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6)
2023(13558)
2022(11496)
2021(10734)
2020(9165)
2019(21309)
2018(21081)
2017(41154)
2016(22045)
2015(25120)
2014(25164)
2013(24810)
2012(22597)
2011(20202)
2010(20006)
2009(18723)
2008(18656)
2007(16739)
2006(14218)
2005(12829)
作者
(62256)
(52179)
(52155)
(49761)
(32971)
(24995)
(23966)
(20416)
(19815)
(18498)
(17781)
(17557)
(16511)
(16297)
(16269)
(16141)
(15837)
(15443)
(15185)
(15032)
(12703)
(12675)
(12672)
(11941)
(11783)
(11713)
(11575)
(11486)
(10454)
(10246)
学科
(90693)
经济(90566)
管理(68941)
(66389)
(54292)
企业(54292)
方法(44917)
数学(39922)
数学方法(39455)
(27190)
(25897)
中国(23558)
(21529)
业经(19572)
(17357)
财务(17301)
财务管理(17258)
农业(17119)
(17094)
贸易(17086)
(16609)
(16606)
企业财务(16387)
(15208)
地方(15194)
银行(15180)
(14955)
金融(14949)
(14401)
(14333)
机构
大学(318512)
学院(317522)
(134574)
经济(131891)
管理(126523)
理学(109297)
理学院(108213)
管理学(106449)
管理学院(105838)
研究(100664)
中国(77869)
(64952)
(64751)
科学(58696)
财经(51635)
(49470)
(49272)
中心(48266)
(47335)
(46825)
业大(45531)
研究所(44265)
经济学(42449)
北京(40143)
(38848)
农业(38761)
财经大学(38478)
师范(38446)
经济学院(38401)
(36829)
基金
项目(213140)
科学(169534)
基金(157608)
研究(156056)
(135921)
国家(134819)
科学基金(117394)
社会(101287)
社会科(96065)
社会科学(96036)
基金项目(83598)
(82457)
自然(75772)
自然科(74068)
自然科学(74044)
教育(73057)
自然科学基金(72720)
(69570)
资助(64226)
编号(63130)
成果(50899)
(48758)
重点(47682)
(44836)
(44541)
(43266)
课题(42667)
教育部(42643)
国家社会(42287)
创新(41957)
期刊
(144045)
经济(144045)
研究(90209)
中国(60087)
(53008)
学报(46187)
管理(46170)
(44578)
科学(43469)
大学(36108)
学学(34254)
(30658)
金融(30658)
农业(29509)
教育(29017)
技术(28431)
财经(26419)
业经(23603)
经济研究(22855)
(22607)
问题(19329)
技术经济(15890)
理论(15878)
(15360)
(15332)
统计(15321)
(15063)
商业(14549)
财会(14498)
实践(14220)
共检索到461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自2004年春开始,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年的民工潮逐步被以农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所取代。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农民工由富余到短缺,其实是一种使多层次矛盾得以凸显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角度看,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管制失灵;而要破解民工荒,改善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的管制,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对民工荒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做一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传江  徐建玲  
当今中国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而是已经在内部产生了分化。本文主要通过对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学分析,揭示世纪之交前后我国出现“民工潮”和“民工荒”的微观层面的原因,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是最需要市民化也是最容易市民化的群体,但同时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菊兰  杨俊青  魏鹏程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劳动力价格视角下"民工荒"问题的系统流图,并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劳动力市场模拟运行,得出"民工荒"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长期以来给予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背离,而劳动力市场价格是宏观与微观因素系统作用的结果。在当前条件下,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人力资本投资都能在提高农民工工资的基础上增加农民工数量,但前者更有助于企业在相对较小的人力成本压力下增加农民工数量。解决"民工荒"问题,应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菊兰  杨俊青  魏鹏程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劳动力价格视角下"民工荒"问题的系统流图,并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劳动力市场模拟运行,得出"民工荒"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长期以来给予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背离,而劳动力市场价格是宏观与微观因素系统作用的结果。在当前条件下,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人力资本投资都能在提高农民工工资的基础上增加农民工数量,但前者更有助于企业在相对较小的人力成本压力下增加农民工数量。解决"民工荒"问题,应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律,从企业、政府、农民工个人三个方面协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青梅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出现了新的特征与趋势,这些特征和趋势造就了"民工荒"的局面。本文基于农村居民绝对收入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这两个视角分析其对劳动力的转移与回流的影响,并交代了回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最后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学清  
“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近期出现的“民工荒”已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民工荒”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村收入增加外,民工薪酬低、工作生活环境差、长期受歧视以及新生代农民自主意识增强等也是重要因素。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以市场调节为主。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依靠市场的杠杆作用来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让原本扭曲的劳动力价格逐渐趋于合理的水平。第二,以政府调控为辅。政府应该在深刻理解“民工荒”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秀江  王浩  龙彦熹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是有悖于经济学常理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存在太大的差距。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就必须从政府、企业及民工三方面着手,尽量缩小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约翰·奈特  邓曲恒  李实  杨穗  
本文研究了中国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以判断刘易斯模型的第二个阶段在中国是否已经到达。有关刘易斯转折点是否来临的判断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已有研究对此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和2007年的全国住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的工资结构,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的决定因素,并研究了潜在的农民工的规模和性质。同时,基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预测了到2020年为止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农民工数量。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制度约束的存在,民工荒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有可能持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媛  安树伟  
劳动力迁移从微观方面分析是一种个体决策过程,从宏观方面分析就是城市化渐进的过程,两者是同一现象在微观和宏观中的不同表现。本文利用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分析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化产值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化对城市化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效果却非常显著。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非农化的响应较慢,存在滞后性。当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城市化水平短期内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发展时呈现出的一种短期、局部性现状,具有结构性失业的特点,并不会长久存在。其解决思路在于缩短农民迁移过程中的滞后性,同时促进农民工向合法性永久迁移者转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忠文  王红梅  
“The Scarcity of Peasant Workers” was found in Guangdong Province,Fujian Province,Shandong Province,Zhejiang Province and so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4.The phenomenon that was first observed in China means that our labor supply in the countryside will changed significantly.Utilizing the data of the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in 2000,this paper reveals the character of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side,gives the supply of our rural labor from 2006 to 2016,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Scarcity of Peasant Workers” in 2004,and promots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ly.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林睿  
本项目以西部的四川省和中部的河南省这两个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和人口大省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供给变化及未来趋势,指出农村劳动力资源已发生根本变化,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给”将发生逆车,“民工荒”将是我国未来面临的长期基本国情。农村最大的增收渠道(进城务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将会越来越有限,中国低成本、廉价品、低利润主导的出口战略和发展战略也将面临挑战,我们需要新的农村政策、城市化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颖君  
本文利用结构偏差系数测算了我国1990-2006年产业-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并引入相关系数矩阵对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解答了"民工荒"与劳动力就业难并存的问题。本文认为,"民工荒"并不是中国劳动力资源"枯竭"的信号,而是我国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巨大偏差造成的问题。而劳动力就业难,主要是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不相适应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曾湘泉  刘彩凤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概念。这两种经济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允许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被消除但某些功能正在弱化。农民工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产物。只要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被消除,以及与此相联系,只要农民工还没有被转化为市民,“民工潮”与“民工荒”将长期存在下去。有农民工就必然有“民工湖”与“民工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