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
- 2023(1871)
- 2022(1514)
- 2021(1393)
- 2020(1076)
- 2019(2488)
- 2018(2330)
- 2017(4200)
- 2016(2320)
- 2015(2535)
- 2014(2463)
- 2013(2544)
- 2012(2150)
- 2011(1909)
- 2010(1950)
- 2009(1805)
- 2008(1777)
- 2007(1575)
- 2006(1402)
- 2005(1292)
- 学科
- 济(10367)
- 经济(10349)
- 管理(5551)
- 方法(5509)
- 数学(5136)
- 数学方法(5033)
- 人口(4969)
- 业(4908)
- 中国(4757)
- 企(3496)
- 企业(3496)
- 农(2475)
- 学(2313)
- 财(2298)
- 地方(2089)
- 国人(2085)
- 中国人(2033)
- 制(1887)
- 农业(1869)
- 业经(1643)
- 研究(1475)
- 问题(1467)
- 发(1459)
- 务(1438)
- 财务(1432)
- 策(1428)
- 财务管理(1428)
- 环境(1388)
- 企业财务(1374)
- 度(1323)
- 机构
- 大学(35044)
- 学院(33060)
- 研究(14549)
- 济(14030)
- 经济(13743)
- 管理(12394)
- 理学(10874)
- 理学院(10705)
- 中国(10354)
- 管理学(10274)
- 管理学院(10195)
- 科学(8582)
- 京(8016)
- 所(8008)
- 研究所(7214)
- 中心(6479)
- 财(6400)
- 农(5429)
- 北京(5401)
- 财经(5290)
- 院(5246)
- 范(4967)
- 师范(4930)
- 经(4817)
- 业大(4798)
- 江(4622)
- 经济学(4455)
- 农业(4325)
- 师范大学(4162)
- 科学院(4121)
共检索到5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袁建华,于弘文,李希如,许屹,姜涛
在对不同调查普查数据分析基础上,估计了1980-2001年妇女总和生育率,1980-1990年生育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上、1991年生育水平低于或接近更替水平,然后保持下降趋势。通过调整“五普”年龄结构、假设未来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设计了三种人口预测情景方案,采用年龄递进模型,对未来50年中国大陆人口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未来人口总数、老年人口数、劳动力年龄人口数及生育旺盛期妇女数变化趋势,讨论了未来中国大陆人口可能达到的峰值人口数及实现零增长的时间。
关键词:
第五次人口普查 生育水平 人口预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凡 赵梦晗
生育水平不仅是衡量人口发展状况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关系到国家战略性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对官方公布的出生或生育数据质量的质疑不断,加之不同学者所估计的生育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真实生育水平成了一个谜。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对2000年、2010年普查数据、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最新的户籍登记数据的评估和比对,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人口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综合多种数据、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结论是2000年以来的总和生育率至少达到了1.6左右的水平。
关键词:
教育数据 公安数据 生育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德江 殷凤玲 唐红燕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口规模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运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Logistic增长模型和线性函数三种理论模型,利用《玉溪市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对玉溪市2010—202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做出预测,预测结果显示3种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Logistic增长模型的预测值最小,故采用其预测值作为预测结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昌贵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假设未来总和生育率高、中、低三种情形,选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湖南省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研究其人口学的主要特征。结果显示:中方案预测的未来常住人口总量最高峰值出现在2030年,为6 889万人;自2010年起湖南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抚养比将快速提高并长期高位运行等。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适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适当延迟退休,重视人力资本开发等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路磊
一、概述 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是人口预测的客观基础。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人口预测方法。尽管各种方法的具体作法不同,但它们的基本思想却是一致的。即构造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参数的初始值以及估计各种预测参数的未来变化趋势。如果可以构造出有效的预测模型,并且能够确定出精确的初始参数,那么人口预测也就成了对参数趋势的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汉东 李流
文章根据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的平均生育水平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普查的人口总数和历年的总和生育率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如果2010年第六次普查的人口总数是真实的,则历年公布的总和生育率明显偏低。在考虑2000年五普人口总数存在低估的情况下,文章估计2000年以来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为1.57左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舒畅
就生育因素而言,不难得到预测年份的出生人数与生育率的关系: B=P_f(15—49)·?(15—49)P_f(15—49)为预测年份15—49岁妇女人数(用年龄移算得出);?(15—49)为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考虑到年龄别生育率及妇女的年龄构成,进而得到预测公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从不同生育政策的假定条件出发,对我国未来人口进行了百年模拟预测,分析研究了不同生育政策的选择与未来人口趋势之间的关系。面对中国未来人口数量庞大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两难境地,主张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大前提下,选择适度调整人口年龄结构的生育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甫宁 王亚楠 刘亚洲
已有研究运用全国生育率统计数据,验证了利用初育年龄能够对终身生育率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文章应用2010年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和四川五省以及2013年吉林省的农村人口整村抽样调查数据,对初育年龄和终身生育数量的显著负向相关关系进行了再次验证,并通过对微观个体生育行为的分析,发现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他因素对二者同时产生的反向影响,并从队列视角讨论了农村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初次生育前有过外出非农就业经历的,初育年龄越大,同时终身生育数量越少;其配偶的上述个人特征对于生育时机和数量的影响则表现出与前者相异的作用。虽然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卫东
文章通过对统计学上著名的χ2拟合优度检验,最小χ2估计量和当今流行的广义矩估计(GMM)等方法的分析阐释,建立了它们之间的理论联系,指出广义矩估计实际上是卡方统计量思想的延伸,并就有关理论联系在数理上给出了相应的证明和推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文章利用人口普查年龄分布数据和基于广义稳定人口模型的两种生育率估计方法,即整合法和变量r法,对中国1982年以来各普查间的生育水平进行估计。利用整合法估计的是出生率,通过出生率换算为出生人数,进而估计生育率。利用变量r法估计的是净再生产率,通过净再生产率转换为对生育率的估计。整合法对1982~1990年和2000~2010年普查间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的估计,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对1990~2000年普查间的估计则要明显低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由此估计的1982~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各普查间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依次为2.63、1.68和1.56。利用变量r法对各普查间的平均总和生育率的估计分别为2.60、1.61和1.68。因而,2000~2010年中国平均生育率的估计应该在1.6左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近年来,有关中国妇女近期生育水平的研究很多,各类研究由于采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结果不尽相同。在这些讨论中,出生人口数的数据质量和调整是各类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的关键。文章使用2000年、2010年两次中国人口普查中提供的妇女人口数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年间的生育分布模式,在考察两次人口普查女性人口漏报的基础上,应用Preston和Coale提出的变量r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的净人口再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同时,文章计算出这10年间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60左右。变量r方法对于具体的出生人口数量和育龄妇女数量的数据质量要求较低,且在多项研究中经过实践的检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无论应用何种人口学方法,都应注意其前提假设,仔细检查数据,减少可能存在的偏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在对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进行漏报评估的基础上,重新估计了1990~2000年间的妇女生育模式,进而对这一时期总和生育率进行重估。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水平自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72~1.76之间。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漏报人口 生育模式 总和生育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建法
(一)引言 人口研究表明,一定区域的人口可以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目前广泛用来预测的是其一年的离散形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远飞,张超
本文探讨了Logistic模型描述城市化过程中的合理性.提出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计算和预测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新方法简单实用,预测精度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