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2)
- 2023(9244)
- 2022(7774)
- 2021(7055)
- 2020(5532)
- 2019(12394)
- 2018(12195)
- 2017(22856)
- 2016(12473)
- 2015(13435)
- 2014(13502)
- 2013(13299)
- 2012(12907)
- 2011(11977)
- 2010(12345)
- 2009(11210)
- 2008(11099)
- 2007(9949)
- 2006(9087)
- 2005(8662)
- 学科
- 济(56610)
- 经济(56558)
- 管理(35584)
- 业(31923)
- 企(23687)
- 企业(23687)
- 地方(19994)
- 中国(18695)
- 环境(17630)
- 农(16916)
- 方法(16588)
- 学(14113)
- 数学(13737)
- 业经(13702)
- 数学方法(13593)
- 农业(11846)
- 发(11480)
- 地方经济(11261)
- 财(11199)
- 融(11188)
- 金融(11188)
- 银(10797)
- 银行(10780)
- 行(10560)
- 划(9999)
- 制(9970)
- 技术(9505)
- 贸(9427)
- 贸易(9416)
- 和(9390)
- 机构
- 学院(181288)
- 大学(178158)
- 济(73338)
- 经济(71693)
- 研究(70692)
- 管理(63469)
- 理学(53316)
- 中国(53173)
- 理学院(52552)
- 管理学(51596)
- 管理学院(51265)
- 科学(45162)
- 京(39746)
- 所(37502)
- 农(34898)
- 研究所(34019)
- 财(33725)
- 中心(31410)
- 江(28828)
- 业大(27805)
- 农业(26955)
- 范(26559)
- 师范(26266)
- 财经(26041)
- 院(25987)
- 北京(25819)
- 州(23905)
- 经(23495)
- 省(23164)
- 经济学(22194)
- 基金
- 项目(119421)
- 科学(93549)
- 研究(86301)
- 基金(84799)
- 家(75613)
- 国家(74953)
- 科学基金(62797)
- 社会(55039)
- 社会科(52193)
- 社会科学(52179)
- 省(48180)
- 基金项目(44715)
- 划(40582)
- 自然(39860)
- 自然科(38743)
- 自然科学(38729)
- 自然科学基金(38012)
- 教育(37604)
- 资助(33946)
- 编号(33606)
- 发(32434)
- 重点(28011)
- 成果(27260)
- 发展(25770)
- 展(25308)
- 部(25206)
- 课题(24818)
- 创(24617)
- 创新(23078)
- 国家社会(23051)
共检索到288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志清,朱震达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 ,且近年来发生频率增加 ,尤其是今年春季沙尘暴次数多、强度大 ,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沙尘暴的发生需要大风、裸露的沙土质地表及不稳定的气流三者结合 ,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荒漠化的发展也是沙尘暴加剧的重要原因 ,因此 ,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保持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沙尘暴 荒漠化 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秦文华
美国人自1930年代遭受尘暴打击后,对资源保护有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行动,开始视环保为应尽的社会义务。该文反思了美国沙尘暴的发生、治理及其后全国性环保热潮,其借鉴意义在于,在环保可持续性诸环节中,"人"这一要素至关重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政府、专家、企业、媒体以及普通民众在思维与行动上的大幅度改善;全民环保意识提升与自觉自为更需刚性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美国 沙尘暴 环境保护 可持续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茂林
西部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超载,耕地承载能力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普遍,治理难度较大。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失衡、层次低并存以及西部经济正的外部性的存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太青
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并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优先发展的位置。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恢复林草植被难度较大 ,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 ,必须结合实际 ,科学规划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加大投入 ,加强管护力度 ,依靠科技 ,提高治理效果 ,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鲍艳 樊胜岳 李飞 武翠芳
沙尘暴的发生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非可持续性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土地退化、诱发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因素。本文从分析沙尘暴发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入手,阐述了发展林草业在治理沙尘暴、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西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了以发展林草业来治理沙尘暴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沙尘暴 社会经济原因 林草业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巫忠泽
沙尘暴问题及作为其主要生态驱动力的荒漠化问题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民众在防治沙尘暴和治理荒漠化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其中,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荒漠化地区资源利用政策、民众参与机制以及沙尘源控制措施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沙尘暴 治理经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万儒 杨光滢
对2002年3月袭击北京的强沙尘暴降尘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沙尘暴降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大量粉砂粒,也带来了可作为天然有效化学肥料的大量有效养分和交换性离子,丰富了北京土壤的有机质、全N、大量元素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提高了北京土壤的潜在肥力;强沙尘暴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大量可溶性盐分和重金属微量元素污染物,影响了北京土壤环境的质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文康 高庆先 陈跃浩 马占云 谷雨 李文杰 李文涛
为进一步认知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定量影响,本文通过对2001-2009年发生在我国北方显著沙尘天气过程的分析,结合同期北京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变化,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影响。结果如下:①构建了一个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复合指标体系。将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覆盖型重污染、边缘型中度污染、远距离轻微污染和远距离无影响;②2001-2009年,我国北方共计发生136次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贡献的最高值出现在秋末(11月)和冬初(12月),以覆盖型重污染等级为主,共计发生17次,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306;③从传输路径上划分,则是...
关键词:
沙尘暴 环境质量 等级 北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峰 鞠洪波 陈永富
选用气象因子和地表植被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其中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植被因子,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浑善达克地区1988—2000年3—5月份301个大风天气和沙尘天气样本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建立了沙尘暴天气的多级预报模型,并用2001年3—5月的52个试报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试报准确率平均为79 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