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1)
- 2023(9172)
- 2022(7314)
- 2021(6531)
- 2020(5583)
- 2019(12816)
- 2018(12752)
- 2017(24695)
- 2016(13994)
- 2015(15962)
- 2014(16329)
- 2013(16057)
- 2012(14825)
- 2011(12991)
- 2010(13647)
- 2009(13024)
- 2008(12899)
- 2007(11818)
- 2006(10202)
- 2005(9388)
- 学科
- 济(59248)
- 经济(59195)
- 管理(40053)
- 业(39912)
- 企(32337)
- 企业(32337)
- 方法(27297)
- 数学(23384)
- 数学方法(23212)
- 农(18175)
- 财(17798)
- 中国(17288)
- 业经(13672)
- 学(12441)
- 制(12316)
- 地方(12270)
- 审计(12217)
- 务(12009)
- 财务(11984)
- 财务管理(11907)
- 农业(11791)
- 企业财务(11392)
- 贸(10192)
- 贸易(10181)
- 易(9857)
- 银(8978)
- 银行(8952)
- 和(8794)
- 体(8788)
- 融(8578)
- 机构
- 大学(203159)
- 学院(202525)
- 济(81697)
- 经济(79887)
- 管理(75484)
- 研究(67620)
- 理学(64883)
- 理学院(64173)
- 管理学(63061)
- 管理学院(62701)
- 中国(51921)
- 京(43895)
- 科学(41821)
- 财(40054)
- 农(37171)
- 所(35161)
- 中心(32038)
- 江(31961)
- 财经(31900)
- 研究所(31497)
- 业大(30945)
- 农业(29297)
- 经(28854)
- 北京(26823)
- 范(26358)
- 师范(26076)
- 经济学(25491)
- 州(25068)
- 院(23965)
- 财经大学(23571)
- 基金
- 项目(131494)
- 科学(102536)
- 研究(96078)
- 基金(94391)
- 家(82391)
- 国家(81709)
- 科学基金(69084)
- 社会(60796)
- 社会科(57489)
- 社会科学(57466)
- 省(51913)
- 基金项目(50146)
- 教育(44417)
- 自然(43845)
- 划(43380)
- 自然科(42721)
- 自然科学(42709)
- 自然科学基金(41933)
- 编号(40145)
- 资助(37867)
- 成果(33657)
- 重点(30400)
- 部(29495)
- 发(28460)
- 课题(27656)
- 创(26708)
- 科研(25662)
- 教育部(25113)
- 性(25107)
- 创新(25092)
共检索到301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蔚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功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内部审计外部化需要相应的实施条件,否则可能丧失其治理功能。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内部审计外包不可能成为主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改善应从转变观念、机构设置、制度完善、组织协调以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治理功能 内部审计外部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薇薇
本文对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注册会计师用以确定审计程序的重要依据,在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 抽样审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宝印 陈艳艳
学位的内涵随着学位制度的发展不断演进,学位及高等教育经历了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观的变迁和争论。学位及学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显示,学位与学位制度变革是适应不同时期知识生产模式演化的结果。为适应知识生产的需要,学位制度必须不断调整。
关键词:
学位制度 学术性学位 职业性学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琳 肖杰
近年来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关于是否应将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随着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内部审计被定位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有哪些,外包后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完善有什么影响。本文就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内部审计外部化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毕翼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概述(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及形式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所指代的是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来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随着现阶段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专业化程度要求的不断加深,企业在其具体财务审计工作中,受到来自于管理成本、人员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丽
创新企业制度、优化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的两个核心问题,也有很多学者分别对治理结构企业制度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但公司治理和企业制度有何区别与联系,很少有文章对此进行辨析。本文提出权力泛化的概念,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力可以泛化为两类:决策权和支付权,企业是一系列决策权和支付权的集合。从权力泛化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和企业制度都是研究如何配置决策权和支付权的问题,并存在共同的发展趋势,但两者有不同的侧重点。
关键词:
权力 企业制度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妍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一些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外包给外部审计机构的现象,即内部审计的外部化。内部审计外部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内部审计究竟能否外部化?试图从契约观中的代理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能性,并进而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能带来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审计外部化 代理理论 部分外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寿喜
文章首先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对公司治理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接着以中石油公司为例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由关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到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改进企业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降低企业代理风险和成本,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其结论对我国企业如何根据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拓展内部审计功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功能拓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建康 肖久灵 李乾文
信息审计和知识审计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对于现代组织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二者既有区别也存在关联。从基本内涵、作用、具体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同时也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通过深入剖析二者的内在运行机理,为现代组织选择和执行相关管理审计方法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知识审计 信息审计 审计方法 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继元
为准确理解和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利用概念分析法和社会学原理,分析引文、参考文献和文献注释概念的异同,考察引文的含义和引文类型的多样性。以历史学、经济学和图书馆学引文为例,论证在一定条件下引文的有序性和层次性,探讨引文的本质及其一定的评价功能。笔者指出目前对引文评价功能的利用比较片面,并对编制专门的引文评价数据库和提高学术共同体学术理念与引用规范等提出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孙海凤
一门学科的属性本质上是由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权体系或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其自身的职责权限,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从学科的归属看,国家审计必然有着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国家审计是国家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管理学科的属性;在国家管理中,国家审计主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具有监督属性;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国家审计主要进行的是经济监督,这主要源于审计产生于两权分离的需要;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国家所有者委托国家审计对国有财产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就称之为所有权监督,它有别于国家行政部门所进行的管理权监督。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泽霞 邓川
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导向审计再次成为国内学者和实务界争议的焦点。本文就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风险导向审计所持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出控制风险导向审计、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诉讼风险导向审计和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四种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评析,认为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是真正体现了审计的本质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芹
持续审计是信息时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持续审计的研究还很缺乏,持续审计的概念也比较模糊。鉴于此,本文从AICPA/CICA对持续审计的定义出发,对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持续监控、后续审计概念之间的差异深入剖析,归纳提炼持续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从而为持续审计在国内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持续审计 传统审计 持续监控 后续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志华 范文昕
实务界和学术界对研究型审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研究型审计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现在为什么要搞研究型审计、怎样进行研究型审计,还需要从审计的内在本质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认为研究型审计不是一种新的审计类型,开展审计工作就必然需要研究,任何类型的审计业务都需要进行研究。研究型审计的提出是审计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通过组织化、全员化、全程化、程序化、常态化的审计工作或业务研究,以区别过去相对自在自为地对审计工作或业务的研究。文章进一步丰富了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