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2)
2023(9556)
2022(7997)
2021(7196)
2020(5697)
2019(12731)
2018(12241)
2017(22573)
2016(11886)
2015(13257)
2014(13164)
2013(13005)
2012(12390)
2011(11375)
2010(12187)
2009(11575)
2008(10630)
2007(9692)
2006(9001)
2005(8597)
作者
(34287)
(28156)
(28113)
(26507)
(18113)
(13596)
(12762)
(10926)
(10824)
(10293)
(9752)
(9458)
(9279)
(9070)
(8926)
(8785)
(8307)
(8218)
(8043)
(8016)
(7329)
(6897)
(6819)
(6559)
(6521)
(6359)
(6351)
(6350)
(5755)
(5632)
学科
(53656)
经济(53613)
(37096)
管理(33538)
(29968)
企业(29968)
(26397)
金融(26397)
中国(25719)
(24427)
银行(24414)
(23848)
地方(20786)
(16143)
业经(15168)
(13772)
方法(13279)
(13248)
农业(11585)
中国金融(11163)
数学(10624)
地方经济(10586)
数学方法(10517)
(10511)
(10208)
贸易(10193)
(9829)
(8900)
财务(8861)
财务管理(8847)
机构
学院(169357)
大学(164850)
(72017)
经济(70293)
研究(62902)
管理(60358)
中国(55104)
理学(49617)
理学院(48983)
管理学(48317)
管理学院(47962)
(36188)
科学(35181)
(34874)
(31874)
中心(29940)
研究所(28311)
(27878)
(26367)
财经(26308)
(24330)
师范(24112)
北京(23877)
(23660)
(23645)
(22593)
(22169)
经济学(21834)
银行(21320)
业大(20555)
基金
项目(101001)
研究(79335)
科学(79250)
基金(70114)
(59465)
国家(58833)
科学基金(50158)
社会(50056)
社会科(47543)
社会科学(47532)
(41421)
基金项目(35850)
教育(35771)
(33988)
编号(33620)
自然(29218)
(28731)
资助(28590)
自然科(28511)
自然科学(28507)
成果(28432)
自然科学基金(27993)
课题(24761)
发展(23793)
(23365)
重点(23248)
(21806)
(21449)
(20815)
(20717)
期刊
(91906)
经济(91906)
研究(58137)
中国(42944)
(35883)
金融(35883)
(26738)
(26133)
管理(26041)
教育(23693)
科学(21626)
学报(21350)
农业(17485)
大学(16844)
业经(16613)
学学(15582)
技术(15101)
经济研究(14474)
财经(13177)
(11354)
问题(11251)
国际(9691)
(9566)
(9168)
(8986)
论坛(8986)
商业(8831)
世界(8752)
现代(8651)
理论(8417)
共检索到29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怀邦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业发展方式的反思。汇丰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下仍保持世界银行第一品牌的地位,充分说明其发展路径仍未过时,成功经验仍可借鉴。汇丰的发展路径主要是国际化和综合化,其经验的内核有四点:一是战略明确,二是经营审慎,三是整合协同,四是风险管控。经过3 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竞争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监管环境将趋于严格,这些都要求中资银行加快经营模式的改革。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汇丰等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在构建新的经营模式方面,抓住客户和银行的价值增长这一核心,坚定地走国际化和综合化道路,不断巩固风险控制、人才和信息化三大基础设施,为经营转型提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大鹏  
全球金融危机后印度IT产业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危机前印度IT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俘获型价值链的特征。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分工网络,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收益。然而,其不利之处在于,面临外部冲击时,由于居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一方面容易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很难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价值链上的升级。本文通过对印度IT产业的研究发现,通过市场多元化和知识与专门技术等高端要素的积累,将有助于产业实现向研发和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小琴  米德宪  
金融危机给我国入境游和国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入境游和国内游的SWOT和PEST分析,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入境游和国内游应采取的战略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发展规律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忽视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发展意识不强、资本与技术问题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产业创新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协调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剑波  张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等方面,以致于加强和完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的研究就显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央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苏睿  
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服务环境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制度创新、创新高新区管理模式、把握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及发展规律和构建多层次支撑体系等措施以高新区为龙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繁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教育发展战略体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强化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掌控和干预、强调学习者的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这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教育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为全球竞争做准备;突出教育公平,在改革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关注STEM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中华  刘小差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推出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图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扰,调整产业结构,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经济制高点。自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连续主持召开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以来,从国家发改委到各地方政府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由于金融在新兴产业发展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对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雷  
2008年由美国次级债引起的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在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世界金融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但是危机的影响却还在蔓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进入了后危机时代。通过对后危机时代的特征的阐述,介绍了当今世界金融格局的一些新特点,并且,通过对中国当前情况的分析,简单介绍了中国应如何在当今这个危机和机遇并存的时代抓住机遇,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金融中的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瑭玮  
金融创新是指各类新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实务的更新、金融市场、金融法则与制度乃至金融观念上各种异于传统的改变。它在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盘活资产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普遍有很好的效果,能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企业竞争能力。因此,金融创新从70年代起从美国开始风靡全球,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玉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地位的产业。本文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后,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统筹处理好国家与地方、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产业规划与科技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就具体策略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早  张敏  刘文璨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两个值得注意的变化趋势:一是工业化大国加快产业调整的步伐,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型与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在新科技革命的带动下,新兴战略产业的兴起,为发展中国家摆脱不利的分工地位带来希望和机遇。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工业化大国产业战略的本质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可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