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4)
2023(17501)
2022(15057)
2021(13869)
2020(11655)
2019(26870)
2018(26555)
2017(50615)
2016(27428)
2015(30794)
2014(30765)
2013(30848)
2012(28873)
2011(26392)
2010(26759)
2009(24879)
2008(24568)
2007(21986)
2006(20024)
2005(18386)
作者
(83083)
(68907)
(68207)
(65147)
(44154)
(32976)
(30925)
(26854)
(26330)
(24937)
(23559)
(23253)
(22243)
(22042)
(21518)
(21252)
(20432)
(19925)
(19821)
(19815)
(17369)
(17236)
(16826)
(15971)
(15542)
(15453)
(15397)
(15219)
(14121)
(13612)
学科
(128088)
经济(127961)
管理(77734)
(74037)
(60100)
企业(60100)
方法(47913)
数学(40434)
数学方法(39917)
中国(34949)
(32411)
地方(31011)
(28127)
业经(28007)
(27636)
(22261)
农业(22185)
(21097)
贸易(21079)
(20315)
理论(19671)
(19176)
银行(19113)
(18744)
(18670)
金融(18669)
环境(18462)
(18337)
地方经济(17609)
技术(17234)
机构
大学(399927)
学院(397321)
(164521)
经济(160890)
管理(150981)
研究(145438)
理学(128143)
理学院(126625)
管理学(124362)
管理学院(123663)
中国(109764)
科学(89629)
(88287)
(75789)
(75585)
(68969)
研究所(68250)
中心(64221)
(61753)
业大(59202)
财经(58579)
北京(57182)
(54767)
师范(54215)
农业(53675)
(52982)
(52471)
(49693)
经济学(49277)
(44865)
基金
项目(258954)
科学(202102)
研究(189246)
基金(185528)
(162956)
国家(161542)
科学基金(136585)
社会(118234)
社会科(111865)
社会科学(111832)
(101451)
基金项目(97110)
自然(88297)
教育(86304)
自然科(86151)
自然科学(86129)
(85603)
自然科学基金(84568)
资助(77530)
编号(76839)
成果(63993)
(59178)
重点(58788)
(56441)
课题(54619)
(53089)
创新(49511)
科研(48977)
国家社会(48273)
教育部(47937)
期刊
(196126)
经济(196126)
研究(127709)
中国(86048)
学报(65191)
(63575)
科学(59774)
管理(59658)
(57702)
教育(48973)
大学(48933)
学学(45643)
农业(43838)
(38384)
金融(38384)
技术(35634)
经济研究(31476)
业经(30806)
财经(29537)
(25467)
问题(25197)
(23393)
图书(22145)
技术经济(20972)
(19672)
理论(19105)
科技(18660)
世界(18398)
(18223)
现代(18039)
共检索到625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兴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统一起来,把发展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概言之,应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的角度看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从生产力的角度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又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从价值标准的角度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是统领全局的价值标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先进或落后,对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制度来说,主要用生产力标准进行判断是可以的,而如果对新中国60多年来的发展和30多年来的改革所经历的得失成败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应当把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统一起来。这需要决策者的自觉把握。我国经历了四种情况:一是将两个标准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顺利发展;二是表面上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但违反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搞"大跃进";表面上重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但违反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刮"共产风",造成生产力的损失和人民的灾祸;三是忽视生产力的发展,片面强调社会主义道路,"割资本主义尾巴",结果是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既偏离了生产力标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侯为民  
针对汪海波研究员对社会经济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的质疑,本文区分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决定与对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这两个不同层面的理论问题;结合历史和现实,指出对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不仅需要坚持生产力标准,也需要坚持价值标准;在价值标准的基础上,阐述了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一般说来对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除了生产力标准以外,是否还应有价值标准;第二,对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重在生产力标准,辅之以价值标准"的说法能否成立;第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是否应是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本文对汪海波先生同我的有关理论争论做了回答和评析,认为他错将生产力标准问题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问题混淆为同一回事;他反对在生产力标准外提出评价社会经济制度和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断言这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关系的二元论和三元论,是唯心主义。这是文不对题和理论逻辑缺失的无理批评;怎样总结和评价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60多年来的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不赞同汪先生断言只要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元论"就够了的观点,主张应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中去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提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事实依据和必要性,全面反驳了胡钧教授强加的不实之词和无理指责及其任意曲解。不赞同胡文根据其不完整准确解读马恩的有关论述得出对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完全、绝对肯定的观点。本文就生产力标准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规律的区别,马克思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不限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判断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与判断以往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的异同,马恩既确认一切剥削制度的产生与更替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又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了批判的科学态度与理论,进行了辨析与论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钧  
正确认识判断经济制度先进落后和工作是非得失的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关系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界和哲学界一个共同的重要理论问题。生产力标准是决定性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在观念上的直接反映,价值标准归根结底是由前者决定的。规定一个独立的永恒的"价值标准"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它对现实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没有解释力,也不能为党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勋  
生产力标准和商品经济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也是我们现在评价社会实践的一种尺度。在人口研究中必须进一步体现生产力标准和商品经济观点,一方面是指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商品经济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人口规律;另一方面是指研究人口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口学界和全国人民一道,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我认为还很不够,有待进一步努力,做更多的事情,为“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做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本文认为,《再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一文在理论上的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把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与其实现形式混同起来。因此,该文把"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的提法,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似欠根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本文认为任何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评价标准都具有二重性,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具有必然性,当前我们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具有合理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孙东木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会计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具体标准与内容方面,调整思路,拓展视野,明确标准,规范计量口径与计算准则,从而形成会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探讨了会计对于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与会计服务于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方式这两大议题,对此提出了具体设想,并通过行业内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理论方案。本文得出的结论,为深化会计有效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提供了具体方向与路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艺  李武好  
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发展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提高一国可得资源的利用过程,这一过程将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低收入阶层在国民收入的增量中获得的越多,经济发展的效应就越明显。理论研究表明,没有发展效应的增长将最终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光彬  
本文首先点评了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的四个评价标准;其次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30年的特征与成就,认为中国30年的发展始终围绕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矛盾展开的,是围绕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这一主要矛盾进行的,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来解放生产力,不管是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还是政府改革都如此,哪个领域矛盾最突出,哪个领域的改革就进展最深入;最后,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条件性背景,提出了我国未来发展道路需要着力解决的6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伟  
本文认为评价社会制度先进或落后的标准,可以千差万别,但生产力是唯一标准。各种评价标准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