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8)
2023(9707)
2022(8041)
2021(7291)
2020(5672)
2019(12666)
2018(12585)
2017(22476)
2016(12543)
2015(13917)
2014(14380)
2013(14138)
2012(13634)
2011(12870)
2010(13230)
2009(12345)
2008(12081)
2007(11141)
2006(10337)
2005(9306)
作者
(39281)
(32853)
(32644)
(30954)
(20673)
(15784)
(14740)
(12740)
(12601)
(11883)
(11224)
(11118)
(10926)
(10577)
(10399)
(10026)
(9552)
(9513)
(9510)
(9478)
(8581)
(8234)
(8002)
(7695)
(7582)
(7518)
(7301)
(7228)
(6880)
(6859)
学科
(58442)
经济(58371)
(30145)
(28595)
管理(27906)
地方(21016)
中国(20867)
农业(19325)
(17429)
企业(17429)
业经(16169)
方法(13804)
(12549)
(12512)
(12377)
(11835)
金融(11828)
(11665)
银行(11642)
(11469)
地方经济(10502)
数学(10495)
数学方法(10385)
发展(9899)
(9872)
(9417)
理论(9139)
农业经济(9096)
(8972)
环境(8833)
机构
学院(184443)
大学(178258)
研究(73965)
(71694)
经济(69792)
管理(62140)
中国(56458)
理学(50959)
理学院(50223)
管理学(49272)
管理学院(48904)
科学(45998)
(41043)
(40578)
(38924)
研究所(35060)
(33635)
中心(33391)
(32145)
农业(31026)
(29660)
师范(29305)
业大(28478)
(26567)
北京(26479)
(25979)
(25543)
财经(24831)
师范大学(23187)
科学院(22549)
基金
项目(115837)
科学(89347)
研究(87943)
基金(78953)
(69622)
国家(68896)
科学基金(56767)
社会(54296)
社会科(51016)
社会科学(51010)
(49169)
基金项目(41444)
(40025)
教育(38872)
编号(37132)
自然(33989)
自然科(33063)
自然科学(33053)
(32428)
自然科学基金(32402)
资助(32045)
成果(31354)
课题(27937)
重点(26381)
发展(26187)
(25744)
(23809)
(23455)
(22674)
(22052)
期刊
(99650)
经济(99650)
研究(59153)
中国(48621)
(44375)
学报(31109)
农业(29517)
科学(29370)
教育(26492)
(23398)
大学(23389)
管理(23162)
(22729)
金融(22729)
学学(21961)
业经(20420)
技术(16173)
经济研究(14641)
(13469)
问题(12708)
财经(11635)
(10533)
农业经济(10312)
(10160)
世界(9939)
农村(9747)
(9747)
(9179)
(9096)
资源(9049)
共检索到309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尚正  董义飞  
20世纪90年代,人类迈入了“新经济”时代,其中强调个性需求与发展的体验经济正在崛起。旅游经济是典型的体验经济,体验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体验性的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本文在对西递、宏村游客抽样调查基础上,分析游客对于村落总体印象、活动项目、古建筑、游览氛围等满意度的评价,提出皖南古村落旅游必需依托徽文化,广泛设计体验性产品,努力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丰富游客的学习、审美、娱乐等复合体验,从而打造出与世界文化遗产名号相适应的体验型文化旅游品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明明  
一、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2年11月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针对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提供紧急和长期的保护。至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持续关注。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以及旅游者对于目的地自然文化价值的重视,遗产旅游也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松  张捷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古村落正备受关注,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在对相关部门的访谈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游客量、游客结构以及旅游收入来源等方面对宏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了宏村旅游在外部环境、资源垄断性、旅游经营运行机制等优势,认为宏村旅游目前主要存在环境容量有限、当地居民参与不够、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协调较差、遗产资源面临自然侵蚀和风化威胁、地域文化缺乏深度挖掘五大制约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宏村旅游未来发展的基本对策思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昌雪  
旅游推力—引力因素是研究旅游动机的有效方法。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为案例区,运用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从推力因素和引力因素两个不同的领域分析古村落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潜在特征,确立5个推力因子和4个引力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进一步检验了推力和引力因素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以期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开发、保护和旅游市场拓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佳明  
