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9)
- 2023(11514)
- 2022(9986)
- 2021(9191)
- 2020(7879)
- 2019(18134)
- 2018(18170)
- 2017(35973)
- 2016(19649)
- 2015(22567)
- 2014(23105)
- 2013(23338)
- 2012(22654)
- 2011(20714)
- 2010(21472)
- 2009(20325)
- 2008(20445)
- 2007(18883)
- 2006(17077)
- 2005(16062)
- 学科
- 济(94571)
- 经济(94477)
- 管理(53484)
- 业(52286)
- 企(39002)
- 企业(39002)
- 方法(35473)
- 数学(30826)
- 数学方法(30517)
- 中国(29206)
- 农(28764)
- 地方(26002)
- 业经(21137)
- 财(20828)
- 制(19199)
- 农业(18952)
- 学(18771)
- 贸(17851)
- 贸易(17837)
- 银(17254)
- 易(17229)
- 银行(17221)
- 环境(16869)
- 行(16622)
- 融(16043)
- 金融(16041)
- 地方经济(14613)
- 发(14380)
- 和(14217)
- 技术(13295)
- 机构
- 学院(299242)
- 大学(297088)
- 济(127907)
- 经济(125056)
- 管理(109140)
- 研究(108059)
- 理学(91164)
- 理学院(90036)
- 管理学(88577)
- 管理学院(88006)
- 中国(84262)
- 科学(65407)
- 京(65203)
- 财(60895)
- 所(57146)
- 农(52943)
- 研究所(50989)
- 中心(49299)
- 江(48425)
- 财经(46651)
- 业大(42970)
- 北京(42808)
- 经(41810)
- 范(41401)
- 农业(41085)
- 师范(41040)
- 经济学(39162)
- 州(39075)
- 院(38054)
- 经济学院(35351)
- 基金
- 项目(181352)
- 科学(140688)
- 研究(135845)
- 基金(127022)
- 家(109668)
- 国家(108686)
- 科学基金(90901)
- 社会(84573)
- 社会科(80143)
- 社会科学(80118)
- 省(73103)
- 基金项目(67099)
- 教育(61115)
- 划(61038)
- 编号(56682)
- 自然(55750)
- 自然科(54212)
- 自然科学(54195)
- 自然科学基金(53178)
- 资助(52558)
- 成果(47599)
- 发(45730)
- 重点(41586)
- 课题(40348)
- 部(39769)
- 创(37200)
- 发展(37198)
- 展(36589)
- 创新(34863)
- 性(34298)
- 期刊
- 济(155871)
- 经济(155871)
- 研究(95460)
- 中国(63607)
- 农(50201)
- 财(45885)
- 学报(44222)
- 科学(41198)
- 管理(40384)
- 融(33777)
- 金融(33777)
- 农业(33684)
- 教育(33584)
- 大学(32878)
- 学学(30685)
- 业经(27503)
- 技术(26447)
- 经济研究(23955)
- 财经(23297)
- 问题(21943)
- 经(20170)
- 业(17550)
- 贸(17356)
- 技术经济(16030)
- 理论(15305)
- 商业(15278)
- 国际(14641)
- 统计(14474)
- 图书(14454)
- 经济问题(14030)
共检索到47635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亚非 韩文玲
现在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应用在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而且日益广泛地引入到经济和管理之中,成为经济和管理研究的新的方法。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现在是我国汽车产业产销繁荣的时期,但汽车产业存在问题也随之不断暴露;本文在阐明生态位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生态位与企业竞争、共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生态位理论的视角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牟仁艳 汪秀婷 汤俊
汽车产业是反映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我国属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后起国家,起步晚,基础弱,但发展速度迅猛,2004年汽车销量突破50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然而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作为国家支柱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德宏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最早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对全球价值链比较有影响的界定是英国苏塞克斯(Sus-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曼茵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能源环境问题的升温,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态势,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了汽车技术进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跨国汽车公司重组、各国政府监管等影响国际汽车产业发展变化的因素。
关键词:
世界汽车产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蔚 李双杰
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入世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本文通过对我国、日本和韩国的贸易保护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分析,认为降低贸易保护程度有利于汽车产业和经济发展。我国应在贸易保护不断降低的同时努力提高国产汽车的竞争力,逐步缩短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的差距。
关键词:
关税 非关税壁垒 贸易保护 国际贸易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向琴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经典的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五力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树宽 巩顺龙 卢艳秋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当前的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入手,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发展趋势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技术创新始终是各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汽车产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要手段。世界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并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面临三大挑战,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应该高度重视五大关键性要素。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汽车产业 三极化 中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本云
随着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随着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中国能源供给全面紧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赶超提供契机。我国新能源汽车具有产业发展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公共技术平台及产业联盟初步形成的特点。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统一技术标准体系、明确技术路线发展时间表、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加大补贴力度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径 发展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泓欣 丁孟春
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很有影响力的产业。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汽车产业快速进入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的全球化和大规模的跨国界重组两个方面。本文介绍了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内汽车产业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差距,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提出我国汽车产业提高竞争力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产业链 核心竞争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胡安荣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新能源汽车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为主要战略方向。基于这样的愿景,该文在对相关产业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设计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路线图和政策路线图,探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有序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支持。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产业政策 发展路线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国 张宇贤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在投资消费的双重拉动下,我国汽车产业摆脱了长达6年的持续低迷时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邢洪金 陈士俊
最近,国务院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地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开始成为备受关注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治 师萍
20年的合资发展历程,使汽车产业成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从政策面讲,国产化偏好、严格的行业管制、合资模式的弊端以及转轨时期体制特征等是制约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产业政策的调整、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自主研发权的掌握以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能力 研究中学习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