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6)
- 2023(11625)
- 2022(9284)
- 2021(8539)
- 2020(7172)
- 2019(16100)
- 2018(15543)
- 2017(29977)
- 2016(15676)
- 2015(17632)
- 2014(17237)
- 2013(17108)
- 2012(14936)
- 2011(12942)
- 2010(13348)
- 2009(13015)
- 2008(12535)
- 2007(11425)
- 2006(10173)
- 2005(9611)
- 学科
- 业(82991)
- 企(78743)
- 企业(78743)
- 管理(70002)
- 济(65256)
- 经济(65181)
- 业经(28700)
- 财(27657)
- 融(26147)
- 金融(26147)
- 方法(26095)
- 银(24639)
- 银行(24637)
- 行(23805)
- 农(22639)
- 务(22520)
- 财务(22465)
- 财务管理(22439)
- 中国(21404)
- 企业财务(21315)
- 制(19674)
- 数学(17971)
- 数学方法(17833)
- 农业(17395)
- 技术(16629)
- 理论(15966)
- 策(14963)
- 体(14881)
- 划(14218)
- 经营(12892)
- 机构
- 学院(219059)
- 大学(209257)
- 济(94045)
- 管理(93658)
- 经济(92140)
- 理学(78244)
- 理学院(77583)
- 管理学(76880)
- 管理学院(76418)
- 研究(60844)
- 中国(59309)
- 财(49272)
- 京(42474)
- 财经(37857)
- 江(35137)
- 经(34345)
- 中心(31810)
- 科学(31625)
- 农(31359)
- 州(28704)
- 所(28431)
- 经济学(28121)
- 财经大学(27978)
- 商学(27818)
- 商学院(27559)
- 业大(26414)
- 北京(26342)
- 经济学院(25543)
- 研究所(24870)
- 经济管理(24556)
- 基金
- 项目(134748)
- 科学(108505)
- 研究(106024)
- 基金(97823)
- 家(81667)
- 国家(80808)
- 科学基金(73233)
- 社会(68716)
- 社会科(65406)
- 社会科学(65388)
- 省(55348)
- 基金项目(51761)
- 教育(48419)
- 自然(44909)
- 自然科(43951)
- 自然科学(43944)
- 编号(43688)
- 划(43314)
- 自然科学基金(43238)
- 资助(38697)
- 成果(33883)
- 业(33269)
- 创(32728)
- 发(29758)
- 重点(29626)
- 部(29619)
- 创新(29565)
- 课题(29540)
- 制(29412)
- 国家社会(28451)
- 期刊
- 济(112540)
- 经济(112540)
- 研究(66089)
- 中国(45833)
- 财(44513)
- 管理(43347)
- 融(37719)
- 金融(37719)
- 农(30309)
- 科学(24310)
- 技术(23579)
- 学报(21930)
- 教育(21131)
- 业经(20878)
- 农业(19913)
- 财经(19492)
- 大学(18767)
- 学学(17865)
- 经(16964)
- 经济研究(16795)
- 财会(14661)
- 业(14369)
- 问题(13583)
- 技术经济(13400)
- 会计(12678)
- 现代(12500)
- 商业(11522)
- 贸(10913)
- 世界(10774)
- 国际(10397)
共检索到346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蓝强 万东 王晓龙
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同时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改进企业管理逻辑,促进生产要素数字化重组,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企业多专业跨界融合奠定技术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艳萍
从分析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现行设备管理的理论与模式出发,运用系统工程、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构建以生产业务流程为核心的设备综合管理模式,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目标、研究对象、工作方式、管理方法。
关键词:
企业业务重组 设备管理 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森
浅谈价值工程理论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安徽阜阳市美术印刷厂厂长、高级经济师王森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在保证追求企业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技术装备,对设备进行全过程地综合管理,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因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艳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戴计强 罗茂斌 蔡筱梅 刘俊 李瑞娟
仪器设备作为高校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投入产出比例有待考证。该文按照科学合理、系统导向性原则,运用DEA技术对Y校31个二级学院的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进行研究,分析评价Y校各学院仪器设备管理的相对效率,构建适合高校二级学院仪器设备考核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杜春忠 陈煜
以标准制度、技术规程为依据,实现设备规范化管理以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生产管理体系,以管理标准为支撑,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工作标准为指导,促使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定适合电厂安全生产的安全环保、生产运营、应急管理等137个管理标准、102个技术规程,做到管理有标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利平 马晓建
以实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构建装备制造“虚拟企业”。依靠“虚拟企业”管理创新,促进我国装备制造及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本文探讨了“虚拟企业”的构建背景条件、构建工作环节、企业特点及管理特征、“全寿命周期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平 陈计芳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边界逐渐趋于模糊,产业的发展状况也越来越体现出融合的特征,这使得从产业融合视角研究旅游企业的跨界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旅游企业跨界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服务发展支持模式、信息技术渗透模式、资源泛延重组模式、产业功能附属模式和市场共拓双赢模式。旅游企业跨界发展是一种创新方式,系统的旅游企业跨界发展模式的构建可以为旅游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基本范式。文章在结合华侨城集团的发展实践中得出:旅游企业跨界发展要注意把握跨界发展的适度性、固有模式的创新性和双向融合的主动性。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旅游企业 跨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沛明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员工,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SMC(中国)有限公司赵彤总经理经常说的一句话。它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SMC是一家生产和销售气动元件的日本独资公司,是一家百分之百的外资,百分之百的中国人管理的企业,SMC中国创立17年的历程中走过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冲击到融合的过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裴利云
跨文化融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既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的融合,又包括制度设计、企业形象和员工行为方式的融合,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经营的大趋势,许多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出现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跨文化冲突的解决和融合。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就是未能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而最终走上了解体的道路。也有很多企业因为在跨文化融合方面取得成功而走上了跨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林传清 石屹峰 胡文勇
福清核电近两年一直在积极探索,希望找到一种有效提高关键敏感设备可靠性水平的管理模式,形成一套高效的设备管理体系,为运行机组也为将来华龙一号提供配套的标准化设备管理模块。关键敏感设备管理体系创建工作正按计划节点有序开展。目前已完成程序大纲发布,完成关键敏感设备管理平台的设计评审,正在编写技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玉香 齐二石
智能制造将促使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并且精益生产、网络信息化和作业成本管理在智能制造企业中发挥着管理控制、信息支持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对基于LP+IT+ABCM融合的智能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内涵与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价值创造为主导的基于LP+IT+ABCM融合的智能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框架模型,为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动态实时成本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韵江 陈丽
本文针对软件企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结合体验经济的趋势,从分析软件企业的内在特征出发,提出其超越竞争的发展模式:服务体验融合管理。它从客户的体验链入手,将服务融入其中,进行互动的有效管理,促进软件企业避免恶性竞争,在IT企业中实现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体验经济 SECM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俊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技术不断应用到传统产业,可以创造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激发产业新业态,释放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