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5)
- 2023(3708)
- 2022(2940)
- 2021(2980)
- 2020(2458)
- 2019(5790)
- 2018(5575)
- 2017(10216)
- 2016(5360)
- 2015(6371)
- 2014(5980)
- 2013(6217)
- 2012(5929)
- 2011(5645)
- 2010(5317)
- 2009(4977)
- 2008(4866)
- 2007(3988)
- 2006(3555)
- 2005(3356)
- 学科
- 济(27753)
- 经济(27728)
- 方法(12592)
- 数学(11906)
- 数学方法(11880)
- 管理(11728)
- 中国(11395)
- 业(10548)
- 贸(8626)
- 贸易(8621)
- 易(8546)
- 企(7169)
- 企业(7169)
- 农(6122)
- 关系(5207)
- 出(5017)
- 制(4937)
- 财(4839)
- 银(4718)
- 银行(4718)
- 发(4654)
- 行(4651)
- 融(4413)
- 金融(4413)
- 环境(4231)
- 学(4215)
- 出口(4143)
- 出口贸易(4143)
- 口(4143)
- 业经(4039)
- 机构
- 大学(82369)
- 学院(78125)
- 济(45273)
- 经济(44872)
- 研究(34840)
- 中国(28167)
- 管理(27754)
- 理学(23810)
- 理学院(23519)
- 管理学(23376)
- 管理学院(23216)
- 财(18215)
- 京(18110)
- 科学(17506)
- 所(17050)
- 经济学(16343)
- 研究所(15641)
- 财经(15024)
- 经济学院(14739)
- 中心(14340)
- 经(14124)
- 院(12358)
- 北京(12312)
- 财经大学(11461)
- 科学院(10952)
- 研究中心(10428)
- 农(10358)
- 社会(10057)
- 范(9816)
- 师范(9768)
- 基金
- 项目(51616)
- 科学(41958)
- 基金(41503)
- 研究(38526)
- 家(36720)
- 国家(36521)
- 科学基金(30487)
- 社会(28037)
- 社会科(26796)
- 社会科学(26793)
- 基金项目(20627)
- 资助(17718)
- 自然(17494)
- 自然科(17111)
- 自然科学(17106)
- 教育(17006)
- 自然科学基金(16856)
- 中国(15560)
- 省(14807)
- 划(14499)
- 部(14037)
- 国家社会(13640)
- 编号(12940)
- 教育部(12327)
- 重点(12095)
- 发(11631)
- 成果(11138)
- 重大(11039)
- 人文(10942)
- 社科(10791)
共检索到122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友仕 沈盼盼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笔者通过中日两国的比较,从当时清政府的社会制度腐败、武器装备落后和海防观念淡薄三个方面来揭示中国甲午之败的原因,进而阐发其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又从国家海洋战略、建设强大海军和全民海洋教育三个方面论述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海防观念 海洋强国 海洋战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重阳
从日本的观点来看,1895年的甲午海战获胜之后,全国主流意见开始讨论与凝聚共识,激发全国人民充实国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军、扩充军备,以达"富国富民"与"富国强军"的目标。在传媒的影响力方面,以当时日本国内最大杂志《太阳》创刊期最具代表,扮演与提供发表、交流、倡导、教育与凝聚共识的功能与平台,对于日本成为海洋帝国的影响巨深。与此同时,日本参与欧美帝国阵营,侵夺与殖民外围国家,尤以近邻的中国人民受害最深延及至今。本文探究日本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太阳》杂志创刊期有关海洋帝国发展的文章与内涵,分析甲午海战之后,日本由海洋强国转变成为海洋帝国的发展思维、情感与行动等脉络。
关键词:
甲午海战 《太阳》创刊期 海洋帝国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庄鲜明
今年8月15日,是艰苦卓绝的 八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 向前追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给国 人带来的耻辱仍历历在目。两次中 日之战尽管一输一赢,但都是由日 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引起,给中 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一 1894年1月(光绪二十二年甲 午),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军国 主义乘机侵占朝鲜。朝李氏政权请 求清政府兵援。清政府于6月派 兵,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等进 驻牙山、平壤。7月下旬,日偷袭 我陆海军,挑起战端。8月1日,双 方同时宣战。海军方面,日联合舰 队于9月17日12时50分于鸭绿江口 外大东沟海面(今辽宁省东沟市) 以12比10的优势偷袭我北洋舰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先松
南北洋海防经费供应的不平衡,是南洋海防建设落后于北洋的重要原因。关于甲午战前20年的南洋海防经费总数,现有研究以估测为主,没有实据支撑。本文根据江南筹防案、江南机器局局造轮船经费清单等档案资料,梳理南洋海防经费的筹措过程,统计其20年的总数约为1973万余两。
关键词:
南洋 海防经费 收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本文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海洋话语权是海洋强国的前提,其内在逻辑是:海洋思想—海洋话语—海洋法律(制度、规划)—海洋活动—海洋强国。目前,国际海洋话语出现双垄断(国际海洋法公约,美国)的现象,中国在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中国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中国海洋话语的弱势将继续保持。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须建立符合中国海洋强国要求的本土化的海洋话语体系;完善法制,增强海洋话语的合法性;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确立海洋话语提供坚强的后盾;打好经济牌,增强中国海洋国际事务的发言权,理性地融入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与各方平等开展沟通对话;在网...
