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4)
- 2023(5922)
- 2022(5059)
- 2021(4705)
- 2020(3750)
- 2019(8174)
- 2018(8071)
- 2017(15650)
- 2016(8110)
- 2015(8697)
- 2014(7960)
- 2013(7566)
- 2012(6624)
- 2011(5854)
- 2010(5710)
- 2009(5574)
- 2008(4908)
- 2007(4060)
- 2006(3407)
- 2005(2872)
- 学科
- 济(27623)
- 经济(27578)
- 管理(24097)
- 业(20133)
- 企(16897)
- 企业(16897)
- 方法(9298)
- 农(9156)
- 财(8628)
- 土地(8489)
- 中国(7588)
- 学(7588)
- 数学(7505)
- 数学方法(7415)
- 业经(7122)
- 农业(5941)
- 贸(5846)
- 贸易(5844)
- 易(5704)
- 制(5668)
- 务(5351)
- 财务(5339)
- 财务管理(5328)
- 法(5285)
- 环境(5114)
- 企业财务(4967)
- 经济学(4765)
- 理论(4764)
- 融(4535)
- 金融(4534)
- 机构
- 学院(103499)
- 大学(100446)
- 管理(39342)
- 济(39040)
- 经济(38239)
- 理学(33788)
- 理学院(33434)
- 管理学(32865)
- 管理学院(32677)
- 研究(31216)
- 中国(25015)
- 京(20575)
- 财(19107)
- 科学(18606)
- 农(15571)
- 财经(15499)
- 中心(15324)
- 江(15039)
- 业大(14747)
- 所(14625)
- 经(14139)
- 范(13653)
- 师范(13557)
- 研究所(12967)
- 院(12250)
- 北京(12221)
- 经济学(12164)
- 农业(12089)
- 州(11967)
- 财经大学(11601)
- 基金
- 项目(71765)
- 科学(57006)
- 研究(55143)
- 基金(51980)
- 家(44814)
- 国家(44434)
- 科学基金(38572)
- 社会(35837)
- 社会科(33913)
- 社会科学(33904)
- 省(28125)
- 基金项目(27219)
- 教育(25103)
- 自然(24044)
- 编号(23508)
- 划(23499)
- 自然科(23373)
- 自然科学(23366)
- 自然科学基金(22926)
- 资助(19906)
- 成果(18313)
- 重点(15949)
- 部(15744)
- 课题(15648)
- 发(15412)
- 创(15339)
- 制(15191)
- 国家社会(14824)
- 创新(14236)
- 项目编号(14218)
共检索到148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东芹 王玉娜 王璇
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农村妇女未能获得法律规定的完整的土地权利。尽管法律上男女早已获得了平等地位,但事实上这种平等并未完全实现,由于种种原因,妇女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关于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竹青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村规民约对女性土地权益的剥夺与限制。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因此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部门明晰男女平等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实现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社会性别平等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保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红彩 杨睿
1.婚姻变动致使土地权益受侵害。一是因结婚失去土地。一般情况下,因结婚嫁到外村的妇女在娘家的土地承包权全部或者部分被村委会收回,或者被娘家的父兄等亲人占有,而嫁入婆家往往却分不到土地,形成了"娘家土地带不走,婆家没有土地分"的局面。从发展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村妇女丧失的不仅仅是土地承包权,还失去了与土地权益相关的分红权、征用补偿权等。二是因离婚失去土地。据调查,因承包地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能灿
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是国家向农户发放的,确认农民在集体所有土地上行使合法权利的法律凭证,是土地征收(用)补偿、房屋拆迁安置的重要依据,更是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实现农民住房转让、抵押、担保等行为的重要法律保障。理论上,这个以户为单位颁发的证书包括了农户家庭的所有成员。但现实中,集体土地确权对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维护不够,甚至忽视妇女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确权过程中应当将妇女的名字写在使用权证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焱
任何一部法律法规都是在一定价值理念指导下由立法决策者制定,体现着立法决策者的意志,并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条文内在地传递、表达、推行着立法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通过对中央苏区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立法实践的梳理,剖析了一系列与土地相关的体现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制定背后的价值观基础,揭示了接受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立法层面对男女平等价值观的坚守,以及将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视为自身奋斗目标的政治主张和价值立场,这对于当前从法律源头上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卫民
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文章阐述了农地流转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认为农地流转中一定要让利于民,遵循平等保护和确保收益的价值理念,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规范政府职责是核心,构建市场机制是关键,完善社保体系是保障。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土地权益 平等保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政策背景下,外嫁女在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主要体现为承包地流转收益、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决策权、承包地流转收益继承权等受到损害。其主要诱因是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的统一法律依据缺失、农村重男轻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收益继承的相关规定不明晰、土地经营权抵押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因此,未来加强外嫁女的土地权益保护应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明确其承包地的各项权利、维护外嫁女参与娘家承包地抵押的决策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义文 刘富 张齐
土地是农民特别是农村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土地承包权益是她们最为关切的经济权利,通过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状、类型和原因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觉提出了界定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中实行"男女比例"制度,实行家庭承包土地"按份分割"制度,明确无过错归则原则、追究侵害人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对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土地承包 权益保护 法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王得坤
随着人口流动程度的提高,农村出现了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成员的家庭成员身份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处不同农户的"权户分离"现象。这种现象比较集中地存在于农村婚嫁妇女群体中,造成农村婚嫁妇女尤其是外嫁妇女的土地权益不同程度地流失,并加大了对这些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保护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处于"权户分离"状态的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有必要在国家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家庭承包土地在家庭分户、结婚、离婚等情形下的分割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列举式的界定,并进一步完善新增人口优先承包土地等规定,进而对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实行更为积极的保护。
关键词:
土地承包 婚嫁妇女 权户分离 权益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兰
土地是农村妇女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作者对非成文制度文化视野下的妇女土地权益缺失现象做了剖析,并从中国乡村实际出发,就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非成文制度文化 土地权益 妇女权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阿勒米热·塔衣尔 杨晓萍
文章通过对样板区维吾尔族农村妇女的权利认知调查,权利的保护意识与意愿调查,权利支配现状的调查,对维吾尔族农村妇女权利意识的缺乏和家庭地位偏低进行分析。以乡村社会治理为视角,进一步挖掘维吾尔族农村妇女权益缺乏保障的根源,提出革新乡村治理方式,联动乡妇工委、妇联、村委会、驻村工作组等力量来培养,唤醒维吾尔族农村妇女的权利意识,并切实维护她们的权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巧玲
本文利用对甘肃省农村妇女经济生活状况调查的资料,就贫困对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妇女的经济生活状况改善对其权益的实现有促进作用,但贫困依然是甘肃省大多数农村妇女必须面对的生活境遇。贫困不仅是制约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农村妇女各个方面权益的实现。
关键词:
甘肃省 贫困 农村妇女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惠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在很多地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依然面临多重困境。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本文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法律视角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其次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再次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以便改变当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状,使其得到更切实的保护。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困境 法律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飞
研究目的:探寻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制度不足的途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出嫁、离婚等涉及农村妇女的集体成员身份变动时,其土地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丧偶妇女(未改嫁)则因成员身份不发生变动,其土地权益的保护状况较好,故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未受到充分保护的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陷。研究结论: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进行股份合作社改造,是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