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0)
2023(3112)
2022(2588)
2021(2510)
2020(2361)
2019(5266)
2018(5236)
2017(10004)
2016(5717)
2015(6509)
2014(6520)
2013(6813)
2012(6219)
2011(5567)
2010(6249)
2009(6511)
2008(5922)
2007(5258)
2006(4730)
2005(4536)
作者
(15986)
(13058)
(13012)
(12409)
(8536)
(6272)
(6229)
(5051)
(4974)
(4845)
(4519)
(4510)
(4250)
(4150)
(4142)
(4068)
(3865)
(3856)
(3796)
(3791)
(3271)
(3191)
(3113)
(3031)
(3003)
(2979)
(2925)
(2914)
(2689)
(2489)
学科
管理(26920)
(24345)
(20935)
企业(20935)
(16486)
经济(16466)
(10800)
保险(10709)
(10554)
方法(8867)
(8413)
财务(8393)
财务管理(8369)
(8254)
银行(8254)
(8098)
企业财务(7964)
(7648)
数学(7044)
数学方法(6995)
(6916)
金融(6916)
中国(6837)
(5173)
(5091)
制度(5088)
经营(4711)
各种(4461)
理论(4432)
业务(4382)
机构
大学(76287)
学院(75443)
管理(34089)
(29084)
经济(28135)
理学(26028)
理学院(25782)
管理学(25507)
中国(25463)
管理学院(25315)
研究(21344)
(20577)
(16670)
财经(14395)
(13081)
(12971)
中心(12061)
公司(11482)
科学(11433)
北京(11043)
财经大学(10956)
(10783)
(10668)
(10647)
银行(10120)
(9915)
金融(9700)
(9652)
(9493)
人民(9438)
基金
项目(40912)
科学(31301)
研究(30378)
基金(29499)
(24783)
国家(24555)
科学基金(21501)
社会(18396)
社会科(17350)
社会科学(17343)
(15315)
基金项目(15221)
自然(14471)
自然科(14129)
自然科学(14126)
自然科学基金(13890)
教育(13713)
资助(13392)
编号(12692)
(12658)
成果(10970)
(9168)
重点(8728)
(8646)
课题(8538)
项目编号(8214)
教育部(8105)
科研(8078)
人文(7986)
大学(7979)
期刊
(37038)
经济(37038)
研究(26023)
中国(19897)
(19218)
(18110)
金融(18110)
管理(16193)
科学(9071)
学报(9005)
(8310)
财经(7474)
大学(7401)
学学(6831)
技术(6820)
会计(6480)
财会(6412)
(6286)
教育(5609)
(4790)
理论(4768)
农业(4732)
通讯(4474)
会通(4454)
实践(4349)
(4349)
保险(4315)
(4315)
现代(4291)
经济研究(4270)
共检索到13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予丰  
在今天这个"危机象死亡和纳税一样"追逐着我们的时代,无时不在的危机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时刻威胁着我们。如何在做好常规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做好危机管理,以期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遭遇危机后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是每一个现代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保险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危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保险行业的情况,根据危机的特点来探讨危机管理的"道"和"术",阐述危机预防、危机处理的策略与方法,进而阐述危机中存在的机会以及保险企业如何把握这些机会,转危为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序  
本文结合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点阐述了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公用事业安全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应该突出抓好的有关工作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峰  邹农基  
心理危机是灾难事件发生后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在对部分灾区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灾难后相关人群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通过参考国内外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并结合实践经验,初步建构了适合我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模型,最终提供了一系列适合校园内解决心理危机的方法与手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刘荣  
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探讨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管理,构建财政应急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以汶川地震为鉴,构建了我国财政应急体系,主要包括:危机前的预警防范,危机管理的知识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危机管理的计划系统建设;危机中的应对,建立危机管理的指挥系统,简化应急拨款流程,完善危机管理的财政分担政策;危机结束后的重建机制,建立危机复原系统,危机管理学习、创新系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建勋  徐晓迪  
在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服务供给中,其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模式和水平成为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比较研究,分析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NPO关系的5种可能模式;然后以汶川大地震中33家NPO为研究样本,具体检视当前我国政府与NPO的实际关系状态及水平;最后,探索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协调之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坚  吴健辉  方文龙  
在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引入其领域,通过两件公共危机事件:SARS和汶川大地震中社会资本作用的不同,指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资本的坏的和积极作用;提出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有效地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翼彪  
