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9)
- 2023(3489)
- 2022(2804)
- 2021(2749)
- 2020(2195)
- 2019(4947)
- 2018(4642)
- 2017(8795)
- 2016(4754)
- 2015(5473)
- 2014(5487)
- 2013(4792)
- 2012(4124)
- 2011(3745)
- 2010(3672)
- 2009(3317)
- 2008(3048)
- 2007(2670)
- 2006(2253)
- 2005(1987)
- 学科
- 济(14131)
- 经济(14112)
- 管理(12021)
- 业(10766)
- 企(9362)
- 企业(9362)
- 学(6740)
- 教育(5756)
- 方法(4666)
- 中国(4593)
- 理论(4543)
- 财(4282)
- 农(3848)
- 业经(3768)
- 教学(3550)
- 数学(3384)
- 数学方法(3282)
- 思想(2900)
- 政治(2890)
- 经济学(2855)
- 务(2758)
- 财务(2757)
- 财务管理(2753)
- 制(2750)
- 农业(2638)
- 企业财务(2614)
- 技术(2580)
- 贸(2548)
- 贸易(2544)
- 和(2526)
- 机构
- 大学(63192)
- 学院(62327)
- 济(23077)
- 经济(22588)
- 管理(22139)
- 理学(19486)
- 理学院(19151)
- 管理学(18701)
- 管理学院(18577)
- 研究(18413)
- 中国(13053)
- 京(12568)
- 财(11328)
- 范(11072)
- 师范(11002)
- 科学(10766)
- 财经(9416)
- 江(9038)
- 中心(9027)
- 师范大学(8810)
- 经(8670)
- 教育(8211)
- 所(8146)
- 经济学(8106)
- 北京(7727)
- 州(7515)
- 研究所(7403)
- 经济学院(7216)
- 财经大学(7184)
- 业大(7137)
- 基金
- 项目(41790)
- 研究(34832)
- 科学(33861)
- 基金(29608)
- 家(24579)
- 国家(24285)
- 社会(22404)
- 科学基金(21436)
- 社会科(21061)
- 社会科学(21059)
- 教育(18131)
- 省(16734)
- 基金项目(15484)
- 编号(15035)
- 划(14196)
- 成果(13389)
- 自然(12357)
- 自然科(12092)
- 自然科学(12090)
- 自然科学基金(11868)
- 资助(10977)
- 课题(10778)
- 大学(9840)
- 部(9727)
- 年(9614)
- 项目编号(9556)
- 重点(9528)
- 创(9514)
- 性(9284)
- 规划(8990)
共检索到89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小瑞 张卉
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深入,学生的课业心理负担也逐渐成为政府、社会各界和学校关注的重点。当前学生课业心理负担的相关研究大都为调查研究或对策研究等传统的实证研究,很难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课业心理状况。本文采用与传统实证研究相对立的视角——现象学视角——重新审视学生课业心理负担问题,实现了由"对象性"向"非对象性"研究的方法论转换。并提出要真实反映个体课业心理负担,需要用体验现象学的"倾听"与"陪伴"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建立亲密关系,共同完成整个研究。文章最后用精神现象学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对学生课业心理负担的成因做了进一步分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国权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全社会关心而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是李岚清副总理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开篇词。为解决好这个老大难问题,造成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良好氛围,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兆武 杨若翰
经过对2286份有关课业负担过重的开放性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发现被调查者对于"课业负担过重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所选取的测量指标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汇聚趋势。但如果提升分析的抽象层级,可以发现日常人们用来判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测量指标有着一些明显的共性和结构。简略地说就是,即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以及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来推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本文指出这个发现对于构建课业负担测量指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课业负担 测量 作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勇勇 魏向东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文章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评述。阐述了“直观”旅游的发生原理,构建了本质直观的7个步骤:“悬搁”旅游经验事实、选择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意识的自由想象、整合意识中的旅游体验、形成新的旅游体验摹本、聚焦旅游体验的感知和情感以及逐层地精神递推,并以此展开旅游本质的实践操作。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视角下,旅游本质的确立不仅与研究者“直观”能力相关,也需要与他者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得以澄清并最终形成共识。借助“直观”,文章提出了旅游本质是“自在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本质直观对于旅游的启示意义,以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观察和反思当前旅游研究及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方丹 曹榕 程姝 张生 齐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卫国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在理解课业负担基本内涵时,需要考虑家庭和课外培训机构施加的负担,且这种负担同时包含主客观双重指标,同时要注意课业负担的学科差异、心理活动差异和群体差异。政策执行偏差是减负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和替代性执行。课业负担过重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教育生态系统有消极作用。为此,政府需要在减负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多轨贯通的升学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学生发展指导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提供更多均衡且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中小学生减负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 减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柯政
