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8)
2023(3700)
2022(3343)
2021(3095)
2020(2600)
2019(5690)
2018(5640)
2017(10214)
2016(5809)
2015(6110)
2014(6295)
2013(6386)
2012(5946)
2011(5634)
2010(5911)
2009(5696)
2008(5740)
2007(5290)
2006(4976)
2005(4651)
作者
(17848)
(14911)
(14755)
(14111)
(9619)
(7363)
(6571)
(5645)
(5544)
(5452)
(5377)
(5269)
(5225)
(4800)
(4772)
(4669)
(4578)
(4283)
(4270)
(4146)
(3842)
(3689)
(3542)
(3496)
(3411)
(3403)
(3380)
(3285)
(2955)
(2937)
学科
(25394)
经济(25357)
管理(16668)
(13364)
(11133)
企业(11133)
方法(8965)
环境(8296)
(8255)
地方(7544)
(7482)
业经(6609)
理论(6344)
中国(6183)
数学(5815)
数学方法(5711)
生态(5579)
农业(5402)
(5258)
(4840)
(4670)
(4565)
资源(4221)
(4184)
教育(3891)
(3552)
金融(3551)
地方经济(3510)
(3402)
经济理论(3294)
机构
学院(90677)
大学(90009)
研究(32553)
(31441)
管理(31141)
经济(30633)
理学(25454)
理学院(24991)
管理学(24470)
管理学院(24270)
中国(24120)
科学(21867)
(20053)
(17301)
师范(17188)
(17073)
(16535)
(15778)
研究所(15403)
师范大学(13985)
中心(13821)
(13564)
北京(13120)
(12886)
财经(12684)
业大(11616)
(11598)
(11274)
(10776)
(10620)
基金
项目(54781)
科学(42943)
研究(40600)
基金(38900)
(34198)
国家(33884)
科学基金(28402)
社会(25955)
社会科(24533)
社会科学(24522)
(22238)
基金项目(21057)
(18646)
教育(17886)
自然(17875)
自然科(17275)
自然科学(17270)
自然科学基金(16946)
资助(15959)
编号(15783)
成果(13126)
(13028)
重点(12828)
课题(12007)
(11335)
(10637)
国家社会(10460)
发展(10356)
(10185)
规划(10018)
期刊
(44995)
经济(44995)
研究(28048)
中国(18429)
学报(15101)
科学(14404)
(13207)
(12609)
教育(11566)
管理(11161)
大学(11057)
学学(10176)
农业(8573)
业经(7623)
财经(7243)
(7224)
(7034)
金融(7034)
资源(6684)
(6612)
旅游(6612)
(6612)
技术(6584)
(6291)
问题(6067)
图书(5372)
学刊(5319)
旅游学(5307)
游学(5307)
经济研究(5102)
共检索到145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贺春艳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追求的三大效益之间由于存在复杂的关系而难以同时达到最大化。如果严格限制所有的生态旅游为特殊专项化的活动形式,则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生态旅游持续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我们应该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则和规律,同时引入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生态旅游系统的旅游承载量来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对于人工自然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则应积极开发大众化的生态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笑源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如何理解存在不同观点。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对生态旅游的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后 ,综合性地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同时 ,简要地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的分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明珠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与山区紧密相连的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开发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美风  席建超  葛全胜  
本文以水质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从旅游水环境干扰指数和旅游者可接受改变限度(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的双重视角来分析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水质变化对人类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旅游季节内,旅游区水质主要指标在Ⅱ类水质标准范围内,个别指标达到Ⅲ类。但部分区段水质干扰程度达到3级和4级严重干扰的水平;②在旅游区不同采样点,水质变化差异较大。其中核心区维持在正常水平,随着旅游方式的改变,干扰逐渐加大,民俗村、宾馆变化最剧烈;③旅游者对水体浊度的可接受改变程度为8.95NTU;④旅游水环境干扰指数与其它响应变量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估旅游系统干扰响应程度的一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环境美与生态旅游陈刚北京旅游学院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Ecotourism)在西方社会引起高度重视并获得迅猛的发展。许多旅游学家认为,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世界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二战后以满足旅游者"四S"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大众旅游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斯人  戴斌  
在人与自然交互循环圈的可持续发展中 ,生态旅游消费不仅是可持续旅游消费“三维结构”的一维 ,而且也是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行为方式之一 ,大力倡导生态旅游消费文明观念、深入开展生态旅游消费理论的系统研究对于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本报告首先把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角度定位于它与可持续旅游战略的同一性并对生态旅游消费与传统大众旅游消费加以比较 ,然后概析生态旅游消费的形式、结构以及“成本———收益” ,最后分别讨论生态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和旅游厂商以及对政府产业战略的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生态旅游与自然观光旅游相比,前者是更新换代的旅游产品,是21世纪重点开发的新一代的旅游产品。高成本、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是生态旅游的三大特征。生态旅游是一项需慎重开发的系统工程,必须走经营——保护——知识——科研——生产联动开发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喜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武  
本文提出生态旅游理论不是以生态旅游(概念)作为生态旅游理论的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也不是自然环境生态学与旅游理论的联姻。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是一种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关系及变化规律。旅游生态链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广义)和环境四要素组成。初步探讨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准平衡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内容。进而提出生态旅游理论是旅游理论发展的必然,是旅游理论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指出能够出现百种以上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是我们在误区中研究生态旅游理论的必然结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顾蕾  姜春前  
以太湖源生态旅游区为例 ,采用二手资料收集、实地观察与测定、座谈访问和旅客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生态旅游的效益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生态旅游的效益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部分构成 ,具体表现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生物资源 ,改善了生态环境 ,为当地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 ,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增强了社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生态旅游效益具有综合性、传递性、交互性和时间性。生态旅游值得发展。参 8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赖启福  
从目前旅游区投资效益评价现状、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三大效益”的内在逻辑关系等方面阐述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的界定;从评价对象、评价阶段化、动态分析等方面对评价的前提与条件进行分析;以专家组、当地主管部门、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作为评价主体,构建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相应的指标要素、评价标准与得分,评价的方法与原则,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等;介绍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概况,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进行整体地综合评价,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静  
在生态旅游经济得到繁荣发展的同时,正在悄悄出现的生态危机也成为人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遏制和消除,将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危害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生态旅游经济的异化。本文探讨了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异化现象,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反思和现实反思,指出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危机,其实质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危机,思想根源则在于受传统西方经济学影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实践。在现实中,更因经济关系超越生态关系、利益主体的矛盾及发展的外在压力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不协调、不和谐、不可持续。要解决生态旅游经济的异化现象,缓解和消除生态危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构建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亚萍  金建湘  潘晓芳  
阐述了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的涵义,分析了生态旅游中存在着对生态旅游的曲解、旅游区生境退化、旅游活动与环境不协调等生态安全问题。指出:生态旅游与生态安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具备生态安全条件下的生态旅游才能保障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