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4)
- 2023(6047)
- 2022(5221)
- 2021(4786)
- 2020(4022)
- 2019(8930)
- 2018(8246)
- 2017(16221)
- 2016(8370)
- 2015(9260)
- 2014(9072)
- 2013(8913)
- 2012(8136)
- 2011(7502)
- 2010(7840)
- 2009(7889)
- 2008(6815)
- 2007(6261)
- 2006(5956)
- 2005(5231)
- 学科
- 济(32636)
- 经济(32494)
- 融(24688)
- 金融(24686)
- 银(21669)
- 银行(21663)
- 行(21164)
- 业(21159)
- 管理(18767)
- 企(18093)
- 企业(18093)
- 中国(17973)
- 方法(12960)
- 中国金融(10899)
- 业经(10655)
- 农(10546)
- 制(10210)
- 地方(10131)
- 财(9856)
- 理论(9496)
- 数学(8388)
- 数学方法(8275)
- 农业(7663)
- 务(6955)
- 财务(6939)
- 财务管理(6933)
- 企业财务(6721)
- 和(6151)
- 学(6081)
- 体(5991)
- 机构
- 学院(116126)
- 大学(113484)
- 济(45121)
- 经济(43919)
- 研究(41352)
- 管理(40755)
- 中国(37864)
- 理学(34161)
- 理学院(33676)
- 管理学(32969)
- 管理学院(32748)
- 科学(24803)
- 京(24053)
- 财(23477)
- 中心(21128)
- 所(21020)
- 农(19416)
- 研究所(19062)
- 财经(18396)
- 江(17894)
- 范(17761)
- 师范(17548)
- 经(16524)
- 银(16057)
- 北京(15737)
- 银行(15487)
- 州(15410)
- 融(15163)
- 农业(14960)
- 金融(14859)
- 基金
- 项目(74482)
- 科学(58072)
- 研究(55979)
- 基金(52777)
- 家(45577)
- 国家(45051)
- 科学基金(38304)
- 社会(37548)
- 社会科(34413)
- 社会科学(34399)
- 省(30848)
- 基金项目(28078)
- 教育(25126)
- 划(24959)
- 自然(23029)
- 编号(22562)
- 自然科(22469)
- 自然科学(22464)
- 资助(22374)
- 自然科学基金(22089)
- 成果(18898)
- 发(17746)
- 重点(16963)
- 课题(16474)
- 部(15860)
- 创(15496)
- 国家社会(14842)
- 性(14495)
- 创新(14391)
- 发展(14347)
共检索到185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姚曼
本研究力图从游戏这一儿童世界富有活力与主体性的活动入手,透视当下中国随迁子女与城市生活的相遇与融合的境况。通过在对北京市一所以接纳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中为期一年的田野工作,对儿童游戏从器物、功能、主体对游戏的界定等方面进行观察和阐释,笔者发现随迁子女的游戏世界折射出其城市社会融合的"斑驳"状态:与城市文明有着直接而稳定的接触,但他们依然与城市主流社会呈现出相对隔绝和边缘的状况,以一种非系统性、非持续性的方式经历着是否持有流入地户口、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社会各阶层等不同文化要素的相遇、排斥、协商与渗透。在此之中,政府对于随迁子女学校的有限投入、随迁子女学校的教育理念、随迁子女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流动人口社区的居住环境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斑驳"的融合现状。
关键词:
随迁子女 儿童游戏 社会融合 教育人类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曲小远 赵国靖
"内质性"问题是融合教育进程中的障碍。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充分发挥互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三方联动的互动机制势在必行。推进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须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平等就学、混合编班、混合编组,鼓励朋辈群体互助,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积极开发融入地的方言校本课程。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融合教育 互动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芳 凡士伟
文章在“双界线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态识别、水平测算及结构分解的新思路:定义个体多维融合识别变量,利用“比例准则”编制地区多维融合指数,并分解出广度、深度指数以及融合指标贡献率。并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不高,仅有58.95%的人口达到多维融合状态,这部分人口中达到单维融合状态的平均份额为62.85%;(2)从不同维度看,文化习得是社会融合的主要推手,而经济整合不足仍是最大障碍;(3)从不同城市(区)比较来看,社会融合水平差异主要表现为广度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湛卫清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这一群体的融合教育问题比较突出,也值得关注。本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面临的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学校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自然融合;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提炼融合教育模式;转变家长观念,消解他们对农民工子女的陈见。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融合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慈仙
文章选取了杭州、福州等9个属于异地高考政策"率先突破型"的城市,对1350名初二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从身份融合、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三个维度考察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并且探索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的网络资源、社会闭合与社会融合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随迁子女的家庭网络资源、父母教育参与程度、代际闭合程度对其社会融合有正向影响;异地高考政策的认知程度、公平感知以及影响程度对其社会融合亦有正向影响;异地高考政策在随迁子女家庭网络资源、父母教育参与程度、代际闭合程度与社会融合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异地高考政策 随迁子女 社会融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丹 吴建华 何秀玲 李雪
[目的/意义]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与游戏性融合模型,用于指导设计有效的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方法 /过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个成功案例,分析融合的关键要素和途径,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教育性与游戏性融合模型。依据此模型设计以10个常用中外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学习内容的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智慧小镇”,通过游戏试玩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测试模型。[结果 /结论]游戏开发过程顺利,设计的游戏产生了良好的游戏学习效果,给玩家充分的游戏体验,融合效果也得到玩家充分肯定。构成模型的5个关键要素是: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学习目标与游戏目标结合;学习单元与游戏故事情节结合;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结合;学习支架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丹 吴建华 何秀玲 李雪
