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1)
- 2023(7068)
- 2022(5736)
- 2021(5322)
- 2020(4289)
- 2019(9795)
- 2018(9550)
- 2017(18061)
- 2016(9264)
- 2015(10734)
- 2014(10554)
- 2013(10906)
- 2012(10697)
- 2011(9977)
- 2010(9919)
- 2009(9485)
- 2008(9044)
- 2007(7876)
- 2006(7397)
- 2005(7034)
- 学科
- 济(68677)
- 经济(68634)
- 管理(22494)
- 方法(22262)
- 数学(20416)
- 数学方法(20353)
- 业(19075)
- 中国(17731)
- 地方(15980)
- 学(13077)
- 企(12888)
- 企业(12888)
- 地方经济(12249)
- 农(12162)
- 贸(11550)
- 贸易(11541)
- 易(11241)
- 业经(10417)
- 财(9497)
- 制(8933)
- 环境(8888)
- 农业(8471)
- 融(8430)
- 金融(8430)
- 发(8103)
- 银(7847)
- 银行(7835)
- 关系(7830)
- 行(7681)
- 经济学(7441)
- 机构
- 大学(151056)
- 学院(146885)
- 济(83418)
- 经济(82341)
- 研究(61937)
- 管理(51512)
- 中国(47792)
- 理学(43331)
- 理学院(42790)
- 管理学(42389)
- 管理学院(42088)
- 财(34837)
- 科学(32336)
- 京(32172)
- 所(31113)
- 经济学(29386)
- 研究所(28075)
- 财经(27818)
- 经济学院(26279)
- 中心(25584)
- 经(25571)
- 院(21523)
- 北京(21309)
- 财经大学(20691)
- 江(20344)
- 农(20289)
- 科学院(19332)
- 范(19058)
- 师范(18932)
- 社会(17956)
- 基金
- 项目(90832)
- 科学(72813)
- 基金(69904)
- 研究(67636)
- 家(60897)
- 国家(60506)
- 科学基金(50951)
- 社会(48682)
- 社会科(46401)
- 社会科学(46393)
- 基金项目(35102)
- 省(30386)
- 教育(29527)
- 资助(29451)
- 自然(28814)
- 自然科(28138)
- 自然科学(28130)
- 自然科学基金(27681)
- 划(26389)
- 编号(23756)
- 国家社会(22663)
- 部(22483)
- 中国(22287)
- 发(21540)
- 重点(20927)
- 成果(20432)
- 教育部(19813)
- 济(19190)
- 经济(19033)
- 发展(18566)
共检索到238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立君
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热议的话题。法经济学的斯密定理、科斯定理和霍布斯定理表明,自由交易是影响个人福利并且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要保证自由交易,人们必须界定好产权,并在自由交易不能达成时通过法律制度安排保证交易的进行。中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恰恰在于政府做好了两件事情:第一,逐步界定和保护了产权;第二,通过法律促进了自由交易。
关键词:
法经济学 产权界定 自由交易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宪春
经济学家麦迪森看中国经济增长□许宪春[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未来的问题][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副司长。北京,100826]安格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是荷兰格林根大学教授,OECD高级顾问。他曾长期在OECD任高级职位,是...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未来的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建 宁静波
法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法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现代法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法经济学的概念引入中国,此后法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引入与兴起、兴盛与本土化两大阶段。法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法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的推动,在不同阶段,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对法经济学有着不同的态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对本土化议题的共同关注下,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对本土化问题的实证分析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并正在逐步走向分析范式的本土化。中国法经济学在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对法经济学整个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将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法经济学 本土化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立君
“法经济学”迄今并没有一个大家一致认可的、标准的定义。法经济学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区分。广义地理解法经济学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同时也拓展了法律与经济这个主题所涵盖的范围。法经济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进入90年代后则鲜有突破,所以,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前法经济学面临的最主要的理论问题。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加入到法经济学的研究中来。法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与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有关。
关键词:
法经济学 现状 未来 应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道格拉斯·G.贝尔德 吴晓露
回顾历史,法经济学的许多研究都可追溯至芝加哥大学,尤其是阿伦·达雷克特(Aaron Di-rector)和爱德华·莱维(Edward Levi)当年令人称道的合作。阿伦·迪雷达克托和爱德华·莱维共同开设了反托拉斯课程,试图将传统的法律研究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开启了法经济学研究之先河。本文是五位著名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爱泼斯坦、贝克尔、米勒、科斯、波斯纳关于法经济学的讨论。
关键词:
法律 经济学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通过运用世界银行公布的国民收入核算数据,对15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规模、人均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趋势,以及这种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虽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正在失去原有的一些后发优势,但新优势正在被培育和发展起来,中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前景最好的国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际比较 主要经济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经济学中的“新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的“新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专门研究经济学中最难以理解,但又是极其重要的课题──增长的根本原因。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仅仅由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组成。但岁默认为,在信息时代,科技也是组成生产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增刚 史宇鹏
由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编辑部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11年度(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于2011年6月18日―19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举行。来自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大学等大陆和台湾地区近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学术论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政治基础是M型的层级制;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社会基础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与关系型的社会特征;中国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是"企业利润追求"与"地方政府官员GDP晋升锦标赛"两者高度契合的"官企一心搞经济"。然而,也正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三个要点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增长代价"——贫富分化。这种分化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差异,还表现在发展机会的严重不平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潘鸿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陈志 金碚
本文主要对"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及矿产资源的供求特点,从长期而言价格机制会调节实现矿产品供求平衡;但由于矿产资源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供需才能平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较大损失,从而造成了"资源"约束经济增长。
关键词:
资源约束 经济增长 矿产资源 价格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卫兴华一、中国经济的落后与跨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处于领先地位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和火器、建筑等行业的成就,都曾为世界各国望尘莫及。中国有过灿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晋
波斯纳是法经济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论体系完整翔实、博大精深,同时身体力行,将理论大量运用于其司法实践,实证研究涵盖了美国社会和法律行为的各个领域,拓展"市场"概念,基于经济学假定、依据效率原则,用经济学(以制度主义为主)模型及成本-效益分析来验证人的行为与法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法律活动。本文从侵权、财产、交易、契约、监管等方面试析波斯纳"法经济学运动"的理论框架和学术渊源与传承,及其与制度经济学其他相关理论的联系,并希望找到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法制基础。
关键词:
波斯纳 法经济学 经济增长 法制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