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3)
- 2023(9139)
- 2022(7302)
- 2021(6878)
- 2020(5737)
- 2019(13240)
- 2018(13526)
- 2017(25909)
- 2016(14289)
- 2015(15944)
- 2014(16017)
- 2013(15810)
- 2012(14691)
- 2011(12737)
- 2010(13419)
- 2009(13045)
- 2008(13464)
- 2007(11894)
- 2006(11124)
- 2005(10566)
- 学科
- 业(73631)
- 企(68736)
- 企业(68736)
- 济(64445)
- 经济(64350)
- 管理(57678)
- 业经(26276)
- 方法(25458)
- 财(24946)
- 农(23496)
- 制(19382)
- 务(18171)
- 财务(18165)
- 财务管理(18147)
- 数学(18100)
- 数学方法(18023)
- 中国(17807)
- 企业财务(17140)
- 农业(16645)
- 技术(15815)
- 体(14840)
- 策(14029)
- 体制(13090)
- 划(12971)
- 和(12779)
- 理论(12731)
- 企业经济(12161)
- 地方(11514)
- 银(11246)
- 银行(11244)
- 机构
- 学院(207238)
- 大学(199986)
- 济(91296)
- 经济(89647)
- 管理(83916)
- 理学(70295)
- 理学院(69657)
- 管理学(69052)
- 管理学院(68651)
- 研究(64491)
- 中国(55412)
- 财(48392)
- 京(43034)
- 江(40001)
- 财经(36471)
- 科学(34386)
- 经(32803)
- 所(31821)
- 农(31354)
- 中心(29415)
- 研究所(27754)
- 州(27225)
- 经济学(26891)
- 北京(26790)
- 财经大学(26477)
- 业大(25662)
- 商学(24710)
- 商学院(24520)
- 经济学院(24347)
- 范(24246)
- 基金
- 项目(120374)
- 研究(96163)
- 科学(96073)
- 基金(85766)
- 家(71421)
- 国家(70644)
- 科学基金(62598)
- 社会(61566)
- 社会科(58263)
- 社会科学(58248)
- 省(49941)
- 基金项目(45289)
- 教育(44327)
- 编号(40503)
- 划(38651)
- 自然(37376)
- 自然科(36416)
- 自然科学(36405)
- 自然科学基金(35834)
- 资助(34179)
- 成果(32777)
- 业(30979)
- 创(28807)
- 课题(28252)
- 部(27474)
- 发(26882)
- 重点(26808)
- 制(26405)
- 创新(25912)
- 性(25692)
- 期刊
- 济(114311)
- 经济(114311)
- 研究(68350)
- 中国(44305)
- 财(41300)
- 管理(38403)
- 农(29688)
- 融(25194)
- 金融(25194)
- 教育(24708)
- 科学(22944)
- 技术(22056)
- 业经(21818)
- 学报(21070)
- 农业(20130)
- 财经(18975)
- 大学(17566)
- 经济研究(17257)
- 经(16405)
- 学学(16334)
- 问题(15220)
- 业(12843)
- 技术经济(12818)
- 贸(12214)
- 现代(11868)
- 商业(11686)
- 财会(11263)
- 经济管理(11034)
- 会计(10230)
- 国际(10215)
共检索到335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菁
浙江国有经济的比重在全国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之列。改革开放以后,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比重更是不断下降。进入“十五”时期趋于稳定,维持在稍高于20%的水平。目前呈现出比重低、总量大,布局与结构合理,效益良好和增量活跃等特点。浙江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国有经济小省跃变成为现在的国有经济大省,总量和运营效率、效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这个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最发达的省份里,如此局面对国企改革是有启示意义的。
关键词:
浙江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比重 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在江西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应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重组整合、加快国有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证券化、推动监管方式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和实现国有企业"去行政化"四个重点方向,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并举,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建立健全改革成本筹措分担机制和企业社会责任约束制度,努力打造国有经济升级版。
关键词:
江西 国有企业改革 现实困境 路径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保利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确定,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开始的试点到普遍实施,至今有近20年的历程。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发展壮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正确的选择。未来的改革,仍然是继续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畴镛 胡宝清 石洪斌
随着浙江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战略性改组的实施,原定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完成。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要转向真正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建立国有资本的有效运作机制,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要达到这一目标,改革还任重道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明确下一阶段的行动措施,对进一步深化浙江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战略性改组,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经济调整 战略改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海波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每个阶段的改革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总之,直到今天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国企改革并没有真正、完全到位。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 市场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琼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速建
中国国有企业3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10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组为特征的改革阶段(1993年11月至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与采取"尊重事实、允许试错"的基本改革方法、选择"渐进式"的基本改革路径、采用"自适应"的基本改革机制密不可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段昌荣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现代公司制为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规范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一系列现代管理制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茹 沈康明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国有建筑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改革发展创新思路的案例剖析,从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出发,提出了浙江省大型国有建筑企业集团深化产权改革、提升发展品质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发展品质 企业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翟林瑜
与我国15年来经济改革的成果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进展缓慢。面对这种状况,人们普通认识到了既有的改革措施(如经营承包制)的局限性,在股份制的导入上取得了共识。然而,不可否认,在关于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革方面还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其中有的人认为,解决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问题的一个可行之路是彻底实行国家所有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给企业自主经营权。这一认识的问题在于它仅仅把眼光放到了放权让利的激励效果,而忽视了现行国有财产管理制度固有的制度缺陷。也就是说,这种看法只看到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两权分离的表象效果,而没有注意到导致这一效果的必要条件和深层原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玉仙 张跃胜 袁晓玲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保持国有企业改革性质和方向的根本依据。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上,改革的目标是在公平正义原则基础上,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这是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指向。坚持国有资产在价值形态的全民所有和使用价值形态上的市场化经营,这既是生产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遵循。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重视政府制度顶层设计,有效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香兰 周自宸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周香兰周自宸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必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关系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功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荣霖
国有企业改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延续和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要求,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成分的关系,即消费者、企业、政府的关系。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其中产权是前提,组织是保证,管理是基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