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6)
- 2023(13744)
- 2022(11763)
- 2021(11078)
- 2020(9332)
- 2019(21079)
- 2018(21219)
- 2017(40449)
- 2016(22072)
- 2015(24752)
- 2014(24166)
- 2013(23752)
- 2012(21696)
- 2011(19347)
- 2010(19295)
- 2009(17612)
- 2008(16740)
- 2007(14589)
- 2006(12667)
- 2005(10839)
- 学科
- 济(87146)
- 经济(87062)
- 管理(67384)
- 业(65478)
- 企(56232)
- 企业(56232)
- 方法(42186)
- 数学(36584)
- 数学方法(36022)
- 中国(22723)
- 技术(22598)
- 农(22030)
- 业经(20425)
- 财(19830)
- 学(18415)
- 地方(18041)
- 理论(16040)
- 农业(15181)
- 贸(14482)
- 贸易(14473)
- 制(14314)
- 技术管理(14096)
- 易(14028)
- 和(13818)
- 环境(13335)
- 划(12755)
- 务(12686)
- 财务(12613)
- 财务管理(12594)
- 银(12411)
- 机构
- 大学(301598)
- 学院(301517)
- 管理(125137)
- 济(116894)
- 经济(114336)
- 理学(109318)
- 理学院(108140)
- 管理学(106049)
- 管理学院(105495)
- 研究(97573)
- 中国(70858)
- 京(63989)
- 科学(61751)
- 财(51092)
- 所(47874)
- 农(45845)
- 业大(45578)
- 中心(44369)
- 研究所(43825)
- 江(43637)
- 财经(41286)
- 北京(40248)
- 范(39985)
- 师范(39634)
- 州(38222)
- 经(37577)
- 院(35971)
- 农业(35672)
- 技术(34087)
- 经济学(33982)
- 基金
- 项目(213568)
- 科学(169031)
- 研究(156986)
- 基金(154331)
- 家(134240)
- 国家(133116)
- 科学基金(115622)
- 社会(98016)
- 社会科(92931)
- 社会科学(92905)
- 省(85350)
- 基金项目(82123)
- 自然(75897)
- 自然科(74223)
- 自然科学(74209)
- 自然科学基金(72851)
- 教育(72700)
- 划(71049)
- 编号(63902)
- 资助(63191)
- 成果(50804)
- 创(48662)
- 重点(47538)
- 部(46232)
- 发(45451)
- 创新(44644)
- 课题(44270)
- 科研(40365)
- 大学(39831)
- 教育部(39830)
- 期刊
- 济(123944)
- 经济(123944)
- 研究(86453)
- 中国(59017)
- 管理(47538)
- 学报(46431)
- 科学(43642)
- 农(40884)
- 教育(38637)
- 财(37301)
- 大学(35190)
- 学学(32960)
- 技术(30459)
- 农业(29124)
- 融(22852)
- 金融(22852)
- 业经(20839)
- 经济研究(19946)
- 财经(19131)
- 科技(18024)
- 图书(17026)
- 技术经济(16960)
- 经(16234)
- 业(15845)
- 问题(15445)
- 理论(14633)
- 实践(13605)
- 践(13605)
- 现代(13604)
- 统计(13506)
共检索到433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晟 陈松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表现举世瞩目,温州的民营企业依赖渐进型创新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取得了较大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渐进型创新机会被逐渐耗尽,温州经济面临从依赖渐进型创新到依赖突破型创新的转型问题。文章以温州为例,分析了高度分工的企业集群生产模式和地方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对技术创新转型的影响。
关键词:
温州模式 渐进型创新 突破型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玉花 简泽
利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文提出并检验了一个独特的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市场与企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创新模式:在市场稳定时期,企业利用和改进现有的技术范式,连续的渐进式创新成为技术进步的源泉,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在技术上的路径依赖;在市场不稳定时期,企业间的矛盾和动态竞争破坏了现有的技术范式,造成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而推动了企业不连续的颠覆式创新和技术范式的革命。因此,技术进步是在这两种创新模式的循环交替中实现的,而市场不稳定时期的矛盾与创造性破坏的动态竞争是企业从路径依赖的渐进式创新向颠覆式创新转变的关键驱动力量。这个理论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熊彼特理论在分析创新问题时的局限,进而提供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一般性的马克思主义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兰剑
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是依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连续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延伸。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是从对原有的市场是否产生威胁和替代角度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
渐进性 突破性 破坏性 创新 述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山 余泳泽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研究了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经济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从供需两侧验证了数字经济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即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提高专利回报率来实现。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和企业创新方面的文献,对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玲 郑雁玲 田宇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展开理论分析,并选取我国珠三角地区214家新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学习导向指导下双元创新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绩效、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均对新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导向对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不显著,双元创新平衡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妹 高山行
文章探讨了环境不确定的三个维度(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分别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通过对404家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的三个维度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影响不尽相同,其中需求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技术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负相关,与突破式创新正相关;竞争强度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雨稀 杨蓉 Mohammad Heydari
企业突破式创新是决定企业能否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价值链提升的关键。基于双元创新理论,利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分析数字金融究竟是促进了企业突破式创新还是渐进式创新。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既有利于企业渐进式创新,又有利于企业突破式创新,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影响在企业创新需求较大时,即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实现企业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突破式创新可以提升企业价值,而渐进式创新则会损害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数字金融对企业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而且对引导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企业价值链提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元
从技术创新到资源创新周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新生产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用“从技术创新到资源创新”来概括。无论怎样定义新生产力的内涵,但其核心必须是技术创新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因为脱离了技术创新,不可能形成任何实际意义上的生产力。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伟 李爱梅 李纯青
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吸引消费者参与合作创新是困扰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的心理动机、个体因素以及平台支持因素上,缺乏对产品创新性质和程度的考虑。论文研究了消费者感知产品创新(突破式创新vs.渐进式创新)对消费者合作创新意愿的影响及其心理作用机制。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论文发现:相比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能够明显激发出更高的消费者合作创新意愿;消费者钦佩感在消费者感知产品创新对消费者合作创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而消费者成就需要对消费者钦佩感的以上中介作用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论文揭示了突破式创新(相比渐进式创新)提升消费者合作创新意愿的具体情绪作用机制,并将消费者成就需要作为个体因素引入了消费者合作创新领域。论文可以为企业通过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激励策略、制定情绪刺激目标以及找准目标人群从而高效地吸引消费者参与合作创新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企业的知识搜寻方式对其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而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知识冗余程度则对以上关系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本文以知识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28家制造类企业为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跨界知识搜寻和本地知识搜寻影响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选择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对以上显著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跨界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与知识冗余的交互不利于促进企业渐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万鹏宇 王弘钰 汲海锋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对于企业发展乃至民族产业在国际中的位置保持、产业链升级至关重要,而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影响高科技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关键问题,并以29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质量对于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其可通过搭建知识场活性平台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嵌入对知识场活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起倒U型调节作用。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应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激活智库知识场并拓宽关系资本的获取渠道,以更好实现突破式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军
本文研究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过程的“钝化”现象及其成因,认为现代民营企业要突 破“钝化”,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或管理创新,必须依靠各种创新的整 合作用,特别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效整合,必须以技术创新迎接来自企业外部的压力 ,而以管理创新协调企业内部的矛盾,形成对外张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钝化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