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9)
2023(6264)
2022(5230)
2021(4758)
2020(4005)
2019(8937)
2018(8398)
2017(14509)
2016(9093)
2015(10680)
2014(10918)
2013(10063)
2012(9561)
2011(8791)
2010(9221)
2009(8643)
2008(8473)
2007(8023)
2006(7356)
2005(7153)
作者
(27389)
(22578)
(22490)
(21715)
(14403)
(10944)
(10279)
(8768)
(8703)
(8365)
(7888)
(7701)
(7556)
(7451)
(7321)
(7023)
(6846)
(6770)
(6764)
(6705)
(5935)
(5836)
(5626)
(5417)
(5363)
(5251)
(5196)
(5006)
(4833)
(4627)
学科
(28016)
经济(27935)
管理(24830)
(20420)
(16359)
企业(16359)
中国(13693)
方法(10095)
教育(9899)
(9656)
(9230)
(9121)
数学(8447)
(8432)
数学方法(8200)
理论(7044)
业经(6712)
(6308)
(6172)
银行(6147)
农业(6116)
地方(6011)
(5940)
教学(5853)
(5531)
金融(5531)
(5142)
贸易(5130)
体制(5032)
(5015)
机构
大学(131384)
学院(123721)
研究(48253)
(44908)
经济(43656)
管理(40239)
中国(35501)
理学(33302)
理学院(32788)
管理学(31859)
管理学院(31637)
(30040)
科学(29725)
(25203)
(25002)
(24400)
(22686)
研究所(22575)
中心(22139)
(20469)
师范(20196)
业大(19784)
农业(19766)
北京(19703)
(17969)
财经(17965)
教育(17837)
(17533)
(17117)
师范大学(16320)
基金
项目(77851)
科学(60166)
研究(57852)
基金(53815)
(48004)
国家(47524)
科学基金(39073)
社会(34714)
社会科(32513)
社会科学(32505)
(30870)
教育(30120)
(27411)
基金项目(26924)
自然(25210)
自然科(24593)
自然科学(24579)
自然科学基金(24144)
编号(23878)
资助(22900)
成果(22724)
课题(19423)
重点(18612)
(17601)
大学(17080)
(16346)
(15838)
(15639)
(15139)
科研(15091)
期刊
(55636)
经济(55636)
研究(46105)
中国(38811)
教育(32980)
学报(24552)
(23142)
科学(20102)
大学(19765)
(19629)
管理(16815)
学学(16704)
农业(15237)
(13422)
金融(13422)
技术(10662)
财经(9822)
图书(9274)
(8570)
经济研究(8270)
(8250)
业经(7863)
职业(7498)
书馆(7184)
图书馆(7184)
问题(7166)
(6866)
高等(6474)
业大(6204)
(5906)
共检索到215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鲍金勇  
大学生就业质量已逐步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重点。职场认知和职业定位不清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从而影响就业质量,这是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源头致因。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和行动力不强、高校职业指导教育针对性不高、用人单位的职场适应和规划指导不够,均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高校应从源头考虑,及早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新平  
文章通过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是打开就业之门的钥匙,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途径,以促使更多的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欣  
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本文从分布结构的不平衡、毕业流向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复合化、就业岗位的大众化四个方面,探求了大学生就业走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永霞  张雪  施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招聘员工的必要条件。基于我国高校本科生和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双顾客"满意度模型及其"高校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能力—顾客满意度"因果关系链、"顾客期望—顾客感知"差异关系链,定量评价了双顾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高校培养质量的满意度。研究表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高于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满意度。大学生就业能力正向影响企业和大学生的满意度,高校培养质量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正向影响大学生满意度。大学生期望的就业能力高于企业期望,但感知的就业能力却低于企业感知和企业期望。大学生对高校培养质量的感知也低于大学生期望和企业期望。大学生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满意度低于企业对高校培养结果的就业能力的满意度。基于此,应从双顾客满意度出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对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一兵  
女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关系其个人前途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半参数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并与标准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本文同时分析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开宇  马俊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提出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在就业能力提高中如何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祝军  杨平  
本文从参与意愿和满意度评价出发,结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调查数据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基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挟"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典型基层就业项目开展的调研,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意愿和影响因素,及已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对项目的满意度。研究发现:在参与意愿方面,家庭收入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女性、本专科应届毕业生的参与意愿更强;在满意度评价方面,男性、研究生群体的满意度明显更低;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所提供的"发展性措施和机会"的满意度高于对"保障性措施和环境"的满意度。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艰苦和个人发展受限制是阻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长缨  
大学生就业难不断凸显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就业能力差异也反映出高校的竞争力水平的不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需要走出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误区,也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建新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职业范围比较狭窄,而且就业过程中受到明显的性别歧视。文章立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其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设计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层面制定女性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就业法律等解决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磊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从众心理和矛盾心理。并对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大学自身因素进行挖掘,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东  
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积极克服观念、体制以及途径上的一些障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献群  
大学生就业质量反映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本文基于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韩国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举措,提出我国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措施,包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以改革高校招生选拔机制为突破口,建立独立、优先的职业教育招生机制,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数量上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妥善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以产学融合为抓手,明确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载体,强化企业用工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绚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分析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就业需求。结果显示,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发展指导和大学生事务管理3个维度中,应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在大学生发展指导以及大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辅导员工作应进一步关注非本地生源、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入学后综合素质没有较大提升的大学生。对调查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辅导员工作时间、辅导员获奖情况、班级学习成绩以及党员人数等变量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