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0)
- 2023(5305)
- 2022(4479)
- 2021(4154)
- 2020(3359)
- 2019(7527)
- 2018(7275)
- 2017(13565)
- 2016(6952)
- 2015(7673)
- 2014(7640)
- 2013(7355)
- 2012(6316)
- 2011(5824)
- 2010(5731)
- 2009(5257)
- 2008(5000)
- 2007(4079)
- 2006(3688)
- 2005(3300)
- 学科
- 济(26960)
- 经济(26931)
- 管理(21684)
- 业(17302)
- 企(14392)
- 企业(14392)
- 学(9245)
- 环境(9151)
- 方法(8879)
- 农(8222)
- 土地(7839)
- 中国(7497)
- 业经(7026)
- 数学(6827)
- 数学方法(6683)
- 财(6595)
- 地方(6007)
- 生态(5707)
- 农业(5616)
- 划(5475)
- 制(5394)
- 理论(5260)
- 和(5160)
- 经济学(5053)
- 发(5052)
- 资源(4729)
- 银(4316)
- 银行(4308)
- 融(4240)
- 金融(4240)
- 机构
- 学院(96968)
- 大学(96528)
- 管理(38209)
- 济(36362)
- 经济(35490)
- 理学(33183)
- 研究(32973)
- 理学院(32760)
- 管理学(32076)
- 管理学院(31910)
- 中国(25843)
- 科学(21602)
- 京(21527)
- 财(16773)
- 中心(16257)
- 农(16229)
- 所(15814)
- 业大(15543)
- 研究所(14579)
- 江(14066)
- 范(13615)
- 财经(13575)
- 师范(13462)
- 北京(13375)
- 院(12717)
- 农业(12620)
- 经(12451)
- 州(11434)
- 经济学(10983)
- 师范大学(10929)
- 基金
- 项目(70518)
- 科学(56400)
- 基金(51594)
- 研究(51366)
- 家(45662)
- 国家(45301)
- 科学基金(39346)
- 社会(33228)
- 社会科(31499)
- 社会科学(31490)
- 基金项目(27849)
- 省(27729)
- 自然(25609)
- 自然科(24874)
- 自然科学(24869)
- 自然科学基金(24393)
- 划(23648)
- 教育(22727)
- 编号(20272)
- 资助(19497)
- 重点(16272)
- 发(15459)
- 成果(15404)
- 创(14954)
- 部(14946)
- 国家社会(14245)
- 创新(13948)
- 课题(13851)
- 制(13808)
- 科研(13379)
共检索到139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宇振荣 应凌霄
生态系统健康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康,是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围绕生态系统健康及可持续性利用,联合国机构先后推动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土地退化中性和联合国十年生态系统恢复等承诺和计划,并开始协同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一历程中,欧盟国家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特别是对于复合自然—人类社会的农业生态系统,调整相关的土地整治及管理方式,保护农业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梳理生态系统健康及相应全球计划的基础上,借鉴欧盟国家的实践经验,在此视角下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思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娣 饶美仙 巩木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其健康性水平的提升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采用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水平从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减,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差距悬殊;多样性水平快速提升带动四川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增长;系统活力水平的增长促进了广东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良性提升;抵抗力水平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省市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靶向路径,制定精准的政策供给,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提升,助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娇 张艳 袁伟 公丕海 关长涛
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生态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并利用综合健康指数模型对北戴河人工鱼礁区和对照海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根据2013年7月本底调查和2014年6月与2015年5月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的生态系统都处于健康状态,对照区在2013年7月和2014年6月的调查中健康指数均高于鱼礁区,2015年5月调查时,对照区生态健康指数出现下滑,但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呈现逐步提升的状态,综合健康指数为0.838,属很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北戴河人工鱼礁建设取得良好生态效果,生态系统处于逐步稳定健康发展的状态。本研究采用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科学评价人工鱼礁生态效应,对人工鱼礁工程建设、环境资源保护、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毅 曾立雄 肖文发 黄志霖 雷静品 滕明君 王鹏程
兰陵溪小流域是三峡库区的典型小流域,其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示范效应。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适应力和社会价值研究的小流域健康状况评估,可为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建立基于Fishnet网格的兰陵溪小流域健康评价数据库,选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2~2009年小流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规律。从压力、状态、响应等3个方面选择12个指标构建了小流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外界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小流域自身状态及响应指标,且健康评价数据可选用调查统计数据和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陶晓燕
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影响着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一个度量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含有4个层次35项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客观的改进的熵值法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划分的等级标准对我国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属于"较健康"级,伊春、辽源、白银、焦作属于"临界状态"级,盘锦、白山、萍乡属于"较不健康"级,而石嘴山则属于"不健康"级。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上不容乐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静
