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
- 2023(1675)
- 2022(1270)
- 2021(1319)
- 2020(1156)
- 2019(2492)
- 2018(2657)
- 2017(4135)
- 2016(2732)
- 2015(3374)
- 2014(3342)
- 2013(2713)
- 2012(2509)
- 2011(2252)
- 2010(2330)
- 2009(2067)
- 2008(2166)
- 2007(2115)
- 2006(1809)
- 2005(1670)
- 学科
- 管理(6855)
- 济(6433)
- 经济(6430)
- 教育(4466)
- 中国(3132)
- 工作(3050)
- 学校(2635)
- 研究(2546)
- 业(2512)
- 教学(2502)
- 理论(2453)
- 思想(2376)
- 政治(2309)
- 思想政治(2234)
- 政治教育(2234)
- 治教(2234)
- 德育(2224)
- 企(1941)
- 企业(1941)
- 学(1924)
- 方法(1844)
- 和(1635)
- 学法(1526)
- 教学法(1526)
- 数学(1484)
- 数学方法(1463)
- 图书(1411)
- 组织(1359)
- 科学(1356)
- 及其(1282)
- 机构
- 大学(35408)
- 学院(31048)
- 研究(10910)
- 济(9660)
- 经济(9322)
- 管理(8849)
- 京(7731)
- 中国(7581)
- 理学(7141)
- 范(7132)
- 师范(7102)
- 理学院(7035)
- 管理学(6734)
- 管理学院(6678)
- 科学(6418)
- 教育(5578)
- 财(5418)
- 江(5371)
- 师范大学(5304)
- 图书(5201)
- 书馆(5102)
- 图书馆(5102)
- 所(5072)
- 北京(5056)
- 中心(4714)
- 研究所(4550)
- 州(4486)
- 业大(4276)
- 院(4010)
- 财经(3781)
共检索到55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洪堡于19世纪初确立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他认为科研是最好的教学;两个世纪后,博耶提出四种学术类型,将教学纳入科研的范畴。这种观点的变化,是高等教育与科研本身的性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反映。当前,有必要确立高校“科研的教育性原则”,并以此作为高校科研的道德底线。
关键词:
洪堡 博耶 学术 教学 科研 教育性原则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乐
在系谱学的视角下,本文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重构了"洪堡的大学观念"这一特定研究母题在德语学术语境中的话语建构过程。作为拥有强大学术生产力的论题,它诞生于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有关"洪堡教育观念"的诠释学研究,形塑于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论争之中,并为当代的"洪堡神话"系列研究所质疑和批判。借由对其话语形式和知识秩序流变与特征的细致分析,本文尝试以呈现一部有关洪堡的"神圣观念演化史"的方式,从史学史的维度批判一种具有元史学特征和超历史意义、作为"绝对知识"的"洪堡大学观念",继而使洪堡教育思想在新视角和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关于所谓"洪堡神话"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理解和分析洪堡的大学理念的现实影响,从更宏观的层次看,这是涉及如何理解观念与制度和行为的关系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洪堡神话"的基本观点,尝试分析洪堡的大学理念对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提出了理解观念与现实关系的"复印机"思维和"扳道工"思维,认为应当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洪堡大学理念的实际影响。
关键词:
洪堡 洪堡神话 德国大学理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世岳 蒋凯
自2005年起,德国开始施行大学重点资助政策"卓越计划",体现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竞争导向。为提升与"卓越计划"的契合度,洪堡大学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包括校长由学术精英向政治精英转变,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强联系,提升院长和系主任的实际权力,与大学外的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独立的综合研究院等。洪堡大学的改革案例表明",卓越计划"实施后,德国大学内部竞争加剧,大学科层治理被强化,以教授为核心的大学自治特征正在逐步减弱。
关键词:
德国 洪堡大学 大学治理改革 卓越计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世岳 陈洪捷
洪堡希望通过"全面教育"培养普鲁士国家的完善公民,为未知领域做准备,保留人类从未挖掘过的能力。"全面教育"分阶段展开,在小学学习常识,在中学"学会学习",在大学达成"教育与科研的统一"。"全面教育"遵从理性主义知识观,培养人们将一般用于特殊的能力。然而,"全面教育"理念隐含的内部矛盾使得这一乌托邦性质的思想难以实现。通识教育思想继承了"全面教育"理念,而怎样调节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中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间的矛盾,则是"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共同面对的基本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洪堡是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认为 ,大学是学者的社团 ,是高等学术机构 ,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大学具有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双重职能 ,人才培养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完人” ,而大学要培养完人 ,就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重视普通教育 ,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
