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5)
- 2023(8623)
- 2022(7097)
- 2021(6642)
- 2020(5380)
- 2019(12397)
- 2018(12316)
- 2017(23505)
- 2016(13069)
- 2015(14674)
- 2014(14655)
- 2013(14566)
- 2012(13312)
- 2011(12060)
- 2010(12231)
- 2009(11188)
- 2008(10975)
- 2007(10162)
- 2006(9270)
- 2005(8061)
- 学科
- 济(59267)
- 经济(59221)
- 农(49575)
- 业(40698)
- 农业(32935)
- 管理(27586)
- 方法(21329)
- 数学(18954)
- 数学方法(18839)
- 企(18758)
- 企业(18758)
- 业经(18679)
- 中国(17515)
- 地方(15543)
- 发(13250)
- 农业经济(12475)
- 发展(11055)
- 展(10956)
- 制(10718)
- 学(10390)
- 贸(10072)
- 贸易(10066)
- 财(9799)
- 易(9782)
- 村(9661)
- 农村(9641)
- 劳(9453)
- 劳动(9435)
- 策(8807)
- 土地(8732)
- 机构
- 学院(186275)
- 大学(180133)
- 济(78216)
- 经济(76657)
- 管理(70015)
- 研究(66220)
- 理学(60953)
- 理学院(60221)
- 管理学(59181)
- 管理学院(58866)
- 农(57574)
- 中国(51004)
- 农业(43978)
- 科学(42053)
- 京(38087)
- 业大(37863)
- 所(34426)
- 研究所(31378)
- 中心(31199)
- 财(30497)
- 江(29927)
- 农业大学(27565)
- 范(25741)
- 师范(25497)
- 省(24256)
- 财经(23985)
- 北京(23097)
- 经济学(22859)
- 州(22844)
- 院(22715)
- 基金
- 项目(127922)
- 科学(100603)
- 研究(94368)
- 基金(91644)
- 家(81069)
- 国家(80226)
- 科学基金(67697)
- 社会(61128)
- 社会科(57411)
- 社会科学(57399)
- 省(52312)
- 基金项目(49609)
- 划(42466)
- 自然(42464)
- 教育(41705)
- 自然科(41448)
- 自然科学(41441)
- 自然科学基金(40701)
- 编号(39753)
- 资助(35580)
- 农(32663)
- 成果(30864)
- 发(29748)
- 重点(28755)
- 部(28163)
- 课题(26925)
- 创(26103)
- 国家社会(25285)
- 创新(24333)
- 发展(24155)
- 期刊
- 济(95873)
- 经济(95873)
- 农(63813)
- 研究(49942)
- 中国(45439)
- 农业(43667)
- 学报(32731)
- 科学(31075)
- 大学(25637)
- 学学(24402)
- 业经(23220)
- 管理(20934)
- 业(20506)
- 财(20014)
- 教育(19343)
- 融(17046)
- 金融(17046)
- 技术(15822)
- 农业经济(15007)
- 农村(14548)
- 村(14548)
- 问题(14169)
- 版(12399)
- 资源(12395)
- 经济研究(11970)
- 世界(11482)
- 财经(11070)
- 业大(10840)
- 经济问题(10431)
- 农村经济(9744)
共检索到282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谢诚,石祥云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只是根据益阳地区的实际情况,试图从农村生产力诸因素的变化,探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风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估计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3亿。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不可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靠大城市膨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中转移的道路,也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爱群 章胜勇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而如何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则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小城镇建设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并且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小城镇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燕 张文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泽炯
现阶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困难 ,如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减弱 ,城市难以再大规模吸纳 ,农业内部吸纳能力有限。笔者认为 ,大力发展小城镇 ,走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是一种最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小城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闵远光
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城镇推力和城镇拉力。分析显示:2000年到2004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中,城镇推力和拉力都有所增强,表明城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正日益加强。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城镇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根 吴志冲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推动城镇建设,这是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规律。只是由于各国、各个地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情况特点,到来的时间和具体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本文基于来自江苏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976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价值感知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与家庭特征驱动因素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价值感知受到劳动力婚姻状况、学历因素的影响;在动机驱动因素中,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市民化动机对培训价值感知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功效驱动因素中,培训过程感知维度中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资因素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价值感知,培训效果感知维度中的能力提升、收入增长、成功就业因素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价值感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斌 陈超
通过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从价格效应、配置效应以及结构效应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与水果生产要素的弹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所造成的劳动力价格上涨会导致水果生产成本的放大性增长,且随着劳动力的转移,果农在增加物质与服务要素投入的同时减少了土地投入。值得注意的是:与粮食生产不同,水果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物质与服务要素投入增加,并非是农业机械对于劳动力的替代,而是农药、化肥及其他费用的替代,即呈现出的一种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
本文在对托达罗模型和杨春瑰模型提出修正意见之后 ,综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 ,重新建立了劳动力转移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递推求解 ,本文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的因素 ,论证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就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基础,而心理适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内在条件,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稳定和心理适应的关键及体现。我国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就业稳定差,劳动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强,以及劳动关系管理欠科学等。因此,必须对症下药,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张辉 黄云平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增无减 ,但是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大量过剩、非农产业规模较小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 ,是最根本的差距所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与东部地区相比呈现显著不同的特征 ,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东部地区也不尽相同。为此中西部地区需要 :(1)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发展 ;(2 )构建农民退出新型机制 ,打造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完善城市群带 ,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 ;(4 )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市场化与资本化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