"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新成果作业多不多,负担重不重?作业负担从何而来?"双减"政策出台,学校如何应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双减"政策,"减负"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柯政教授出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为影响亿万学生的"双减"政策落地提供专业智慧的支持。本书是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结题成果,也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监测研究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隽琪
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这一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陈国明
对课业负担的测量与调查有助于了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真相。本研究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从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建构了课业负担并形成了课业负担的预测问卷。以448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表述的适切性,项目的区分度和通俗度以及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形成了正式问卷。以1629名初中生为被试对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课业负担正式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与信、效度水平,是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在此基础上,对课业负担的问卷结构与调查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课业负担 调查问卷 问卷编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Betty Wong
近年来,香港的幼儿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对幼儿教育机构负责人的管理也开始加强。本文籍由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学者常用的访谈法对6位幼儿期教育机构的领导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涉及与学习概念有关的个人发展经历和其在幼儿教育机构工作时的经验。从幼儿教育机构的领导的视角来看待香港幼儿教育的学习空间,本文探索了在他们的早期学校教育、教师培训和幼儿教育机构教学经历中的一些好的学习经验以及成人学习与幼儿学习的明显区别。
关键词:
领导研究 学习概念 幼儿教育 现象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人的存在是身体和心智的统一。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启示我们教育应返璞归真,回归其原初状态的"逻各斯"。胡塞尔的经典现象学强调的是意识体验,梅洛-庞蒂则将意识体验替换为身体的知觉体验,把意识现象学转变为身体现象学。受现象学影响,具身心智理论强调身体对认知的塑造作用,认为身体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认识的客体,而是认识的主体,发挥着构建知识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于反复出现的身体感觉—运动模式。认知是身体活动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身体体验。具身的教育与教学强调身心统一观,主张从表征主义知识观到具身知识观的转变,把具身学习的原则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始终,促进教育观的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澄宇
语文生活作为语文课程汲取营养的母体而饱有的丰富性自不待言。而从研究语文学科到关注语文生活,只是语文工作者们扩大视野,回归"语文本身"的第一步。从现象学还原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再一次的现象学还原。通过这种方法,将附丽于语文生活之上的僵化的"道"与"文""还原"掉。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纯粹"的语文生活特质,包括"先验性""、审美性""、丰富性"与"智慧性"等。这种"纯粹"的语文生活及其特质才应是现代语文课程核心的价值与意义之来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聂海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是剖析形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二是认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三是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乃庆 杨欣
在对全国20个省(市)180所不同类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特别是对西部四省(市)16所中小学进行追踪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探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分析原因与危害。调研结果显示:54.6%的小学生和73.1%的初中生作业时间超时,46.4%的小学生和38.1%的初中生参加学习辅导班,77.6%的小学生和87.1%的初中生一学期至少新增一本教辅。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对考试成绩重视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学生的作业时间和教辅数量,二是家长对考试成绩重视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学生的作业时间、教辅数量以及辅导班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时间的增加显...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 定量分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善华
一、前提崔允漷等在阐释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时认为,判别一种活动是不是教学活动,主要依据下述三点: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形式。显然,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不将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定义。它对我们的启发是,虽然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合,实际上对一个教师(当然也包括大学教师)来说,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在课外利用各种形式继续进行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