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5)
2023(9682)
2022(8113)
2021(7317)
2020(5838)
2019(13130)
2018(13056)
2017(24603)
2016(13338)
2015(15255)
2014(15610)
2013(15609)
2012(15012)
2011(13982)
2010(14584)
2009(13670)
2008(13442)
2007(12477)
2006(11917)
2005(11238)
作者
(40660)
(34012)
(33957)
(32333)
(21592)
(16289)
(15246)
(13058)
(12992)
(12440)
(11796)
(11232)
(11092)
(11035)
(10727)
(10499)
(9934)
(9766)
(9633)
(9431)
(8967)
(8473)
(8360)
(8017)
(7699)
(7685)
(7631)
(7630)
(7137)
(6759)
学科
(80375)
经济(80300)
管理(33415)
(30027)
地方(28014)
中国(25441)
(21090)
(20971)
企业(20971)
方法(18530)
业经(17303)
地方经济(16074)
数学(15511)
数学方法(15346)
农业(14528)
(14401)
(14012)
(13145)
(12652)
金融(12651)
(12645)
(12411)
银行(12401)
(12112)
环境(11627)
发展(10478)
(10448)
(10257)
贸易(10243)
(9716)
机构
学院(198434)
大学(194652)
(90874)
经济(88846)
研究(79989)
管理(66602)
中国(62597)
理学(53327)
理学院(52568)
管理学(51707)
管理学院(51323)
科学(46241)
(43542)
(42231)
(42053)
研究所(37023)
中心(35464)
(33901)
(32586)
财经(30788)
(29771)
师范(29543)
北京(29423)
经济学(28676)
(28491)
(27861)
(27826)
(27515)
经济学院(25219)
业大(25019)
基金
项目(114541)
研究(89283)
科学(88699)
基金(78065)
(66875)
国家(66196)
社会(56570)
科学基金(55130)
社会科(53410)
社会科学(53398)
(47677)
基金项目(40341)
教育(39699)
(38215)
编号(36886)
(32579)
资助(32041)
成果(31908)
自然(31243)
自然科(30338)
自然科学(30332)
自然科学基金(29717)
课题(28467)
发展(27120)
重点(26806)
(26673)
(24198)
(23174)
国家社会(22829)
(22726)
期刊
(126689)
经济(126689)
研究(73081)
中国(52658)
(33365)
(31412)
管理(28488)
教育(27347)
学报(26894)
科学(25952)
(25388)
金融(25388)
农业(22460)
大学(20774)
业经(20115)
经济研究(19992)
技术(19738)
学学(19040)
问题(16353)
财经(16332)
(14352)
(11895)
世界(11494)
技术经济(11282)
(11085)
图书(10926)
国际(10758)
经济问题(10643)
(9925)
论坛(9925)
共检索到35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以柱  
城镇是区域经济联系的中心。研究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能不考虑城镇;研究任何城镇,也不能忽视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把城镇建设同地区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察,不仅有助于正确解决城镇发展速度、规模、方向、布局等重大问题,而且对于发挥地区优势,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问题直接引起城镇人口机械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工业、交通、文教科研等的发展,其中工业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更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爽  
关于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有文献中存在不同的结论。考虑到清末民初河南的铁路建设外生性较强,本文以此为样本构建县级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作了进一步检验。与已有文献中对铁路的影响或是或否不同,本文发现其中存在重大的组别差异:按铁路通车时期划分组别后,1910年前后通车、主要连接中心城市的铁路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人口增长,使其能更好地利用外部市场来应对本地冲击,但并未改进其与省内市场的整合;20世纪30年代通车、主要连接腹地的铁路在改进区域市场整合的同时,也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作用。由此表明,铁路的影响受制于沿线各地的经济关系、各部门的经济属性等,不宜一概而论。这既有助于理解经验研究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保明  
西部大开发为河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 ,加快河南经济的发展 ,应尽快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重视市场的培育、开拓及经济效益的驱动作用 ;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培育多元化的竞争主体 ;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震宇  王超  范青凤  
边界地区经济学是一片尚未开恳耕耘的“处女地”,特别是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研究就更少。文章从河南省边界经济发展态势着手 ,研究其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 ,提出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昊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的战略措施,是关系国家经济布局的重点工程。文章概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情况及其意义,并对中线工程实施后对主要水源区和受水区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产业及循环经济的河南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魏艳  刘沁武  
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区经济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在分析河南省城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省城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河南省城区经济发展构想以及对策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梅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创造财富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促使河南省民营经济更快发展、以成为中原崛起的主力军,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营经济总量、民营企业数量及社会贡献等特征作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是政府部门应解决对民营经济的认识问题,改善外部经营环境,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河南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民营经济的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在我国加入WTO,经济金融将全面融入国际市场环境条件下,民营企业、金融部门、经济主管部门应共同努力,创造条件,使民营企业能够取得金融部门的有力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金法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目前特别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征用土地越来越难,贷款难度越来越大等。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出路仍然在于改革和发展。我们应该营造有利于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的社会环境,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强力推进高校老校区土地置换工作,解决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和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环境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中金  
本文在对河南省小城镇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讨论了小城镇在全省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集中发展小城镇和重塑小城镇政府管理职能的建议,并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土地、户籍、财政金融、产业优化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翀  王静  
以中部地区河南省为例,以县域人均GDP和城镇人口规模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基于ArcGIS平台,采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中的空间相关性分析法,揭示出河南省非均衡空间经济演变格局以及县域经济带动性发展的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基本空间单元经济带动性发展的城镇化机制分析,得出河南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与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关联耦合;最后,结合对现状城镇化空间策略的评估,提出各级城市、不同片区、重要地区以及空间发展时序方面的城镇化策略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周峰  
高速公路是和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是重要的现代产业集中布局的走廊。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展开,这必将对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速公路沿线地区要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路口等的优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广春  武彩霞  
近年来,伴随着航空经济转变为速度经济浪潮中的"冲击波",河南省民航业也得以迅速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二期工程建设也稳步推进。航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河南省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显著提升,并对河南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本文对河南省民航服务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引出河南省民航服务人才供需不平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等问题,并结合河南省航空经济发展实际状况,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玉娜  
本文基于对清代河南城镇密度、交易面积与半径、城镇规模等因素的考察,认为该省城镇化的发展一直保持了以中小城镇为主的格局。在地形、交通、人口分布、人地关系、风俗习惯等诸条件的重叠作用下,省内各区域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豫东最高,豫北、豫南次之,豫西最低。并且,认为咸同时期的连年兵燹对城镇化发展有限止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城镇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书茂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全国传统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低、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典型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努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场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