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3)
2023(17620)
2022(15195)
2021(14195)
2020(11929)
2019(27268)
2018(27149)
2017(52161)
2016(28105)
2015(31540)
2014(31325)
2013(30583)
2012(28110)
2011(25060)
2010(25093)
2009(23096)
2008(22487)
2007(19809)
2006(17354)
2005(14978)
作者
(78814)
(65796)
(65006)
(62207)
(41819)
(31485)
(29682)
(25755)
(25044)
(23331)
(22455)
(21977)
(20738)
(20569)
(20117)
(19995)
(19612)
(19352)
(18785)
(18621)
(16023)
(16007)
(15724)
(15078)
(14659)
(14561)
(14523)
(14337)
(13239)
(12880)
学科
(111342)
经济(111184)
管理(84625)
(81187)
(65669)
企业(65669)
方法(50812)
数学(44464)
数学方法(43879)
(37902)
(33035)
中国(28971)
业经(27531)
农业(25266)
(24709)
地方(22997)
(22190)
(20444)
财务(20367)
财务管理(20321)
企业财务(19373)
(18076)
贸易(18065)
(17546)
理论(17426)
技术(17385)
环境(17191)
(17165)
银行(17124)
(17022)
机构
大学(393008)
学院(390966)
管理(158306)
(156503)
经济(153037)
理学(137672)
理学院(136180)
管理学(133714)
管理学院(132975)
研究(126654)
中国(95267)
(81984)
科学(76719)
(75117)
(63548)
(61355)
中心(59786)
财经(59404)
业大(58216)
(57524)
研究所(55644)
(54111)
(51271)
北京(51003)
师范(50827)
农业(48484)
经济学(47143)
(46334)
(46152)
财经大学(44353)
基金
项目(272397)
科学(215569)
研究(201425)
基金(199055)
(171968)
国家(170487)
科学基金(148080)
社会(128290)
社会科(121427)
社会科学(121392)
(106754)
基金项目(105829)
自然(95649)
自然科(93433)
自然科学(93411)
教育(92487)
自然科学基金(91687)
(88593)
编号(82741)
资助(81197)
成果(67019)
(60548)
重点(60263)
(57169)
(56542)
课题(55916)
国家社会(52795)
(52747)
创新(52739)
教育部(52517)
期刊
(171386)
经济(171386)
研究(114105)
中国(75483)
(61225)
学报(60449)
(58451)
管理(56535)
科学(55395)
大学(47498)
学学(44622)
教育(42377)
农业(41392)
(35393)
金融(35393)
技术(34079)
业经(29724)
财经(28821)
经济研究(25730)
(24521)
问题(22275)
图书(21965)
(19156)
(19104)
理论(19067)
科技(18525)
技术经济(18215)
实践(17459)
(17459)
现代(17060)
共检索到572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探讨了村庄选举中村民投票参与率与村庄公共投资的关系。通过使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发现村庄选举参与率对总和公共投资没有确定影响,但是对于自筹资金的公共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估计结果还表明,虽然三个层次的投票参与率都对自筹资金公共投资有正向影响,但只有完整投票参与率的效果最显著,如果村庄能将完整投票率提高10%,自筹资金项目可以增加0.8项,其金额可以增加2.8万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就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投票行为和对本社区公共物品的出资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公共投资出资意愿的联立方程组,进而估计了村民的不同投票行为(名义投票、意愿投票和完整投票)对公共投资出资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层次的投票行为中,只有完整投票的影响最显著。以水利灌溉设施投资为例,一个村民如果亲自完成选举投票的所有环节,其愿意出资的概率将提高38%;对于道路、学校、水利灌溉设施、饮用水设施、诊所全部5项公共投资而言,一个村民如果亲自完成选举投票的所有环节,其愿意出资的公共投资项目将会增加1.38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首次使用了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微观数据集,发现村民参与的高投票率不是完全真实的,在83%的高名义投票率后面,实际"完整"投票率只有51%,在所有名义投票的人群中,有18.9%的人是在"虚假"投票。另外,不同人群的参与率也有所不同。一些特定人群的参与率和参与程度都较低,比如女性、年轻人、不工作的、工作地点离村庄比较远的以及教育程度较高和较低的人群。如果这其中一些因素叠加起来,那些人群更值得关注,选举中几乎没有他们的声音。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建议在下一步的村委会选举工作中,要着重提高村民的"完整"投票率,特别是那些低参与率的人群。如果整个投票过程的质量有所改善,即使选举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仕新  赵爱明  
文章从博弈的视角,阐述了利益对村民民主选举的影响,并以实际调查数据对利益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村民在民主选举这个无穷次重复的利益博弈中,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能实现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康对  黄卫堂  任晓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区中 ,宗族文化对村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而村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宗族偏好也就在所难免。然而如果能保证村级选举在公正、公开、公平的条件下进行 ,各方的博弈结果往往会达到某种均衡。因而切实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是把各宗族的矛盾和竞争引导到和平、公开、可控的秩序中进行的良好的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战晓华  孙林  
随着直接选举在农村的全面铺开,村委会选举的程序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但需要解决的课题、难题还很多。回顾民主选举程序发展历程,分析现状,探索问题,对于规范民主选举行为,把民主选举的精神实质落到实处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娅  
