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9)
2023(9022)
2022(7487)
2021(6805)
2020(5420)
2019(12067)
2018(11981)
2017(21833)
2016(11453)
2015(12968)
2014(12939)
2013(12909)
2012(12649)
2011(11697)
2010(12002)
2009(10875)
2008(10683)
2007(9938)
2006(9255)
2005(8574)
作者
(36238)
(30238)
(30163)
(28318)
(19319)
(14572)
(13675)
(11946)
(11591)
(10972)
(10487)
(10138)
(10008)
(9750)
(9419)
(9268)
(9164)
(8870)
(8827)
(8753)
(7875)
(7635)
(7322)
(7000)
(6996)
(6874)
(6750)
(6714)
(6246)
(6130)
学科
(58015)
经济(57863)
(36104)
管理(33604)
(28520)
企业(28520)
中国(21035)
地方(18947)
(18327)
技术(17953)
方法(15892)
业经(15847)
农业(12973)
(11735)
数学(11127)
数学方法(11020)
(10815)
地方经济(10670)
(10577)
(10057)
理论(9988)
(9973)
金融(9972)
(9666)
银行(9646)
(9513)
技术管理(9482)
(9085)
(8986)
贸易(8973)
机构
学院(173061)
大学(170721)
(71487)
经济(69836)
研究(68495)
管理(63697)
理学(53283)
理学院(52550)
管理学(51693)
管理学院(51346)
中国(50600)
科学(42738)
(38499)
(35965)
(33070)
研究所(32306)
(30791)
中心(30318)
(28760)
(25864)
业大(25736)
师范(25587)
农业(25243)
北京(25229)
(24409)
(23377)
财经(23174)
(22785)
技术(22246)
(20824)
基金
项目(110296)
科学(87316)
研究(83905)
基金(76525)
(66931)
国家(66271)
科学基金(55904)
社会(53981)
社会科(49988)
社会科学(49974)
(45749)
基金项目(40209)
(37919)
教育(37419)
编号(34440)
自然(33694)
自然科(32920)
自然科学(32910)
自然科学基金(32328)
(30647)
资助(29754)
成果(28739)
重点(25514)
课题(25089)
(24938)
发展(24657)
(24233)
(23589)
创新(23299)
国家社会(21515)
期刊
(92900)
经济(92900)
研究(57108)
中国(48116)
(32987)
科学(27411)
学报(27344)
管理(26835)
教育(26629)
农业(22926)
(22313)
大学(20905)
学学(19227)
技术(18999)
(17905)
金融(17905)
业经(16616)
经济研究(13966)
科技(12933)
(12027)
(11657)
论坛(11657)
财经(11587)
问题(11406)
技术经济(10696)
图书(10434)
(10117)
世界(9253)
(8662)
国际(8345)
共检索到291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旭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它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的幸福。然而,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各项重大成就及其巨大的文化功能的实现,却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完成的,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密切相关。本文以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为例,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现化科学技术的整合作用,意在强调,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多良好的社会整合条件,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卢良恕  
人类在迈向新世纪之时也即将全面进入知识社会,展望下一个世纪,革命性的重大科学突破将会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两个支柱产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21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导致农业出现第三次革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美云  
在近代中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天津商会与国外商会的交往彼此构成了中外经济组织间的相互联络,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互动主体,由此构成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整体重构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社会组织互动分析法试图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中介组织──天津商会与国外商会互动行为的主要内容、方式以及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良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展望未来,要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下一个世纪全面发展和振兴,在2030年能够解决16亿人的吃饭问题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花大力气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切实把科技进步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卢良恕  
作者展望了世纪之交我国社会经济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探讨了21世纪农业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阐述了21世纪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主要新领域和战略思路;指出21世纪必将迎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契机,迎接跨世纪的历史机遇;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导向,建设粮食安全与食物保障体系;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良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展望未来,要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下一个世纪全面发展和振兴,就必须花大力气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用科技的强大动力把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推向21世纪。一、21世纪农业科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佩民  安成福  
21世纪初中国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佩民,安成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我国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和队伍已初具规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可染  
科学技术政策与经济发展状况的适配度是影响国家实力的要素之一。日本正式且体系化的科学技术政策始于1995年《科学技术基本法》的颁布,以及随后五年制《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执行。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外局势均发生重大变动,政府着手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统筹引导,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探究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的利弊得失,对深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极具启示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刘旭  
跨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李泊溪刘旭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自二战结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有人将这场革命分为五个阶段1: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和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宝华  
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无声的革命 ,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对人口老龄化及老龄问题的解决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并为人类解决老龄问题开辟广阔前景。本文重点讨论了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幅度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和延长健康期 ,以及有效提高社会对老年人经济供养能力的若干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完全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创造丰厚的社会财富 ,为解决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奠定足够的物质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诗芬  
本文以21 世纪的会计环境为背景,在评介了国内外有关会计革命的论述后,指出会计信息化是21 世纪会计革命的催化剂。在论证这一关系的过程中,引发了对科学技术在会计环境诸因素中的地位以及未来会计的地位与作用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据和观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本  
面对21世纪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重大挑战性问题,人类寄希望和致力于运用生命科学为主导的知识创新加以解决。因此,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地位显得非常突出。我国应当通过取向积极、目标明确、运行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形成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自主创新的激励与引导机制,促进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20世纪是教育科学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走向繁荣的一个世纪,教育管理学自然也不例外。尽管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教育自然就应有教育管理,然而只是到了20世纪教育的机构和系统才变得如此庞大和复杂,以致对它们的管理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一个独特领域。第一个明确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的专业于本世纪最初几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建立起来,此后西方的教育管理思想便随着社会、教育以及科学的发展而兴旺,逐渐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在新世纪行将到来之际,回顾100年来西方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予以评说和总结,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相信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二勋  陈晓霞  
"发展"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演变,其内涵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解与阐释。20世纪发展观的演变经过了"发展=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增长+工业污染控制"、"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可以断言,21世纪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新时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金土  
杨金土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9期中撰文,试图梳理出在20世纪这百年时间里,我国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粗略脉络。一、清末—民国时期。在我国教育史学界,一般都把19世纪60年代初创办的实业教育作为近代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普遍认为当年的"同文馆"是我国现代教育之肇始,而我国的工业职业教育,则发轫于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其基本的服务面向和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而论,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