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
2023(1035)
2022(920)
2021(845)
2020(766)
2019(1770)
2018(1757)
2017(3164)
2016(1841)
2015(2168)
2014(2125)
2013(2232)
2012(2201)
2011(1796)
2010(1751)
2009(1657)
2008(1634)
2007(1380)
2006(1214)
2005(1162)
作者
(4633)
(3779)
(3765)
(3465)
(2830)
(1901)
(1861)
(1532)
(1451)
(1435)
(1364)
(1300)
(1292)
(1258)
(1160)
(1155)
(1152)
(1091)
(1085)
(1046)
(997)
(937)
(923)
(886)
(870)
(867)
(854)
(811)
(778)
(775)
学科
(5696)
经济(5687)
(3955)
企业(3955)
文化(3711)
(3562)
地方(2800)
管理(2675)
方法(2417)
业经(2317)
理论(2271)
中国(2195)
教育(2074)
(1994)
市场(1989)
产业(1985)
(1853)
文化产业(1772)
文化市场(1772)
经济理论(1511)
(1463)
企业经济(1428)
研究(1314)
政治(1268)
思想(1232)
农业(1229)
事业(1225)
思想政治(1190)
政治教育(1190)
治教(1190)
机构
学院(23409)
大学(23090)
研究(7738)
管理(7644)
(7507)
理学(6234)
理学院(6079)
管理学(5929)
(5907)
管理学院(5857)
经济(5685)
中国(5531)
(5029)
师范(5006)
(4948)
科学(4933)
(4798)
师范大学(3952)
中心(3900)
(3739)
研究所(3321)
(3306)
(3043)
北京(3029)
技术(2925)
教育(2916)
(2854)
职业(2608)
业大(2602)
(2560)
基金
项目(14763)
研究(11923)
科学(11391)
基金(9781)
(8180)
国家(7972)
社会(7261)
社会科(6754)
社会科学(6752)
科学基金(6722)
(6519)
编号(5579)
教育(5510)
成果(5371)
(5239)
基金项目(5233)
自然(4016)
课题(3969)
自然科(3919)
自然科学(3917)
自然科学基金(3848)
资助(3721)
(3563)
项目编号(3543)
(3333)
文化(3306)
重点(3300)
规划(3230)
(3094)
(2991)
期刊
(9454)
经济(9454)
研究(7703)
中国(6360)
教育(5482)
学报(4479)
科学(3632)
管理(3327)
大学(3291)
(3199)
图书(3126)
学学(2903)
(2743)
书馆(2576)
图书馆(2576)
(2133)
金融(2133)
农业(2073)
(1926)
技术(1683)
(1656)
(1628)
论坛(1628)
业经(1620)
社会(1528)
(1482)
财经(1414)
社会科(1302)
社会科学(1302)
职业(1270)
共检索到39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军红  
从明清的社会状况来看,温州社会的宗族制度依然是社会最基层、最牢固的组织形态。在温州竹枝词人生礼俗中,可以看到宗族文化渗透于人们冠昏丧祭的各个重要阶段及重要环节,宗族关系在许多关键时候决定着个人、家族的走向,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行道德教化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雪玲  
徽州学研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研究成果很多,陈瑞新著《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具有创新性的新成果。作者在研究明清徽州宗族社会史采取了一些新的视野。首先作者利用控制论的理论,对徽州社会控制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整体研究,是很有创意的研究方法,这是宗族制研究的一个新尝试。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瑞  
明清时期,在人口规模较大、内部事务繁杂的徽州宗族中,除设立族长等管理、处置族务外,往往还根据实际需要在族内设置各类名目的执事人员,由他们协助处理宗族内部一些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事务。这些执事人员的称谓及其所发挥的职能与宗族祠堂关系较为密切,这与祠堂在明清徽州宗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关。在明清徽州同一宗族内部,不同名目的执事人员在族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协同发挥作用,相互之间进行着必要的分工、协调与配合。在族务管理过程中,执事人员要受到族长等宗族首领以及宗族法的制约。执事人员多实行任期制,在任期间,若有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等行为,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执事人员是明清徽州宗族族务管理运作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在族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琦  周黎安  刘蓝予  
明清商帮的兴起是16世纪以来中国商业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但目前学界对于明清商帮兴起的定量研究仍是空白。本文首次构建了1368—1840年间明清商帮县级层面的截面数据,考察了地方宗族、科举及宗族竞争对于明清商帮兴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密度、人均田赋、盗乱、交通及其他相关变量后,地方宗族的发达程度对明清商帮的兴起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当地的科举文化倾向于削弱宗族的正效应。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地方宗族之间的竞争也对明清商帮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丁明秀  
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恪守孝道、尊卑有序、祖先崇拜、丧事重哀等具有浓厚儒家礼仪特点的朝鲜族丧葬礼仪文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松柏  
通过对陕西关中解放前、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期丧葬礼俗的葬前礼俗、葬礼、葬后服丧之礼的简要描述 ,探讨了丧葬礼俗的沿革及规律。同时通过对陕西关中传统丧葬礼俗细节的考察 ,阐述了这种丧葬礼俗的文化特征及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萍  