本文从近两年实施民主选举后的农村现状出发 ,分析提出了当前村民自治所处的阶  段是起步阶段 ,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阶段 ;规范民主选举的主要对象不是宗族等非  正式组织 ,而是乡镇操纵的问题 ;改变干部治村必须以村民自治章程取代村规民约 ;解决  决策的及时性和落实公开制度有助于实现村民真正成为自治主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为剖析宗族与地方行政力量在土地产权实施过程中的互动特征,文章利用2014年CLDS数据,分析了宗族和行政力量对村庄地权实施的影响。在以民主选举表征民主治理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宗族的存在会抑制土地法律文书的发放,并激励土地调整。在引入民主选举对宗族作用的调节效应后发现,在实施民主选举的村庄中,因传统惯习内嵌于基层治理,导致宗族对土地法律文书发放的抑制性增强。研究还发现,族权与行政权"合谋"会抑制土地法律文书的发放和土地调整,但民主选举会通过约束行政权和放活自治权,使二者的关系由行政权"绑架"族权变为宗族发挥自治功能。为避免行政权与族权"合谋"造成的治权资本化,并对非正式社会安排的自我实施功能加以合理利用,建议通过行政权让位自治权,政府治理扶持村民自治,治理单元多元化和自治功能下放等方式,发挥非正式社会安排在村庄地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君  
民主选举制度是乡村中国村民自治最基础的部分,其核心是多数原则及投票行为。在考量部分乡村社会后发现,多数原则原本意义上的相对多数在一些乡村正异化为绝对多数,其追求的择优目的正生成择劣的效果;而投票行为应有的公共理性正被经济理性所取代。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社会民主土壤的贫瘠,体现在:民主形成于理性主义而非经验主义的;缺乏以多元中心信息系统为特征的独立舆论环境;生活普遍贫困使得民主共识难以达成。因此,在乡村社会矫正民主选举原则,发展市场经济是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从性别平等视角下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分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二轮承包期过半后,原本就缺乏性别视角的农地制度在人口变动下累积形成了大量的无地村民,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20~50岁的女性村民。调查数据表明,在全体村民中,女性无地者的比例比男性高11个百分点;而在20~50岁群体中,这一差距达到23个百分点。分析显示,这一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农村的婚嫁后从夫居传统导致,又为30年不变的二轮承包政策加强。进一步的回归结果发现,农地分配的性别差异没有超出农户范围。这为下一阶段通过农地确权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政策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从性别平等视角下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分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二轮承包期过半后,原本就缺乏性别视角的农地制度在人口变动下累积形成了大量的无地村民,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2050岁的女性村民。调查数据表明,在全体村民中,女性无地者的比例比男性高11个百分点;而在2050岁群体中,这一差距达到23个百分点。分析显示,这一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农村的婚嫁后从夫居传统导致,又为30年不变的二轮承包政策加强。进一步的回归结果发现,农地分配的性别差异没有超出农户范围。这为下一阶段通过农地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爱明  史仕新  
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的制度运行效果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其本身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利益诉求、自身素质的内在因素和政治、社会、经济的外在因素两方面建立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规范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民主建设工作的重点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促进其参与民主选举的政治热情,以参与的广度来提高参与的质量,推进农村民主进程的健康发展。二是党和政府应从职能、权利和机制三方面构建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系,为村民参与民主选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运行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昕  徐志刚  刘明兴  陶然  
基于对中国6省116个村庄所做的实地调查数据,文章系统地描述了2000年和2004年前后村支书的产生方式。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党支部民主选举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大多数的样本村庄,乡镇党委都放弃了传统的直接指定村支书人选的做法。与此同时,村支部选举的具体程序尚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村民对党内民主的参与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荣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48个农村1987~2000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集,利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村庄选举对村级公共支出和管理效率的影响。经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选举能够有效地提高村庄公共支出,减少管理费用;在村庄公共支出和管理效率方面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村民代表推举的方式有利于增加公共支出,却造成了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共同构成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民主政治发展并不平衡、不充分,作为民主政治基础的民主选举面临很多困境。其中,民主选举并非出于真实意愿是核心。笔者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的两个行政村村委会选举的考察发现,农村民主发展不容乐观,农村真正实现民主选举任重而道远。应该通过提升人民群众政治素质、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等措施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