关键词:
大学 完人 科学研究 学术自由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谷菲菲
威廉·冯·洪堡深受启蒙思想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其担任普鲁士的教育大臣,推行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由科学达至修养",将科学与修养作为大学的职能。他认为,大学中科学与修养二者都是大学的目的而非手段,他们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科学因其自身独立的价值而在大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科学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天然适于修养的进行,真正的人才培养只有在发展动态意义上的科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又因为在大学中追求科学研究,探究科学的广博,最终是为了实现个体的精神和道德修养,所以,修养的职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科学的职能则是大学的次要职能。科学与修养的实现都要依靠受教育者个体的内在力量才能完成。洪堡关于大学职能的...
关键词:
大学职能 科学 修养 个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琳
柏林大学200年校庆引发了一场关于洪堡大学模式之现实意义的激烈争论;而作为洪堡模式经典代表的德国大学,在当下也正在经历规模、结构和功能的变迁,其发展目标以及大学科研定位等都面临挑战和改革。对洪堡模式的现实意义以及研究型大学的未来发展,有必要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思考。
关键词:
洪堡模式 德国大学改革 研究型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战杰
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德国柏林大学创办者,著名教育改革家。他最早领导了对德国古典教育的全面改革,他所创建的柏林大学,开启了德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向。他被誉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影响了世界高校改革的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德国克洛克纳·洪堡·道依茨(Kloeckner-Humboldt-Deutz AG,简称KHD)股份公司是一家具有125年以上历史的集团公司。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扬
本文比较了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和德国教育家洪堡的“完人”教育思想的异同,认为“完人”教育思想具有价值永恒性,它的某些方面可以为我们所借签,并可丰富我们的素质教育理论。
关键词:
“完人” 小原国芳 洪堡 教育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红燕
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解析了洪堡重要的两部早期作品:《比较人类学论纲》与《巴斯克人》。前者从经验方法论维度指出,和谐完整的人具体表现为个体性格的全面发展,对经验世界的形态学和发生学考察为理解个体性格与性格变化提供了方法途径;后者通过对巴斯克民族的田野观察,说明了自由在保障个体及民族性格差异性与多样性中的重要性。研究指出洪堡教育思想的构建不仅基于抽象概念,也源于其对经验生活世界的探究,揭示洪堡思想中的经验性层面,将有助于我们更系统而全面地理解洪堡的教育理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罗燕
洪堡一生在教育上来去匆匆,在思想上不够高深,在官职上不够显赫,但却创造了柏林大学,成为德意志古典大学的代名词。其原因在于在洪堡之前哈勒和哥廷根的大学制度创新已经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从康德到施莱尔马赫的德意志思想家已经对大学理念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探讨,而洪堡则以独特的教育经验和个性,熔此前的实践和理念为一炉,把大学的理想落实到普鲁士的现实上。洪堡和德意志大学改革的方式是最值得今天中国借鉴的。
关键词:
洪堡 柏林大学 大学制度 大学理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迈进 肖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德国的高等教育质量逐步下降。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其实要追溯到中等教育阶段,因此德国开始更多地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柏林洪堡大学主动创新,构建了以"与所在地中学合作"、"Abitur成绩转化为大学成绩"、"特别成绩"、"专业选择指导"为主的多学科、全过程、全方位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
关键词:
德国 高中 大学 教育衔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丽华
本文以二战结束后联邦德国60年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作为观察点,试图把握洪堡大学理想在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作用与命运,从而解析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关键词:
洪堡 德国 高等教育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