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7903)
2022(6801)
2021(6315)
2020(5277)
2019(11763)
2018(11547)
2017(22853)
2016(12438)
2015(13838)
2014(13906)
2013(13488)
2012(12698)
2011(11471)
2010(11999)
2009(11464)
2008(11447)
2007(10387)
2006(9447)
2005(8847)
作者
(33789)
(28171)
(27893)
(27006)
(18295)
(13359)
(12891)
(10649)
(10638)
(10387)
(9581)
(9349)
(9215)
(9168)
(9149)
(8712)
(8398)
(8305)
(8242)
(8122)
(7213)
(6843)
(6772)
(6556)
(6423)
(6407)
(6370)
(6339)
(5622)
(5505)
学科
(44617)
经济(44527)
管理(43206)
(38269)
(32298)
企业(32298)
(18045)
(16911)
方法(15176)
(13944)
中国(13901)
数学(12608)
数学方法(12402)
(11614)
银行(11607)
业经(11271)
(11141)
(11131)
金融(11129)
(11071)
贸易(11065)
(10873)
(10652)
(10619)
(10176)
财务(10148)
财务管理(10122)
企业财务(9591)
(9339)
体制(9025)
机构
学院(174009)
大学(173380)
(77788)
经济(76049)
管理(66353)
研究(61199)
理学(55390)
理学院(54819)
管理学(54133)
管理学院(53768)
中国(50258)
(42776)
(36431)
科学(31692)
财经(31350)
(30018)
中心(28533)
(28424)
(28329)
研究所(26202)
(24112)
经济学(24018)
北京(23400)
财经大学(23018)
(22331)
(22005)
经济学院(21455)
(21426)
师范(21269)
业大(20540)
基金
项目(105858)
科学(84769)
研究(83101)
基金(77582)
(65591)
国家(65007)
科学基金(56371)
社会(53682)
社会科(50986)
社会科学(50979)
(39931)
基金项目(39533)
教育(38400)
编号(34202)
自然(34071)
(33869)
自然科(33280)
自然科学(33273)
自然科学基金(32688)
资助(32205)
成果(30417)
(26846)
(24995)
课题(24587)
重点(23843)
(23124)
(22699)
(22222)
国家社会(22204)
教育部(22127)
期刊
(93196)
经济(93196)
研究(60257)
中国(39233)
(34590)
管理(27524)
(25561)
金融(25561)
(23132)
科学(20658)
学报(20526)
教育(20467)
大学(17113)
财经(16118)
学学(15970)
农业(15120)
经济研究(14709)
技术(14432)
业经(14136)
(13803)
国际(12644)
(12371)
问题(11995)
世界(9297)
理论(8894)
(8809)
现代(8477)
会计(8053)
(7924)
论坛(7924)
共检索到286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惠  陶士贵  
要从源头上控制国际热钱流动,我国可以采取如下政策措施:1.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套利空间。我国利率水平与西方发达经济体存在明显差距,2010~2011年间,我国为应对通货膨胀,曾几次提高利率水平,与发达经济体利率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热钱流入增大。这说明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滞后对热钱流入有吸引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春涛  
本文考量危机之后的热钱涌入,发现其对中国经济构成一定的风险,并以国际经验为鉴,如果单独依靠资本管制应对热钱现象,就必然忽视热钱炒作楼市后通过巨额房地产银行贷款为传导引发中国金融危机的可能。结合分析中国经济现状,本文的结论是执行抑制通货膨胀、压制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是管理热钱风险的关键所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剑锋  
以资本利得税制度的实施对大量流入的热钱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制定相应的超额累进制税率机制,大大压缩热钱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使热钱变为可控的资本,而不是到处乱窜的破坏性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柴婷昱  
目前在我国进行投机活动的热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进而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热钱流向的监测、预警、疏导和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应对热钱冲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于目前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我国是基于不断增强的人民币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新华  韩继云  
本文在分析近两年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国际“热钱”的策略是:加快汇率机制改革,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制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政策目标,消除国际“热钱”投机的可能性;审慎对待资本账户的开放,保证对资本流入的有效控制;加强外汇管理,坚决打击国际“热钱”的投机套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热钱”监测预警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徐艳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 ,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关于国际热钱的讨论。在近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情况下 ,我国又一次展开了关于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讨论。既要分析不同情况下国际热钱进入的渠道 ,更应对防止国际热钱的破坏作用提出可行的方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劲声  祁欢  
由于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为使自身经济走出困境又纷纷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降息,故热钱纷纷融入我国进行套利和投机,给我国经济带来风险。因此,应加以规范、引导,将其转化为冷钱,防止其集中逃离。对此,尽管相关部门已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在法律上却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应以构建法律规导机制为重点,综合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的组合措施,构建完整的热钱流动的规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爽  姚长辉  
本文分析汇率转轨过程中的货币政策选择。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指出,中央银行不可能同时实现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个目标。沿着这样的思路,本文发现如果央行放弃汇率的稳定性,则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物价稳定和热钱控制两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我们的简单分析表明,国家可以通过增加汇率的波动率,以及汇率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相关性提升汇率风险溢价,进而缓解三元悖论,实现三元和谐,这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晴  
热钱流入的统计与热钱管制经历本轮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状况开始好于美国、欧盟等工业化国家,出现加息迹象,国际金融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田  
当人们每天打开电视、广播、报纸,就会经常看到或听到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大案要案,盗窃抢夺、绑架勒索、走私贩毒、涉黑制假、偷税骗税,还有一批腐败高官落马等重大案件。不久前,在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中公布的一批违规大案更是震惊国人。在我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案要案?是我们法制不健全,抓得不紧,还是因为我国惩处不严?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预防各种经济刑事犯罪(泛指以“钱”为目的的各类经济犯罪,下同)不断上升的势头?其源头到底在哪里?在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同时,怎样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祥和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一个重大的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惠芬  
合理判断中国热钱规模及其流向,并探究其原因及对策,对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热钱流动呈现单向性、波动性和隐蔽性特点,其变化原因包括国内外利率差、汇率预期、国际收支差额、发达国家经济与政策以及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当前应在汇率、货币、财政、投融资、外汇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等政策上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应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鄂志寰  
一、金融危机的传递与国际资本流动最近一年多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断加剧,1997年7月的泰铢贬值,引发了以货币贬值和金融资产急剧下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的超常规波动由东南亚地区逐渐扩展到东亚,到除中国以外的全部亚洲国家及地区。与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