近代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历史意识勃然兴起,一部部以“万国史”冠名的教科书和历史书籍鱼贯而出,载述着知识分子对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知。甲午战争后,日本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这一政治观念支配了知识分子看待世界历史的眼光,他们亟需改写“万国史”,将日本史纳入世界历史,阐发日本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与“帝国日本”的崛起相伴而生的,是日本人愈加汹涌澎湃的“世界史”意识。他们将“国家”的历史与“世界史”连接起来,通过解释“世界史”来争夺历史的主导权和文明的话语权。
关键词:
万国史 世界史 历史意识 历史认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关键词:
反腐败 审计风险 审计定价 政治关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国辉
19世纪90年代末,帝国主义对华作更大范围侵入,中国近代矿业面临严重威胁。一些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大矿先后被列强渗透、控制和霸占。辽宁抚顺、烟台煤矿就是在它们开始迈上使用机械和机械动力进行开发时,受到了帝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扰和占领。从此它们被剥夺了为本国民族资本近代煤矿工业的发展提供重大贡献的机会。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代湘 杨扬
晚清重臣、湘军宿将刘坤一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担任钦差大臣督师抗战,提出了对日"持久战"军事思想,其基本依据为:彼劳我逸,宗社攸关。基本内容为:在"以守撑持,坚忍胜之"宗旨下实施"避其锋芒,养精蓄锐"、"形格势禁,制变设奇"、"兵民相耦,重视根本"与"因势利导,商结外援"的策略。总而观之,刘坤一论对日"持久战"军事思想在当时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见地的反侵略战略思想,在遏制日本继续深入进攻的嚣张气焰,稳定国内政权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刘坤一 持久战 军事思想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代湘 杨扬
晚清重臣、湘军宿将刘坤一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担任钦差大臣督师抗战,提出了对日"持久战"军事思想,其基本依据为:彼劳我逸,宗社攸关。基本内容为:在"以守撑持,坚忍胜之"宗旨下实施"避其锋芒,养精蓄锐"、"形格势禁,制变设奇"、"兵民相耦,重视根本"与"因势利导,商结外援"的策略。总而观之,刘坤一论对日"持久战"军事思想在当时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见地的反侵略战略思想,在遏制日本继续深入进攻的嚣张气焰,稳定国内政权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刘坤一 持久战 军事思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冯国林
人参是朝鲜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垄断利润可观,遂成为走私的目标商品。同顺泰参与人参走私,既受市场环境的推动,也缘于自己的利益需求。同顺泰在朝鲜联络朝鲜商人从事私参购销,其在东亚各通商口岸的联号则广为接应。同顺泰人参走私链条中,参与者身份极为复杂,既有清政府官员,也有社会底层人士。华商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其从事走私活动提供了便利。不过,与日商和其他华商商帮的走私活动相比,同顺泰的走私规模较小。
关键词:
同顺泰 人参走私 华商网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王露瑶
文章采用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末全国31个省区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反腐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纪委通报的腐败官员落马事件对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平均而言,该地区每增加一名副厅级以上的落马官员,当季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接近0.1个百分点,这种影响是即时和短期的,并不具有长期累积性。进一步论证发现,反腐败主要是通过放缓投资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此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反腐败的影响更大;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落马事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增进了人们对腐败、反腐败和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规律的理解,丰富了政治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反腐败 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一是预算公开中存在问题和反腐败模式的缺陷。其一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预算外透明度大大低于预算内透明度。在进行预算工作之时,未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其中。这就导致在展开预算公开工作之时,相关工作人员可能进行变通执行,与实际要求相违背。与此同时,预算外收支总体缺乏透明度。由于财政性资金来源层次不同,进而导致从预算内到预算外,法律对其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逐渐降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透明度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侯觉非 韩龙
反腐败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我国反腐败现状可以从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源头治理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深入了解和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反腐败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腐败”的概念和类型划分、反腐败的领域范围、预防腐败以及制定反腐败的专门法律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反腐败的基本问题,以便促进我们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并推动相关的工作。
关键词:
反腐败现状 反腐败前景 反腐败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欧阳元方
党和政府在加速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下决心进行反腐败的斗争,此举大得民心,大振民心! 腐败问题,不仅是政府机体和社会主义大业的毒瘤,而且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大力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重大障碍。腐败已引起全国人民的切齿痛恶。反腐肃贪斗争,不仅功在当代,而且惠及子孙,意义深长,可谓千秋功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富荣
事实证明,财产申报制度在治理腐败中的运用并不成功,而我国《信托法》生效以后,推行强制信托有了法律上的可行性。文章认为,通过借鉴国外已经实施的强制信托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我国强制信托,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监控制度,对治理腐败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关键词:
强制信托 财产申报制度 反腐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刚 李树
中国的官员治理体制是中央政府反腐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官员治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官员交流)制度。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交流样本,首次系统评估了官员交流的反腐败效应。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显著降低了流入地的腐败程度;同时,官员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反腐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省长交流的反腐败绩效要优于省委书记交流。此外,官员任期与腐败程度之间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
关键词:
官员交流 官员任期 反腐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