一直以来,文化遗产与旅游植根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命和功能,服务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服从于不同的政府管理机构,实现着不同的管理目标和任务。这使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伟,戴光全,吴霞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苏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 ,苏州拥有先后两批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项目———拙政园等九处苏州古典园林 ,这使得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又呈现出了特有的规律。本文在分析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节点、通道和域面要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整合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两个途径 :整体整合与核心整合 ,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仕安  杜芳娟  吴克华  刘宇炫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遗产地旅游发展与乡村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探究遗产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及其背后发展变化的机制问题,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运用扎根理论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梳理了遗产地邻近乡村社区参与旅游20余年的发展历程,并通过三级编码构建遗产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影响机制概念模型。[结果]遗产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呈现阶段性,经历了早期的“搭便车”型参与、自发组织型参与到目前的衰退型参与等3个阶段,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呈现脆弱性,在政策和旅游地头衔变动后,社区参与旅游逐步走向衰落;遗产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影响机制包括“遗产制度约束—地方决策失衡—社区响应滞后”3个维度,遗产制度是旅游地属性变动下的外部制度性约束,地方决策是政府治理模式下的管理性失衡,社区响应是群体发展意识与能力欠缺下的内部反应性滞后。[结论]遗产旅游地日渐兴盛之下,边缘型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受不同层级制度约束,地方政府有效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社区居民提升自我能力,促进社区参与可持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雪旺  成升魁  
世界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承担着对公众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本文以Lancaster的特性理论和消费技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旅游消费技术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并以西湖和江郎山为案例地,试图证明游客的旅游消费技术与其体验满意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而将遗产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人民满意三个战略目标统一起来。研究显示,旅游者的知识储备、旅游经历、涉入和认知程度以及解说系统是影响旅游消费技术的重要维度。其中,知识储备是文化遗产审美的基本条件,而旅游经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因"行万里路"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技术,并进而提升其旅游体验满意度,又有可能因"见多识广"而提高旅游者的"挑剔"度,导致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颖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阳殷墟文化遗产景区解说系统现状,并结合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型所关注的六大要素,提出未来安阳殷墟景区应进行科学系统的理念规划和形象设计、解说系统空间布局规划和分级解说服务系统规划,并注重对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利伟  徐红罡  张朝枝  
本研究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武陵源旅游的网络进行构建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武陵源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具备创新特征的网络,而这种具备创新特征的网络的形成对于武陵源旅游的集群化发展和保持持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促进目的地旅游网络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星  张捷  张宏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情境下的主客交往方式愈发多元和复杂。现阶段旅游地主客交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当地居民,而从游客视角深入研究旅游动机、主客交往意愿和旅游体验的相互影响机制较少。本文选取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为案例地,以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主客交往意愿角度切入,构建了观光型旅游地游客视角的MCE(动机—交往意愿—体验质量)模型,并运用多群组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恒等性检验。结果表明:(1)三清山游客的旅游动机可以划分为体验生活、刺激/冒险、放松/逃避和社交/求知4种类型,主客交往意愿则划分为适度交往和密切交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霄泉  
世界遗产是北京建设世界旅游城市重要的资源基础,而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很大程度决定于游客决策。尽管我国在游客决策相关领域已有一定研究成果,但是针对世界遗产地游客决策行为的研究仍然十分欠缺。本文以北京世界遗产地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二项Logit模型,分析探讨了游客选择的模式差异以及景点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①认知("是否为世界遗产"和"是否为北京代表性景点")影响与景点知名度成反比,北京6个世界遗产地总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故宫主要受游客特征和旅游形式的影响,颐和园、长城、天坛同时受到认知和旅游形式的影响,十三陵和周口店仅受到游客认知特征的影响;②近距离负面影响游客对高知名度景点的选择,而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小荣  孟川瑾  罗文斌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一个世界遗产类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数(WTSI)模型,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由景区形象、顾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格、游客满意、游客信任和游客忠诚等变量构建的世界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数(WTSI)模型基本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