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4)
2023(8382)
2022(7012)
2021(6398)
2020(5114)
2019(11821)
2018(11463)
2017(22422)
2016(12267)
2015(13349)
2014(13395)
2013(13107)
2012(12269)
2011(10798)
2010(11056)
2009(10689)
2008(10596)
2007(9646)
2006(8756)
2005(8140)
作者
(33553)
(28520)
(28273)
(27150)
(18325)
(13712)
(12794)
(10934)
(10717)
(10482)
(9799)
(9735)
(9345)
(9264)
(9156)
(8773)
(8568)
(8352)
(8306)
(8068)
(7217)
(6940)
(6891)
(6603)
(6541)
(6411)
(6378)
(6256)
(5749)
(5501)
学科
(55442)
经济(55367)
管理(40809)
(37869)
(30695)
企业(30695)
方法(20645)
数学(18535)
数学方法(18404)
(18272)
(15458)
地方(15420)
(14595)
中国(13717)
业经(12154)
(11188)
财务(11170)
财务管理(11149)
农业(10898)
企业财务(10680)
(10236)
(9541)
金融(9537)
环境(8970)
(8874)
银行(8858)
(8770)
地方经济(8666)
(8532)
体制(8502)
机构
学院(174363)
大学(173459)
(77425)
经济(76022)
管理(65344)
研究(60011)
理学(55836)
理学院(55214)
管理学(54478)
管理学院(54147)
中国(45741)
(40161)
(36231)
(33466)
科学(33191)
财经(30713)
(29628)
(27634)
中心(27339)
研究所(26308)
(25516)
经济学(24700)
业大(23022)
财经大学(22676)
经济学院(22364)
(22135)
(21894)
(21554)
北京(21475)
师范(21329)
基金
项目(114603)
科学(91731)
研究(86530)
基金(84321)
(72313)
国家(71719)
科学基金(62171)
社会(57769)
社会科(54828)
社会科学(54816)
(45452)
基金项目(44569)
教育(39636)
自然(38113)
自然科(37165)
自然科学(37158)
(37019)
自然科学基金(36506)
编号(34360)
资助(33579)
成果(28495)
(27719)
重点(26421)
(26404)
(25521)
课题(24653)
(24226)
国家社会(24173)
(23217)
教育部(23126)
期刊
(91114)
经济(91114)
研究(55246)
中国(36107)
(33661)
管理(26167)
学报(24205)
(24150)
科学(22955)
(19423)
金融(19423)
大学(19291)
学学(18418)
教育(16872)
财经(16173)
农业(15682)
技术(14418)
经济研究(14189)
业经(13984)
(13856)
问题(12087)
(10001)
国际(9006)
技术经济(8467)
财会(8421)
现代(8219)
世界(7869)
(7710)
资源(7625)
会计(7529)
共检索到271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时兴  姚晓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继敏  
超大城市是交通碳减排意愿最强、减排空间最大、效益最好的空间单元。目前,国内外有关碳减排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国家层面,对于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特殊性鲜有考虑。论文探讨了碳减排的激励机制,以及其在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中的政策意蕴。指出由于一系列气候临界点的存在,边际减排收益的变化难以被有效量化,碳交易和碳税没有哪一种政策可以通过简单量化的手段被证明是更具效率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社会参与性等重要维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针对不同的减排渠道,综合运用碳交易和碳税两种手段。在超大城市碳减排这一特定问题上,需要着重考虑城市规模和交通工具的特征两个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超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的五种实现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继敏  
超大城市是交通碳减排意愿最强、减排空间最大、效益最好的空间单元。目前,国内外有关碳减排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国家层面,对于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特殊性鲜有考虑。论文探讨了碳减排的激励机制,以及其在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中的政策意蕴。指出由于一系列气候临界点的存在,边际减排收益的变化难以被有效量化,碳交易和碳税没有哪一种政策可以通过简单量化的手段被证明是更具效率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社会参与性等重要维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针对不同的减排渠道,综合运用碳交易和碳税两种手段。在超大城市碳减排这一特定问题上,需要着重考虑城市规模和交通工具的特征两个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超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的五种实现途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蔚  林存文  
校企合作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其激励机制,诸如,高校激励收益水平高低、政府的支持度、科研人员的薪酬、企业的有效监督等,主要从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转化率的提升以及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入手,研究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廖发达  
据统计,1981年至1991年,我国外贸出口量年均增长12.3%,而出口额增长率仅是10.7%,这种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是传统出口创汇目标激励模式的直接结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差别激励模式:即第一层次是出口创汇类普遍激励;第二层次是利润类差别激励;第三层次是结构类差别激励:第四层次包括出口商品生产体系项激励、综合商社项激励及质量专项激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春发  
风险投资中存在各种较高的风险,其中包括企业家的道德风险。如何有效控制道德风险,提升风险投资的效率?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或治理结构来激励创业企业家,使其努力工作?从效用、投资阶段、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等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家对创业企业家实行的正反向激励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冰  陈琼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浙江省民营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浙江省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避免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失也就被提到了记事日程。文章首先阐述了浙江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指出浙江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民营企业经理人离职原因分析,指出激励机制设立的基本原则。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说明浙江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应该改变原有的单目标激励方式,建立双目标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卫川  
本文从领导效果、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几方面阐述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总结了激励的一般方法,为激励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姜秀华  张小彦  
本文试图用现代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来重新审视我国的民间审计制度。文章首先论述了民间审计制度的定位,明确指出民间审计制度是企业外部治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作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我国民间审计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就民间审计的主要激励机制——审计收费制度进行了剖析,文章最后是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20多年来,由于日本以其良好的经济业绩持续出现于世界经济舞台,日本经济也成为常盛不衰的研究领域。发达国家将日本看成经济的一个“怪异”,发展中国家把日本视作发展模式。不管怎样,每一个接触日本经济的人都会感觉到日本人异常高的工作积极性无疑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日本劳动人事的两个制度即长期雇佣制1和资历序列制2入手,试图从微观层次上作一探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芳  任保平  
产业创新通过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多样化和产业创新速度四个途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但是这些影响往往都不是确定的。在考虑经济增长质量的情况下,需要对产业创新的方向进行引导。就中国的发展实践而言,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仍然是重要的,同时需要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要求。应通过市场机制、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来引导产业创新的方向,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任武  李玲  刘穷志  
本文就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构建了财政结构方程均衡激励模型。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在我国确实存在着替代关系,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激励是这种替代关系存在的决定因素,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存在均衡激励机制,但中国的均衡激励机制不健全。我们的政策建议是:明晰各类公共支出的属性,规范各自职能,确保各类支出按属性规定的功能激励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扩大中间收入阶层的力量,尊重纳税人的声音,建立公共支出民主投票政治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公共支出均衡激励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孝松  高乐咏  
本文以中央政府推行激励机制为背景,构造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博弈,最终决定各地区经济增长率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地方官员面临的行政和财政激励同政治晋升激励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揭示出激励机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该模型可以看出,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在中央政府实行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得以实现的;中央政府在设计这套激励机制时,特别需要把握好激励强度的大小,只有安排好合理的激励强度,才可能实现合意的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云泰  
近期,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和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有关部委制定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旨在通过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对生态脆弱地区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促进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退耕规模、任务安排、政策支持、监测考核等内容。考虑到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