[目的/意义]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与游戏性融合模型,用于指导设计有效的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方法/过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个成功案例,分析融合的关键要素和途径,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教育性与游戏性融合模型。依据此模型设计以10个常用中外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学习内容的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智慧小镇",通过游戏试玩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测试模型。[结果/结论]游戏开发过程顺利,设计的游戏产生了良好的游戏学习效果,给玩家充分的游戏体验,融合效果也得到玩家充分肯定。构成模型的5个关键要素是: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学习目标与游戏目标结合;学习单元与游戏故事情节结合;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结合;学习支架与游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荣根 郭丽莹 黄兆信
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社会存在"社会融合困境",融合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举措。当前,学校融合教育校本课程意识不足、开发能力有限、合作交流缺少、课程资源缺乏等因素制约着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城乡学生的社会融合,学校应树立融合教育理念,确立课程开发的方向;提升课程素养,把握课程开发的关键;构建融合教育活动课程体系,实现从活动走向课程;推进多方深度合作,保障课程开发质量。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融合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鲍国光 俞彩霞
在城市化进程中,妥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是每个城市的重要责任,也是事关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而且,在保证随迁子女有学上的基础上,确保他们能够融入当地学校,幸福成长,是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和合教育"是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生进行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四个"和合教育"模块的设计与组织,总结"和合教育"的实践逻辑,即"尊重—平等—融合"内在机理的形成,并提炼出"和合教育"的实践原则,以实现两类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为同类学校的幸福学校创建提供教育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云
本文通过对美国外来宾夕法尼亚州斯泰特科利奇学区以及收音机公园小学的田野调查,探讨了美国学校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教育在宏观制度与微观实践中的特点及对社会融合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回应本土问题,从比较的角度检讨了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实践中在"社会融合"定义及相关实践逻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新路向。
关键词:
美国教育 社会融入 随迁子女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慈仙
本文选取了杭州等9个属于异地升学政策"率先突破型"的城市,对1350名初二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身份认同和老家身份认同两个维度考察随迁子女在异地升学政策实施背景下的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状况,并且构建了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异地升学政策对随迁子女的城市身份认同、老家身份认同、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城市身份认同对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身份认同对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有负向预测作用;不同的身份认同在异地升学政策与心理融合、文化融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光陆
当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融合存在着诸如"物化观"、"同化观"、"福利观"等主要问题,未能实现实质上的教育公平。解释学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融合就是城乡两类群体的对话,从而实现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具有关系性、平等性、批判反思性、互惠性与情感性等特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教育融合的实现需要学校文化的创设、学校规范的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变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光陆
目前由于缺乏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融合的本体研究,导致诸多学校教育融合的方法相互矛盾,甚至阻碍了真正的融合;解释学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融合是一种对话,其目的在于共同发展,前提在于批判反思,过程需要情感投入;解释学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融合可有效促进融合参与者认知的共同发展、身份与社会关系的重建以及教化的提升。
关键词:
学校教育融合 解释学视角 对话 教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光陆
真正的学校教育融合需要超越"物理性"的融合,走向心理与文化的融合,需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具有复杂的层级体系,既包括对自己社会角色及其归属的认识,又包括对他人的交际方式、生活与学习方式、价值观以及语言等的认识。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需要构建平等的交际环境、发挥"关键他人"的作用和实现城乡文化的对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丹 计莹斐
近几年,上海市实施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集群驱动、教育内涵发展及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确保随迁子女在地理空间、教育空间及社会交往空间的融入,取得了较大成效。未来应着重于支持流动人口边缘化社区,提升随迁子女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并支持引入社会力量,进一步弥合教育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