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5)
- 2023(8773)
- 2022(7716)
- 2021(7117)
- 2020(6332)
- 2019(14603)
- 2018(14455)
- 2017(28728)
- 2016(16076)
- 2015(18117)
- 2014(18434)
- 2013(18510)
- 2012(17588)
- 2011(15909)
- 2010(16188)
- 2009(14972)
- 2008(15218)
- 2007(14029)
- 2006(12237)
- 2005(11312)
- 学科
- 济(67676)
- 经济(67608)
- 业(43485)
- 管理(42899)
- 方法(34271)
- 企(33960)
- 企业(33960)
- 数学(30744)
- 数学方法(30389)
- 农(19619)
- 财(18254)
- 中国(16560)
- 学(15010)
- 制(13609)
- 贸(13370)
- 贸易(13366)
- 业经(13339)
- 易(12993)
- 农业(12897)
- 地方(12185)
- 银(11802)
- 银行(11762)
- 务(11586)
- 财务(11558)
- 财务管理(11523)
- 行(11135)
- 融(10963)
- 金融(10961)
- 企业财务(10917)
- 理论(10417)
- 机构
- 大学(239278)
- 学院(237239)
- 济(99361)
- 经济(97166)
- 管理(87498)
- 研究(82997)
- 理学(74814)
- 理学院(73911)
- 管理学(72525)
- 管理学院(72089)
- 中国(64606)
- 科学(52117)
- 京(50476)
- 农(47547)
- 财(46555)
- 所(44420)
- 研究所(40339)
- 中心(39094)
- 业大(38686)
- 农业(37660)
- 财经(37011)
- 江(36656)
- 经(33507)
- 北京(31727)
- 经济学(31350)
- 范(30913)
- 师范(30574)
- 州(29212)
- 经济学院(28556)
- 院(28307)
- 基金
- 项目(154027)
- 科学(119778)
- 基金(111900)
- 研究(108569)
- 家(99046)
- 国家(98264)
- 科学基金(82319)
- 社会(68348)
- 社会科(64841)
- 社会科学(64816)
- 省(60052)
- 基金项目(59061)
- 自然(54153)
- 自然科(52913)
- 自然科学(52895)
- 自然科学基金(52025)
- 划(51192)
- 教育(50763)
- 资助(47223)
- 编号(43329)
- 成果(36304)
- 重点(35273)
- 部(34877)
- 发(32684)
- 创(31409)
- 课题(30284)
- 科研(30167)
- 教育部(29494)
- 创新(29457)
- 计划(29131)
共检索到353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文全
文章认为国际贸易壁垒障碍产生了生产要素可得性问题,是影响汇率制度的重要理论前提。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认为中国并不具备大幅度改变要素比价的条件和内在需要,人民币汇率升值,总体上不利于改善我国的要素可得性处境,这与“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形成鲜明的对照。
关键词:
汇率 人民币 生产要素可得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课题组 毕吉耀 姚淑梅 张岸元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07年6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11.0元兑换100美元升为762.89元兑换100美元,累计升值6.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雷 王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最近,国外舆论对人民币是否升值众说纷纭,国外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本刊特从《经济学家》、《银行家》等杂志和相关网站上编译、摘编几篇有关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涤
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汇率理论认为均衡汇率是合理的汇率水平,汇率政策应当围绕均衡汇率来制订,这种分析范式具有局限性。本文指出汇率分析应当贴近现实,应当更关注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不是“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均衡汇率并不存在,围绕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的因素展开的市场汇率分析更为有效。文章强调汇率决定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人民币汇率政策由我国根据国家利益,独立自主自行决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较为现实的汇率制度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强永昌 吴兢 陈爱玮 胡晓华
人民币汇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有关贸易收支关系的问题。在理论上,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影响已成为一般性原理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是,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很弱,且与进口贸易不相关。这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并非来源于人民币币值低估,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纠正中美贸易失衡并不符合“对症”规则的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应该在考虑内外部均衡和国内经济稳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稳健地进行。
关键词:
汇率 对外贸易 进出口贸易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讨论了汇率升值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前者源自内外经济失衡和双顺差的持续,后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两个双向循环和双向依赖;测度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函数和进出口函数及其汇率弹性,估算了不同幅度汇率升值的成本,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和出口贸易减少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GDP和就业人数减少的规模,发现三个季度后,升值的影响下降一半以上,七个季度以后,升值的影响近于消失。并据以对可选择的升值幅度和操作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三毛
出于国内政治利益考虑,美、日等发达国家频频向中国施压,要求对人民币进行升值、增加汇率制度弹性。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受到了来自国际层面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对中国施压:指控中国操纵汇率,利用多边机制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化,应用其国内政治规则和程序,借助外交手段或渠道,利用媒体左右国际舆论等。全面分析国际压力的传导渠道,有助于我们化解国际压力,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中保持主动。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压力 传导渠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作诗
汇率问题的本质名义汇率可能高估或低估,但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经济的一个变量被固定下来,其它变量一定会围绕它做自动调整的。其结果,实际变量就会趋于回复其本来面目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是会得到调整的。实际汇率不可能被人为控制,实际汇率总是要得到调整的,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铮 张焕波
文章运用汇率转嫁理论,给出一组根据汇率变动分析经济危机的指标。并以中日韩三国为对象做了实证研究,论证了当关于汇率的出口产品价格弹性小于1时,本国汇率有贬值的可能;而大于1,本国汇率有升值的可能。当关于汇率的国内产品价格弹性偏离0较大时,汇率变动会引发国内经济危机。文章根据这些指标对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人民币应小幅升值的结论。
关键词:
汇率 经济危机 汇率转嫁 人民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圣智
当前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占据主流。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升值压力。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内在的升值压力被过度地放大。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已超出我国经济内在发展的真实需求。其次,从我国内部来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已存在着相当大的贬值压力。第三,要想破解汇率困局,必须跳离金融层面和货币层面来思考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永清 熊平安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迁引发汇率问题汇率是货币间的比价,决定着一国的商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影响着国际间的贸易与资本流动,而且也影响着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汇率问题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迁时成为焦点问题。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高度政治化与中国的崛起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夯实,人民币汇率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美之间绕不开的敏感话题。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平衡维护经济主权与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以此为契机,努力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关键词:
格局变迁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吕家进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存在所谓"严重低估",而且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还有高估之嫌,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为由逼迫人民币升值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结果,人民币升值非但不能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问题,反而会成为促使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推手。鉴于上述原因,破解前述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之间恶性循环的对策,绝不能是人民币无休止地升值,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中国央行2005年7月21日宣布,自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为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将此前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现实的发展将迅速对学者们的分析提供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