2008年的5.12汶川里氏8.0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在这次地震中遇难69225人,失踪17939人,其中四川省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其中更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年四锋  张捷  张宏磊  章锦河  张卉  
旅游业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易遭受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突发危机事件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防范和应对旅游地突发危机事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地社区生计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旅游地社区参与是响应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基于此,论文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的九寨沟、青城山和北川县为案例地,采集556份有效样本,运用社区参与理论和社区恢复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技术方法,构建了基于危机响应视角的以社区参与获益、社区恢复力和社区依恋为维度的社区参与概念模型。得出如下结论:①震后旅游地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恢复力对社区危机响应与支持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社区恢复力(0.59,P≤0.001)的作用强于社区获益感知(0.30,P≤0.001);②社区依恋对社区参与起显著正向作用(0.19,P≤0.001),对社区恢复力和社区参与意向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对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参与意向不起中介效应;③论文提出了基于危机响应的社区参与由参与度、支持度和响应度构成,构建了由地方依恋(Attachment)、社区获益(Benefit)和社区恢复力(Resilience)维度组成的社区参与"ABR"框架模型。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的边界,对旅游地社区参与和危机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周志刚  
在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式下,巨灾冲击带来的情绪变化引起的风险感知变化为显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本文选择距离地震中心、接受地震信息、过往地震经历等指标作为风险感知的不同维度刻划风险感知的变化。通过我国各省市样本月度数据,以财产保费变化额反映保险需求的变化,在控制了样本财富、收入水平、保险机构数量以及CPI等因素,证实了保险需求与风险感知正相关、接受信息量负相关、过往地震经历负相关等假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冉岚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在陆续收到四川、甘肃、中石油和中航油要求调用国家储备成品油、航空煤油的来电后,国家物资储备局就迅速行动,当天制定具体方案,经批准后紧急出库,有效地发挥了国家储备物资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利用库房、场地、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基于汶川"5.12"大地震前后(2008和2011年)分别进行的2次九寨沟景区实地问卷调研,将这2年的游客群作为2个样本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合感知可进入性测量模型,从组内、组间2个角度研究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8年"5.12"大地震前的感知可进入性要好于2011年地震后;②游客出游后对于感知可进入性的评分都出现下降,说明当地实际感知可进入性较好,与游客出游前的感知可进入性存在较大偏差;③突发危机事件前,游客对于"人身安全"最为担心;突发危机事件后,游客对于"交通通畅"最为担心;④"5.12"大地震造成游客的感知可进入性明显下降,对于当地旅游业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造成了消极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华强  范春梅  贾建民  王顺洪  郝辽钢  
突发性灾害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灾害所导致的巨大风险感知是引发人们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核心中介变量,是应急风险管理应考虑的中心问题。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基于重灾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重灾区公众在地震中的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风险感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应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为政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和应急反应策略制定提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军  曾鹦  李妍峰  
震害发生后,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及评估因震灾而引起的交通受损状况对于抗震救灾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5.12汶川地震对四川交通运输方面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改进评估方法,采集并整理了四川省什邡市震后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评估法中各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震前防范及震后交通疏导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全润  祝坤福  杨翠红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模型等数量经济分析方法,从增加值的角度就汶川地震对四川灾区及全国2008年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灾区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由于地震影响具有局部性,且灾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较小,再考虑到救灾及灾后重建活动对经济的拉动,此次地震基本上不会改变全国经济的增长幅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