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1)
- 2023(7810)
- 2022(6747)
- 2021(6305)
- 2020(5657)
- 2019(13243)
- 2018(12874)
- 2017(26230)
- 2016(14546)
- 2015(16306)
- 2014(16476)
- 2013(16387)
- 2012(15378)
- 2011(13869)
- 2010(14023)
- 2009(13419)
- 2008(13699)
- 2007(12600)
- 2006(10796)
- 2005(9851)
- 学科
- 济(61183)
- 经济(61115)
- 业(48422)
- 管理(45179)
- 企(40142)
- 企业(40142)
- 方法(32992)
- 数学(29575)
- 数学方法(29374)
- 财(22883)
- 务(16872)
- 财务(16859)
- 财务管理(16821)
- 中国(16225)
- 企业财务(16154)
- 农(15733)
- 制(15313)
- 银(12092)
- 银行(12067)
- 业经(11943)
- 学(11420)
- 行(11283)
- 险(11050)
- 贸(11015)
- 贸易(11010)
- 保险(10956)
- 融(10745)
- 金融(10743)
- 易(10712)
- 地方(10334)
- 机构
- 大学(212534)
- 学院(210517)
- 济(88797)
- 经济(87008)
- 管理(83027)
- 理学(71386)
- 理学院(70656)
- 管理学(69531)
- 管理学院(69137)
- 研究(66899)
- 中国(55570)
- 财(45565)
- 京(43826)
- 科学(39701)
- 财经(36262)
- 农(34796)
- 所(34079)
- 经(32971)
- 中心(31861)
- 江(31247)
- 研究所(30674)
- 业大(30296)
- 经济学(28072)
- 北京(27616)
- 农业(27486)
- 财经大学(27224)
- 经济学院(25679)
- 范(25101)
- 师范(24821)
- 州(24655)
- 基金
- 项目(135006)
- 科学(106271)
- 基金(99593)
- 研究(97260)
- 家(86040)
- 国家(85352)
- 科学基金(73319)
- 社会(62636)
- 社会科(59348)
- 社会科学(59328)
- 基金项目(52889)
- 省(51796)
- 自然(47773)
- 自然科(46645)
- 自然科学(46630)
- 自然科学基金(45842)
- 教育(45187)
- 划(43791)
- 资助(41958)
- 编号(39147)
- 成果(32421)
- 部(31449)
- 重点(30524)
- 发(27560)
- 创(27436)
- 教育部(27231)
- 科研(26722)
- 人文(26264)
- 课题(26259)
- 创新(25813)
共检索到307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卫军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委托人和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各种表现,重点从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角度透析了上市公司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法理上的先天不足、股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会严重弱化,无法有效发挥功能等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指出加强公司治理、加大处罚力度是降低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道德风险 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鑫 段志平 汪晗
土地整治的实施是一个在各方围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进行的土地权属调整与权益再分配的过程。由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这两项内生式缺陷,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找个体的权利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点,从而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出发,对广西农村土地整治发展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土地整治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利益主体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其辉
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在“三农”制度变迁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转型时期农民的贫困主要是制度性贫困。征地制度已经成为农民资产流失的最大渠道,它对农民的掠夺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剪刀差”。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造成征地制度的生态环境恶化。解决“三农”难题必须防范和减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要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全国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激励相容。现实的对策是采取有力措施,壮大农民工的力量,扩大农民的消费者主权。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道德风险 征地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中义 邢艳丽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理论分析表明,公立医院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不完善使其有加重和蔓延的趋势。公立医院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其诱导医疗需求,以及与患者的合谋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是看病难和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改革体制机制、改革付费方式、完善补偿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控制公立医院的道德风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艳芬 彭俊英 姚莉
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2007年我国开始推行风险导向审计,2010年我国修订了审计准则,进一步强化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彻底地贯彻到审计准则中。本文选择中国证监会及其32个派出机构2011年至2020年针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违法行为发布的4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进行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美云
近来华尔街一系列造假案的爆出 ,引起了人们对作为全球公司治理标准的美国式公司治理模式的反思 ,严谨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造假事件 ?本文对美国式公司治理的缺陷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剖析 ,并针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 ,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江辉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实证发现: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政治背景、独立董事占比、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等对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江辉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实证发现: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政治背景、独立董事占比、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等对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世东
股权激励是引导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长期行为的主要方式。近年来 ,运用股权来激励企业经理人员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政策取向。然而 ,股权激励也并非灵丹妙药 ,其适用性是具有条件的。目前 ,造成股权激励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持股数量过小起不到激励效果 ;二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三是通过市场机制约束经营者的机制残缺 ;四是股权激励并不能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完全一致 ;五是股权激励并没有根本解决经理人的选择机制和竞争约束机制问题。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缺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殷官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云宏 王从芳
公司治理在国际上有英美模式、日德模式 两种主要模式,但我国的公司治理不能照搬国外模式。我国有自己的公司治理环境,有自己特殊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环境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治理环境 治理模式 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晓薇
西方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看法:(1)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所持有的"经济收益观",即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只要企业经理人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其主要针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控制,可被视作"会计政策管理"。(2)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泊的"信息观",则认为盈余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佘晓燕 邱炀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披露视角,研究上市公司风险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审计费用及非标审计意见均与审计师变更存在相关关系,且在不同风险程度下其对变更的影响存在不同效应。以上结论表明:公司面临风险困扰时,应加强风险控制而非与审计师合谋购买审计意见,应选聘执业质量好的审计机构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高度谨慎性和风险意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本研究为我国监管部门在完善内部控制和审计师变更制度等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审计师变更 变更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