文章对现代宗族问题进行了综述,认为当代宗族的复兴与重建研究是学术界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一组命题的继续追问与深入探讨。对传统和现代之间大关系进行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主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肖晓  
作为畲族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俗文书较能体现出其畲族特色。本文试图对已收集到的畲族文书进行梳理,并初步分析其特点。通过展示其民族性与基层性,以期通过非汉化视角对畲族乡村乃至基层社会作一些思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新福  
近代以来,面对外战屡败、外辱接踵之局,清廷或外派使臣出使欧美,或遴选学生留洋海外,以引入西方格致之学,实现强国富民之目标。这些外出人员将所到国见闻以文字形式记录反馈本土,形成颇具规模的出使日记和留学游记。其中利用古典诗词尤其是竹枝词形式书写异国亦较常见,如《伦敦竹枝词》《柏林竹枝词》《东京竹枝词》等,并受传统诗歌研究和比较文学跨文化形象学研究所重。但由于这些竹枝词散见于各类庞杂文献里,搜罗整理殊为不易,因此还有很多描写海外见闻的竹枝词未得到有效爬梳,如陈寿彭《欧陆纪游》中37首“巴黎竹枝词”就未有辑论,其详实描写了巴黎市井生活和民族习俗,或真实记录,或想象加工,不啻是国人认识外部世界、异国文化的有效桥梁,值得认识梳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文超   朱丽琴   梁平汉  
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商业纠纷会破坏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加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交易成本。现有研究大多从正式制度的视角探讨商业纠纷治理路径,忽视了宗族文化塑造的非正式制度在商业纠纷治理中的作用。本文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2005年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传统宗族文化化解商业纠纷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能够显著减少企业面临的商业纠纷,从而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机制检验表明,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可以降低企业履约环境的不确定性,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分享,从而帮助企业在纠纷中获得更好的司法保护。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斌  
明清以降,清水江流域的土司宗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清水江流域锦屏亮司留存的碑刻和多次编修的龙氏族谱均显示,龙氏家族在迁移与定居亮司的过程中,通过祠堂修建、族谱编修逐渐开始其宗族化运动。通过对这一宗族建构过程的细节分析发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主要基于地方宗族自身的努力,这一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清水江流域宗族建构的类型,也显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建构历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成春到  
新加坡人非常守时。凡与其有约会,一定要事先通知,且准时到达。该国人办事讲究实际、效率,不拖泥带水,人情味较浓。由于新加坡受英国影响甚深,很多大学毕业生在留学英国之后,才回国服务,故十分西化。新加坡除了华人占多数外,还有马来西亚人和印度人,以及很多派驻新加坡的世界各国人士,他们均保留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握手是一般的见面礼节,对东方人则应在握手之外再稍微向前弯腰以示尊重。如应邀到新加坡人的家庭中作客,带一盒巧克力或一束鲜花前往,是基本的礼节,但不必指名送给女主人,或许家中有长者在,应敬老尊贤。对新加坡的华人,中国人的礼节则仍然适用,不需再画蛇添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色音  
受萨满教的影响,蒙韩两个民族的产育礼俗在育儿观念、生育制度、生养习俗方面表现出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从求子习俗、接生习俗、生育禁忌、命名习俗、沐浴礼俗、剃头礼俗、试儿习俗等6方面对蒙韩两个民族的产育礼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人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深入了解东北亚各民族习俗的异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华  
长期形成的地方习俗成就了当代温州人创造的经济奇迹,今天温州发展的瓶颈也恰恰来自于此,突破瓶颈必然要经历一个转变的过程,而实现习俗转型并不单是温州人面临的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越  翁若宇  纪翔阁  戴亦一  
"亲属抱团"的家族化治理模式在中国家族企业中广泛存在,这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宗族观念下的文化现象。本文利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籍贯地族谱数据,考察宗族文化对家族化治理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宗族观念越强,其亲属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越高,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后依然稳健;并且证实,宗族文化内含的亲属间信任及团结互惠是两条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宗族观念越强,亲属参与的差序格局愈明显;此外,宗族文化的影响在宗族影响力越大、外部监管环境越差时更突出,当实际控制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拥有海外经历时则被削弱。最后本文发现,在宗族文化的影响下,亲属参与对股东与管理层间代理成本的缓解作用得到加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成长性和市场表现。本研究为理解在正式制度有待完善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增长奇迹提供了来自传统文化视角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