土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地貌、水文、植被、土壤、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土地生态系统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大小与活力的强弱由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服务以及对社会和经济服务的持续性所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资源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永亮 杨东峰 李京生 范凌云 郑勇强
土地资源结构演进直接导致各类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景观生态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市12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土地资源类型赋予相应的相对生态价值,从测算区域总体生态价值变化的角度评价土地资源结构演进对区域生态健康状况的影响,其目标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各土地资源类型间相互转移,在不同土地资源结构下,各子生态系统的相对生态价值变化明显,对区域生态健康的贡献程度表现不一;各分区域生态子系统的生态健康水平变化可划分为为持续提升区、先升后降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树全 姜春前 周国模 李翠环
该文利用比较生态学方法 ,对丰产栽培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旨在指导雷竹林生态系统修复与维护 .在浙江省临安市雷竹林分布最多的几个乡镇 ,经过与天然状态下生长的对照竹林相比较发现 :在强烈的人为胁迫下 (丰产栽培措施 ) ,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全面恶化 .具体体现在 :①组织简化 ,灌木层消失 ,草本层高度降低 ,物种以短命种和r 对策种占优势 ,物种丰富度下降了 5 4 5 %,多样性指数下降了 32 %;②活力维持力差 ,丰产栽培措施提高出笋量 2 4 6 5 %,增长产值 2 6 7%,但持续时间不长 ,一般 3~ 4年 ,竹子开花率和感病率上升 ,竹林退化 ;③土壤健康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军
人类活动对国土的影响范围和强度日趋增大,已成为生态系统的主导者,强烈影响着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如何发力,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值得深思。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问题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所获得的各种惠益,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气候、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四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海涛 顾晨洁 梁涛 王潜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健康性的讨论,迄今已引起多个学科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对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都各自进行过健康评价。但是,由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是一个新领域,有关它的概念、评价等方面存在各种争论,故急需一种更能被普遍接受的、用来定义、分析、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论文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以及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前提,依据统计学理论,通过因子分析和正态分布理论,提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一个新视角。最后通过模拟实例对100个生态系统群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找到了其中不健康的11个生态系统。该方法能通用于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生态系统健康的定量分析与评价提供了新的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康瑛 赵文力 胡佳 谢富贵 李之乔
成都是中国“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先行示范区,研究其大型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成效意义重大。论文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公园为对象,开展2020和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探析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会改变生态系统组成与景观格局,短期内造成物质产品价值略有增加、调节服务价值略有降低,而文化服务价值快速增加。基于环城生态公园GEP构成特征和城市特色,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转化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伟庆 李洪远
在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数学模型,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案例,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总体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能源消耗大量增加,环境质量较差,虽然投资力度加大,但仍有恶化趋势,未来改善压力大。如果不从整体上加大产业结构改善,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大大影响滨海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卓 胡起源 韩文超 孙亚楠 查思含 王林林 郭文华 肖飞 刘文超 孙丹峰
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对土地健康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同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SESs)理论,构建土地健康诊治框架。结果表明:1)土地健康科学内涵的发展过程可作为土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知识健康运行的诊治依据;2)土地健康研究呈现多元分散特征,健康机理、评估方法与实践层面适应性管理是研究热点;3)土地健康诊治框架将社会经济系统和土地生态系统有机整合,由外部驱动子系统、内生驱动子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表征3部分组成;4)该诊治框架可以根据特定土地问题进行相应调整,适用性强。因此,基于SESs理论构建土地健康诊治框架有助于理解人地系统的作用过程和互馈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文红
本文明确了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学理论与定义;提出包括活力、生命力和恢复力在内的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的8个评价指标;具体给出了评价方法和健康度标准谱系。最后通过评估钢铁和汽车行业2000年至2004年的健康状况,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芙蓉
健康生态系统理论对课堂生态研究具有适切性,能够丰富课堂研究的内涵,并将课堂研究纳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健康课堂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健康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三要素动态平衡,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业求助两方面关联互动的生态系统。在课堂生态系统运行中,活力机制、组织结构机制和恢复力机制分别发挥激发、协调、调控的功能,共同保障课堂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