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2)
- 2023(10476)
- 2022(8792)
- 2021(7778)
- 2020(6267)
- 2019(13952)
- 2018(13648)
- 2017(26101)
- 2016(13748)
- 2015(15284)
- 2014(15395)
- 2013(15641)
- 2012(15303)
- 2011(14226)
- 2010(14764)
- 2009(13602)
- 2008(13179)
- 2007(11990)
- 2006(11254)
- 2005(10412)
- 学科
- 济(89466)
- 经济(89314)
- 管理(33330)
- 业(32331)
- 地方(29899)
- 方法(24723)
- 中国(24623)
- 企(24233)
- 企业(24233)
- 农(21980)
- 业经(21056)
- 数学(19273)
- 数学方法(19189)
- 地方经济(18029)
- 学(16070)
- 农业(15171)
- 产业(13236)
- 发(13102)
- 和(12884)
- 环境(12808)
- 制(12472)
- 融(12375)
- 金融(12372)
- 银(11230)
- 银行(11221)
- 财(11194)
- 行(11054)
- 理论(10936)
- 贸(10647)
- 贸易(10636)
- 机构
- 学院(209112)
- 大学(206067)
- 济(99710)
- 经济(97830)
- 研究(83117)
- 管理(75334)
- 理学(63073)
- 理学院(62207)
- 中国(62202)
- 管理学(61375)
- 管理学院(60951)
- 科学(48131)
- 京(45628)
- 所(42716)
- 财(41925)
- 江(38548)
- 研究所(38335)
- 中心(36353)
- 农(33514)
- 财经(32194)
- 经济学(31525)
- 范(30720)
- 师范(30458)
- 院(29680)
- 经(28866)
- 北京(28831)
- 经济学院(27947)
- 州(27294)
- 业大(27116)
- 省(26390)
- 基金
- 项目(131929)
- 科学(105169)
- 研究(100642)
- 基金(93961)
- 家(80743)
- 国家(80033)
- 社会(68453)
- 科学基金(68264)
- 社会科(63932)
- 社会科学(63914)
- 省(54068)
- 基金项目(49459)
- 划(43730)
- 教育(43533)
- 编号(40237)
- 自然(39549)
- 自然科(38515)
- 自然科学(38509)
- 自然科学基金(37827)
- 资助(37119)
- 发(36968)
- 成果(32762)
- 发展(30813)
- 重点(30750)
- 展(30326)
- 课题(29513)
- 部(28583)
- 国家社会(28021)
- 创(27362)
- 创新(25662)
- 期刊
- 济(130045)
- 经济(130045)
- 研究(71050)
- 中国(49852)
- 农(32483)
- 管理(30352)
- 财(29870)
- 科学(28877)
- 学报(27983)
- 教育(23054)
- 融(22827)
- 金融(22827)
- 农业(22061)
- 大学(21451)
- 业经(21021)
- 经济研究(20910)
- 学学(20154)
- 技术(19404)
- 财经(16987)
- 问题(16707)
- 经(14990)
- 技术经济(12624)
- 世界(11905)
- 贸(11711)
- 资源(11697)
- 业(11135)
- 商业(11067)
- 经济问题(11047)
- 国际(10378)
- 现代(10341)
共检索到346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丽群 姚超 胡涛
该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运用实地调研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江苏北部的全国百强县沭阳花木产业集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沭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从而为明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提供依据。沭阳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花木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验值得广大农区县借鉴。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经济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坤华 顾坤华
"苏商"的崛起和发展特别是率先创办实业和创建新式学校,构成了近代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以张謇和荣氏兄弟等为代表的"苏商"风貌,崇尚实业、中西合璧、交汇融合、经世致用、重教崇文、兴办实业、兴办教育,形成了新的境界,铸就了工商精神,折射出爱国恤民的思想,走出了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堪称民族工商业的翘楚,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对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新苏商"的活力形象一步步渐行渐近,日益清晰,作为一个崭新的商业群体迅速崛起,被称之为"苏商复兴"。"苏商"精神的理性动力是江苏人千百年来奋斗努力创造出的一种区域文化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
苏商 历史传统 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江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丽群
江苏省宿迁市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凭借以洋河酒业为中心的洋河新区、南蔡乡高效农业、骆马湖生态旅游、沭阳县花木特色产业以及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的招商引资工作,踏上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的轨道。2013年8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暑期实践团在充分调研宿迁市县域产业集群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宿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宿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效应 县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慧 甄峰 梁作强 郑俊 魏宗才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西方经验研究表明,1990年代以来,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不同国家信息化产生影响的特征不尽相同。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信息化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服务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比信息制造业更为显著。通过对边际贡献的分析,江苏省信息消耗对GDP的边际贡献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失业率和区域差异的变化,探究了信息化对江苏省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失业率表现出驼峰曲线的特点,并且区域差异表现出扩大趋势。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技术 经济社会发展 边际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从江苏看企业规模经济的发展南京大学经济学系课题组1994年8月8日~16日,江苏省科委和省体改委组成的“调大江苏产业经济规模决策咨询”项目专家组,赴徐州市、扬州市、盐城市和无锡市,深人企业考察了各地在发展规模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政府、企业、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杨志文
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引发了义乌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之成为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的经济强市,创造了独特的"义乌模式"。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义乌模式"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新的"义乌模式"是一个包含市场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区域分工协作等诸多元素的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推进我国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县域 协调发展 义乌模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广仁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等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同发达地区相比,显得滞后。本文以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从税收制度层面研究与分析了现行税收制度缺陷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新制度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提高税收制度效率与公平度,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为决策层提供了一些有较强针对性的税收制度改革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调整 区域性 税收优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隽 王志强 沈月琴 徐秀英
山区是重要的地域类型,县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制定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增长途径时,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探究浙江山区县域社会经济协调状况,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matlab 7.0编程对浙江山区2005-2012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县域社会和经济综合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研究表明:浙江山区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县市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山区总体的协调水平较高,表现在绝对数值相差不大,所属类别相对集中,但大多县市是一种低水平的协...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 浙江山区 县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政策制度的主体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动能新旧转换,破解会计改革和发展难题,需要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端会计人才的支撑。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敬芝
文章运用灰色理论分析了江苏地方财政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发现地方财政支出在招商引资、科技经费投入和经济规模扩大方面的绩效非常显著,而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转型、资源利用增效、就业渠道优化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结合江苏省情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苏北的政策倾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提高社保资金的运行绩效。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经济社会发展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罗志军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胜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一年。虽然2010年的发展环境总体好干去年,机遇大于挑战,但不确定、不可测因素仍然很多,我们面临的形势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潘永和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的关键一年。为此,要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立足扩大内需,突出民生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华 张步甲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形成了具有明显江苏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之路。该文在回顾了江苏改革开放30年来制度创新的经验后,认为江苏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方向是围绕发展确立改革理念;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的主体是各级党政领导、基层干部和群众。文章最后从理论上加以归纳和辨析,认为精英人物在制度形成和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制度创新的精英主要表现为精英集团和精英个体,许多典型事例是制度创新的重要范例。
关键词:
江苏实践 制度创新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车冰清 朱传耿 孟召宜 杜艳 沈正平
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52个县市(不包括地级市市区)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和协调发展函数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县域社会和经济综合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存在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52个县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相互之间差距较大,在空间上存在由南向北明显的梯度性格局。最后基于52个县市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提出江苏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江苏 县域 社会和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平安
近年来,湖南省麻阳县抢抓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努力打好"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培育新型工业集群、建设长寿旅游名县"三大战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兼顾,锐意进取,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