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7)
2023(6884)
2022(5865)
2021(5223)
2020(4565)
2019(10049)
2018(10087)
2017(20226)
2016(10569)
2015(12233)
2014(12376)
2013(12795)
2012(12681)
2011(11986)
2010(12296)
2009(11982)
2008(11392)
2007(10510)
2006(9944)
2005(9332)
作者
(35028)
(29151)
(28866)
(27801)
(18443)
(13723)
(13239)
(11246)
(11216)
(10380)
(10174)
(9577)
(9497)
(9458)
(9256)
(9095)
(8760)
(8551)
(8503)
(8270)
(7722)
(7296)
(7142)
(6807)
(6776)
(6598)
(6463)
(6285)
(6066)
(5676)
学科
(70228)
经济(70162)
管理(27702)
(23752)
方法(23587)
数学(21275)
数学方法(21172)
中国(18077)
(16621)
企业(16621)
地方(16292)
(15151)
(13754)
地方经济(12284)
(11941)
(11568)
业经(11327)
(10272)
贸易(10263)
(10184)
银行(10155)
(9926)
(9881)
(9708)
金融(9708)
农业(9159)
环境(8638)
(8443)
(7933)
(7564)
机构
大学(178334)
学院(175785)
(86380)
经济(84810)
研究(67456)
管理(60929)
中国(51811)
理学(50963)
理学院(50364)
管理学(49641)
管理学院(49329)
(40021)
科学(38954)
(38129)
(35738)
研究所(32044)
财经(31327)
(28963)
经济学(28826)
中心(28251)
(28229)
(26659)
经济学院(25698)
北京(25041)
(23434)
业大(23393)
财经大学(23081)
农业(23020)
(22556)
师范(22286)
基金
项目(102442)
科学(79164)
基金(74408)
研究(73381)
(65252)
国家(64703)
科学基金(53257)
社会(48745)
社会科(46111)
社会科学(46098)
(38385)
基金项目(37951)
教育(32873)
(32570)
自然(32500)
资助(32137)
自然科(31640)
自然科学(31625)
自然科学基金(31031)
编号(28525)
成果(24153)
(23738)
(23486)
重点(23306)
国家社会(20688)
课题(20497)
教育部(20019)
(19864)
发展(19468)
科研(19289)
期刊
(107919)
经济(107919)
研究(62549)
中国(32819)
学报(28032)
(27762)
(25906)
科学(25128)
管理(24838)
大学(20885)
经济研究(19985)
学学(19766)
(19510)
金融(19510)
农业(17420)
财经(17031)
业经(15542)
(14862)
问题(14195)
技术(13861)
教育(13841)
(11696)
商业(10538)
技术经济(10413)
国际(10255)
统计(9974)
理论(9193)
世界(9087)
经济问题(8774)
经济管理(8602)
共检索到283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彦和  
消费与民生是一个铜板的正反面,是从不同层面讲居民的生活问题的。消费说的是从经济方面如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民生简要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意思。一、关注民生催生我国居民消费的历史性转折"民生"一词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即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长春  金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解决对策,关键是要消除致使消费率下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制性因素,以求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海丽  
重庆市大农村背景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代表,重庆农村由于地形特征而较分散居住的状况,形成了重庆农村消费的特殊性,文章选用经济学的系列指标,如恩格尔系数、消费倾向代表的消费率,说明重庆城乡消费的特征,同时,就"京津沪渝"的对比分析,论证重庆城乡消费的特殊性,并为提升重庆城乡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康华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知识经济浪潮汹涌波及我国,这对于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的我国居民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消费观念,还是消费结构和方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一、小康消费新特点的产生在我国,目前知识经济的产生,集中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及其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雪斌  
居民经济安全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二者呈正向关系。当前,应着力消除影响居民经济安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居民消费营造一个好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预期环境,以推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生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已明确摈弃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运行经济新体制。这势必给我国的居民消费带来新的特点,形成新的消费模式。我认为这个新的消费模式可以叫做宏观调控下的自主消费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自主消费和宏观调控相结合。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作为其主体的劳动者及其企业是自主的。这种自主性,主要体现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上。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上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耿莉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7~8%的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虽然也有所增长,但近年 来消费增长的速度远远小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于是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为此,本文将 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寻求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经建  
本文介绍近年来消费经济理论在美国的一些新的发展,主要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心理学教 授卡利门的前景理论。另外也介绍了两个结合心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消费经济行为的实例。本文希望对那些对行为经济 学感兴趣的消费经济学家有所启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玲芳  
长期以来,虽然居民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三大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年下降,我国居民消费的不足导致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强化消费需求有很多方式和渠道,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财政资金最终被用在什么地方、什么领域,是否有效促进了居民的各类消费,是否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影响各类居民消费的多种因素,并重点考察了民生财政支出和非民生财政支出对各类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都富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始终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同期通货膨胀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出现"高经济增长伴随低通货膨胀"现象。本文着重从投资和消费角度对过去一个时期高经济增长伴随低通货膨胀现象作出了经济学解释,揭示出了该现象背后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一、关于消费函数的研究 1.臧旭恒在《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中的研究。臧旭恒对消费函数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一书。在该书中,作者指出了研究消费函数的意义,给出了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作者在对有关消费者行为假定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十分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的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幅度在1.469—4.357单位内变动。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影响效果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呈阶梯型递减态势。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效果依然明显,二者仍然正相关。最后,给出了文章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启刚  赵金岭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作者提出了重视社会舆论、转变体育消费观念;减小贫富差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优化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