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8)
2023(2644)
2022(2222)
2021(2193)
2020(1836)
2019(3831)
2018(3894)
2017(6426)
2016(3876)
2015(4196)
2014(4216)
2013(4169)
2012(3948)
2011(3728)
2010(4145)
2009(4036)
2008(4036)
2007(3681)
2006(3594)
2005(3516)
作者
(11936)
(9749)
(9700)
(9657)
(6225)
(4882)
(4356)
(3845)
(3744)
(3533)
(3479)
(3336)
(3282)
(3211)
(3187)
(3141)
(2945)
(2856)
(2803)
(2794)
(2766)
(2542)
(2384)
(2332)
(2270)
(2269)
(2260)
(2228)
(2092)
(2009)
学科
(14099)
经济(14075)
管理(11169)
(9515)
环境(7327)
(6948)
(5470)
企业(5470)
生态(5129)
(4992)
中国(4669)
地方(4021)
教育(3803)
理论(3679)
(3651)
(3566)
(3564)
经济学(3480)
资源(3432)
业经(3265)
农业(3229)
(3069)
(3001)
(2952)
银行(2941)
方法(2902)
(2852)
规划(2697)
环境规划(2629)
(2469)
机构
大学(56613)
学院(54874)
研究(21976)
(19125)
经济(18525)
管理(17787)
中国(17001)
科学(14504)
理学(13953)
理学院(13740)
管理学(13430)
管理学院(13326)
(12995)
(11407)
(10976)
中心(10667)
(10321)
研究所(10306)
(10221)
(10035)
师范(9946)
北京(8700)
(8537)
(8471)
业大(8062)
师范大学(8050)
(7859)
农业(7806)
财经(7415)
教育(6767)
基金
项目(32807)
科学(25030)
研究(24792)
基金(22506)
(19952)
国家(19771)
科学基金(16028)
社会(15036)
社会科(14059)
社会科学(14057)
(13129)
基金项目(11345)
教育(11258)
(11220)
编号(10108)
自然(9820)
成果(9511)
自然科(9433)
自然科学(9431)
自然科学基金(9234)
资助(8983)
重点(7878)
课题(7593)
(7375)
(6666)
(6429)
(6285)
国家社会(6116)
科研(5978)
大学(5973)
期刊
(28280)
经济(28280)
研究(18923)
中国(14411)
学报(10843)
教育(10508)
(9522)
科学(8624)
(8004)
大学(7676)
学学(6678)
(6325)
金融(6325)
管理(6309)
图书(6209)
农业(6151)
书馆(4886)
图书馆(4886)
业经(4310)
资源(4004)
技术(3853)
财经(3830)
(3497)
问题(3412)
生态(3369)
(3339)
经济研究(3250)
(3103)
(2819)
论坛(2819)
共检索到96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萌萌  张雷刚  吕军利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经典生态学时期对植物、动物的研究到现代生态学时期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生态学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在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其对人的关注也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研究客体开始了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向,即人类生态意识渐渐觉醒,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生态学出现。人类生态学已成为生态研究的重要动向,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成应斌  
运用人类生态学、组织生态学理论,建立了人才种群的新概念,论述了人才种群的增长方式,得出了人才种群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种群生态位及该生态位中资源的数量和有效性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结论。进而对人才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才发展事业的环境,并提出作为制定和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主体的政府,应注重于构筑有利于人才种群栖息的生态位的载体,特别在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建设上,应重视参照和学习硅谷模式。同时,提出改革和完善教育制度、创新人才人事制度、建立和培育人才市场、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等人才(种群)优先发展生态化制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年  陶茂芹  陈海珠  
论文首先从资源来源国别、资源来源语种、人员、专业、时间等方面研究了集团采购中存在的生态分布现象。其次,从采购管理、资源管理、市场3个方面探讨了集团采购的生物链现象。再次,从采购方式、资源来源、资源类型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论述了集团采购中存在的多样性。最后,从地区性、结构性、专业性、采购方式与使用等方面论述了集团采购中的失衡现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林琴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使其具有高等教育特征。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之争。"双一流"政策实施后,教育学科对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服务与支撑使命被提上日程。单一维度的问题讨论和对策已无法解释和解决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困境。生态学理论为其发展历史和未来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照思路。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科处在一个复杂开放的生态网络,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学科群生态系统和大学内部学科生态系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政策需明确学科的"高等系科"之位,综合性大学需从建设多样异质的生态系统出发,充分发挥学科的边缘效应,给予学科稳固的机构载体,各高等学校教育学科应错位发展,寻找合理的学科生态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世梅  
教育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的整体、系统、平衡观来重新分析和构建教育的理论框架,已成为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大学教育生态化包括教育内部环境、内外部环境的生态化和教育目标,途径的生态化;实现大学教育生态化,必须遵循整体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原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桂敏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慎  郭兴华  
本文探讨了生态学定义的演变过程以及几个需要思考的热点问题,认为生态学研究的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门独立于生物学之外的基础学科,是复杂系统内在规律的本质反映;生态学在学科分类体系中应为一级学科;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具有亚哲学的性质,可称之为科学哲学;生态与经济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生态学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是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上述观点和思想的提出对促进我国生态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沂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生态学的兴起过程,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生态学的学科性质与产业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产业生态学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产业生态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强  李翠翠  李俊  牛金林  
道路建设影响了诸多生态过程,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对地形稳定性、侵蚀敏感性产生重大影响,造成生境破碎化及鱼类的屏障效应。道路生态学问题早已引起广泛关注,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道路生态影响的大尺度性和长期性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作为一个广阔的前沿领域,其研究应把握好与国际同步这一良好契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社教  沈固朝  
首先探讨有关知识生态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包括知识生态学的含义、学科性质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其次给出本文研究的内容,认为知识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特别是生态哲学、人类生态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探讨知识与环境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知识工作者、知识型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重点研究:知识工作者生态学、知识型组织生态学、知识生态系统生态学,以及与它们相互关联的知识环境。最后是知识生态学研究及应用的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发展 ,生态学名字越叫越响 ,其研究领域愈来愈广。不管什么动机 ,工业生态学又被提出来。尽管它在开始并不被生态学家们所接受 ,甚至受到诽议。但是 ,它依然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成长壮大起来 ,成为并不被公认和接受的一门新学科。矿产资源开发应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到使人们处于熟视无睹的地步 ,尤其是近 2 0 0a的工业化进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负效应 ,逐渐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种负效应既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 ,更有连续的。因此 ,人们要摸索矿产资源开发应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显著特点、相互作用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性东西始成必然。于是 ,提出了矿产生态学 ...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厚基  
据我所知,把农药视为人类投入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类物质,作为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成分,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来认识和研究,在国内系属首次,在国外也不多见,除美国出版一本“农药生态学”(英文版)外,尚未见到其它版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俞海山  
消费作为经济活动四个环节中的一环,是一种经济性行为;同时,消费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也是一种生态性的行为。因此,必须从经济、生态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研究消费,由此而产生消费经济学、消费生态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文章对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生态学早期的相互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阐述了从亚当·斯密到霍林特数位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认知和评价,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在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缺陷,指出对世界的认知需要跨学科的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宁  梁雄健  
本文系统回顾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作了对比,分析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之间的异同,提出借鉴组织生态学的成果拓展企业生态学理论,增强企业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