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1)
- 2023(6700)
- 2022(5571)
- 2021(4871)
- 2020(3806)
- 2019(8360)
- 2018(8107)
- 2017(15421)
- 2016(7797)
- 2015(8667)
- 2014(8678)
- 2013(8655)
- 2012(8149)
- 2011(7655)
- 2010(7994)
- 2009(7723)
- 2008(7211)
- 2007(6644)
- 2006(6277)
- 2005(5737)
- 学科
- 济(58915)
- 经济(58877)
- 管理(25650)
- 业(18658)
- 地方(16519)
- 企(15483)
- 企业(15483)
- 方法(15316)
- 数学(12511)
- 数学方法(12447)
- 地方经济(12246)
- 环境(11874)
- 学(11864)
- 中国(11795)
- 业经(11245)
- 农(9906)
- 财(8110)
- 和(7740)
- 经济学(7389)
- 生态(7329)
- 制(7289)
- 融(7256)
- 金融(7255)
- 理论(7095)
- 发(7045)
- 农业(6978)
- 划(6868)
- 资源(6854)
- 体(6488)
- 产业(6233)
- 机构
- 学院(129442)
- 大学(129252)
- 济(65109)
- 经济(64016)
- 研究(47364)
- 管理(45786)
- 理学(38700)
- 理学院(38227)
- 管理学(37783)
- 管理学院(37530)
- 中国(34767)
- 财(28376)
- 科学(26237)
- 京(26193)
- 所(23207)
- 财经(22834)
- 经济学(22135)
- 研究所(20854)
- 经(20517)
- 中心(20225)
- 经济学院(19533)
- 江(19466)
- 范(18572)
- 师范(18501)
- 北京(16695)
- 财经大学(16666)
- 院(16541)
- 州(15658)
- 师范大学(14982)
- 农(14943)
- 基金
- 项目(79601)
- 科学(63979)
- 研究(61555)
- 基金(58711)
- 家(50007)
- 国家(49590)
- 社会(43143)
- 科学基金(42815)
- 社会科(40992)
- 社会科学(40981)
- 基金项目(30702)
- 省(30367)
- 教育(26552)
- 划(25098)
- 自然(23960)
- 编号(23259)
- 自然科(23259)
- 自然科学(23256)
- 自然科学基金(22815)
- 资助(22537)
- 发(19308)
- 成果(19279)
- 国家社会(18836)
- 重点(18412)
- 部(17707)
- 课题(16618)
- 发展(16457)
- 创(16309)
- 展(16189)
- 人文(15952)
共检索到20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新平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待循环经济,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会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到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循环,而是一个在“人类—社会—生态”这三维复合系统整体循环下的经济循环系统,为更好地践行于循环经济实践拓展了新的理论思考空间。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 公正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宏 杨太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宝金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机体,有其生态价值,这是保护海岛的生态伦理前提;从人类与海岛的关系来讲,使海岛生态功能的演化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演化,这是海岛保护的生态伦理的核心;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讲,保护海岛是单个人对整个人类应尽的生态义务,这是海岛保护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生态义务是单个人对人类整体的义务。
关键词:
生态义务 自然定位 生态系统演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立春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生态公民 伦理精神 生态共同体 共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小锡
本刊编发一组经济伦理方面的论文,是为迎接全国经济伦理学研讨会在河南财经学院召开所做的理论准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生活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伦理文化、伦理理念和规则体系。这就是经济伦理学之所以在我国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从而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深层原因。专家们分别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中国经济伦理学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以及建构新的经济伦理理念和规则,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关联,市场经济秩序整治中道德的特殊作用,市场性竞争主体与市场道德秩序,企业合力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等方面,作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有利于学界同仁打开思路。同时,也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贵
伦理不能脱离经济而存在,经济也不能离开伦理而独立发展。利益是经济与伦理结合的中介,经济的伦理和伦理的经济是经济与伦理结合的现实镜像。经济与伦理的互动和融合,需要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流和合作。
关键词:
经济学 伦理学 经济的伦理 伦理的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登永
Economists hold that an economy of market has a trend forward equilibrium if the eco-nomy of the society is continuously revolving- However, different balanced method is relativeto the fairness and welfare of the market behavior subject. Therefore, this is relative to theproblem of human ...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伦康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深刻揭示了“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观”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观和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进而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确立、人类幸福观的重新定位、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伦理规则的形成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观的哲学价值。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伦理取向 生态伦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翠新
循环经济的发展,既关乎政府的主导责任,关乎企业的主体责任,也关乎公民的参与责任;既有法律的明确规约责任,又有道德的自觉约束责任;既有当前的责任,更有未来的责任。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说(对未来后代和整个自然界担负实质责任、自然责任,归根结底又是对嵌入到自然和社会之中的我负责任)可以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提供理论根基:责任主体或像父母对孩子施与不求回报的关怀、教养与奉献那样,去守护子孙后代和大自然,或像政治家们那样谋求民众的长远幸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责任 生态 约纳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桂香
人类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错误理念的指导,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悖论现象,迫使我们要彻底扬弃和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无限制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和物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构建一种与人类未来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相符的消费价值观,即生态消费伦理。
关键词:
生态悖论 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伦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世玉
[摘 要]经济与伦理存在着间接或直接的依存关系。经济是不能脱离道德的,它不仅要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且总是在人的道德素质的合力作用下进行的。当经济主体从事经济行为时,自觉运用和遵守伦理规范,能产生一系列客观效益。但是,在经济与人们的生活领域中,伦理并不是单纯的道德理论和行为,它能引发各种利益,并具有经济利益。
关键词:
经济 经济伦理 经济分析 道德水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政
从1987年出版的《伦理学与经济学》到2009年出版的《正义的理念》,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伦理经济思想的发展呈现为一个不断丰富和系统化的过程。通过阐述伦理学方法与工程学方法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传统地位,森重申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基础,森建立了一个以"非正义"为核心概念的正义论。在对契约论的先验制度主义特征展开批判之后,森选择以个人的"实质自由"作为评估非正义的信息焦点。森的伦理经济思想为伦理经济学主题的界定做出了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满晖
生态伦理关怀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理念,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与生态伦理趋同的永续发展追求。当今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制度设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大力发展生产才能有效推动"中国梦"视阈中生态伦理关怀的践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尚卫红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过程中 ,经济体制运行方式和经济组成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而急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经济体制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人们的道德行为和社会伦理规范对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市场经济与伦理观念、规范和制度是无法分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如何 ,怎样使市场经济得到规范和完善 ,成为当今理论上和实践上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道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