关键词:
话语权 海洋强国 海洋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保护应顺应时势,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绿色转型。因此,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问题,抓住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保护应顺应时势,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绿色转型。因此,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问题,抓住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贵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发展全局和长远角度对我国发展做出的新的战略选择和决策部署。我国的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提高到强国的新高度,由此进入大战略引领的新阶段,这对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任洨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表明中国今后要以海洋强国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为了逐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全面"经略海洋":注重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强国奠定物质基础;注重海洋社会进步,为海洋强国铸就前沿阵地;注重海洋生态文明,为海洋强国开发示范基地;注重海洋创新驱动,为海洋强国强化战略支撑;注重海上通道安全,为海洋强国拓展扬帆远航;注重捍卫海洋权益,为海洋强国维护发展空间;注重海洋军事保障,为海洋强国进程保驾护航;注重海洋国际合作,为海洋强国提供广阔舞台。
关键词:
海洋强国战略 推进构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琳
进入21世纪,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全世界最主要的沿海国家都将海洋事业的发展作为本国的重要战略。总结国际上海洋强国发展的模式,提炼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要素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选择适合的模式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借鉴国外海洋强国建设经验,识别影响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问题,找出解决对策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以及科学地制定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梳理国外海洋强国的建设经验,分析其海洋强国的途径与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海洋强国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
海洋强国 发展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刚
经济特区有没有一个科学的、适当的、能否充分反应自身发展特色的定位,决定经济特区本身发展的命运和前途。走向海洋强国必定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而经济特区将在更大的平台上和更深入的领域配合国家的海洋强国之战略,只有这样,经济特区之"特"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关键词:
经济特区再定位 海洋强国 核心地缘支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义炜
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2017年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标志着陆海复合型中国地缘战略向海洋转型的开始。陆海复合型大国在向海洋辐射权力之际,会普遍遭遇四大战略困境,中国目前还处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初始阶段,必须尽力规避或克服内外阻力,阶段性地实现"海洋强国"的伟大目标。而未来中国"海洋强国"的权力定位,一个区域性的"海洋强国"符合中国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海洋利益,但并不一定符合未来中国海洋利益的长远需要,视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与国际战略环境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甲午战争后的一个时期,中国农业自由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性质的雇工经营都有明显发展,部分地区开始了农业劳动力的商品化进程。但是,这种发展很不充分,农业资本主义相当微弱,农业劳动力的商品化进程远没有完成。一方面,在多数情况下,家族劳动仍是农业劳动的基本形式,雇佣劳动只是一种补充和调剂;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雇佣劳动也不具有自由的性格,封建色彩或前资本主义色彩仍然十分浓厚。同时,各个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在一部分地区,自由雇佣劳动已占居主导地位,而在另一些地区,封建性的乃至奴隶式的雇佣劳动仍然相当普遍。即使在同一地区,雇佣劳动的性质也往往因雇主身份而异。同一雇主也可使用不同性质的雇佣劳动。这反映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维栋
广泛增强海洋意识大力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的战略选择于维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且越来越快。有关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平均每年递增17%,90年代以来达到20%,远高于全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思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口号,这是党中央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全面阐述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此同时,"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政府海洋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政府海洋管理职能,实现政府海洋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了未来实施海洋战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海洋强国 海洋战略 政府海洋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