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7)
2023(9356)
2022(7291)
2021(6733)
2020(5541)
2019(12396)
2018(12007)
2017(23254)
2016(12098)
2015(13942)
2014(13795)
2013(13498)
2012(12414)
2011(11161)
2010(11222)
2009(10890)
2008(10143)
2007(8925)
2006(8135)
2005(7973)
作者
(33327)
(27488)
(27396)
(26449)
(17733)
(13053)
(12579)
(10870)
(10559)
(9667)
(9619)
(9269)
(9010)
(8735)
(8724)
(8697)
(8212)
(8011)
(7941)
(7446)
(7127)
(6663)
(6484)
(6261)
(6244)
(6201)
(6050)
(5826)
(5550)
(5541)
学科
(55580)
经济(55523)
(31946)
管理(30258)
中国(26888)
(26886)
金融(26886)
(24458)
企业(24458)
(24440)
银行(24431)
(23754)
方法(21204)
数学(19061)
数学方法(18956)
(15531)
(14434)
(14385)
(13656)
贸易(13640)
(13447)
业经(12962)
地方(12051)
中国金融(11387)
农业(10648)
(9691)
(9108)
(8932)
财务(8903)
财务管理(8890)
机构
大学(173189)
学院(170534)
(84897)
经济(83535)
研究(65378)
管理(60571)
中国(59084)
理学(50938)
理学院(50394)
管理学(49738)
管理学院(49435)
(38992)
(37214)
科学(34283)
(32204)
财经(31189)
中心(31175)
经济学(29797)
研究所(29120)
(28652)
经济学院(27002)
(25461)
北京(24461)
(24273)
财经大学(23537)
(23113)
(22811)
金融(22436)
(21468)
师范(21276)
基金
项目(108556)
科学(86654)
研究(82673)
基金(81742)
(70772)
国家(70241)
科学基金(59723)
社会(56591)
社会科(53933)
社会科学(53923)
基金项目(41594)
(38295)
教育(36553)
自然(34454)
资助(34010)
自然科(33744)
自然科学(33738)
自然科学基金(33186)
(33012)
编号(31494)
成果(26727)
(25848)
国家社会(25527)
(25121)
重点(25034)
中国(24674)
(22891)
教育部(22775)
课题(22237)
(22069)
期刊
(90888)
经济(90888)
研究(59503)
中国(36329)
(35663)
金融(35663)
(28694)
(24661)
学报(23464)
管理(23201)
科学(22913)
大学(18791)
学学(17488)
经济研究(16620)
财经(16323)
教育(16258)
农业(16146)
(14167)
(12977)
技术(12725)
国际(12721)
问题(12570)
业经(12180)
世界(11989)
(9371)
技术经济(8222)
理论(8199)
统计(7650)
现代(7615)
经济问题(7426)
共检索到275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晓薇  
从比较金融角度谈中国的利率自由化进程□王晓薇利率是金融对国民经济发挥促进和调节作用的重要经济杠杆,可以保证资金的有效配置,影响资金的供求,是实现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因为利率自由化是金融市场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等其他金融自由化的前提条件,所以无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天昂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体制走出传统的政府干预模式,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本文从金融自由化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金融抑制的弊端和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危害,论述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实行渐进的自由化过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尼古拉斯·博斯特  尼古拉斯·拉迪  李想  
1990年代和21世纪前十年的改革进程过去15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转变。1990年代晚期到21世纪头几年,中国金融体系危机四伏,国内有不断激增的不良贷款,坏账率在1998年达到了25%;国外有来势汹涌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的经济伙伴国大都遭受了货币攻击和资本外逃。中国政府意识到,在缺乏结构改革和监管改善的情况下,中国也将无法承受这样的金融震荡。1997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的独特景观与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模式的选择密切相关。从制度主义分析出发,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滞后性的内在逻辑根源,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回顾了中国金融改革20年的总体进程和基本特征,描述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在产权结构和市场竞争两方面的历史进展。但本文同时也着重指出,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滞后性固然为维持体制内产出提供有力支撑,但这种滞后性所导致的金融发展程度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金融稳定性降低等代价,是更值得关注的基本经济事实。本文最后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未来走势作了简要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庄晓玖  
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负效应。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自由化普遍缺乏足够的准备而仓促实施改革,国内金融制度与监管体系不健全,而金融市场过度开放又导致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之相比,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两难的选择困境:如果不继续进行自由化,则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会更被动;如果进行自由化,却又由于前期的改革失败而无法准确把握好今后的战略措施。对此,发展中国家惟一正确的选择应当是结合国情,坚决地顺着金融自由化的方向走下去,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时学  
拉美和东亚的许多国家都进行过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金融压抑”,但也产生多方面的副作用。拉美和东亚的经验教训表明 ,在缺乏适度谨慎的银行监管条件下进行金融自由化 ,会事与愿违 ,甚至可能诱发金融危机 ,进而制约经济的稳定发展。拉美和东亚国家在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金融部门管理和监督的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政府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 ;第二 ,金融部门借债和放贷的规模得不到控制 ;第三 ,实施金融自由化后 ,一些拉美和东亚国家的政府对投资流向未能加以正确的引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成兴  刘振亚  
APEC①与中国金融自由化高成兴刘振亚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自由化浪潮,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瞩目。APEC国家成份复杂,既有发达国家,又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却无不置身于这场金融自由化浪潮之中,只是程度不同,起点不同,侧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慧  
按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目标,我国在APEC中的贸易自由化应比世贸组织目前的水平更高一些,而对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承诺和在APEC的单边行动计划进行的比较表明,中国在APEC单边行动计划中的贸易自由化并没有超过在WTO中的贸易自由化程度。通过分析APEC与WTO的互动关系和APEC的推进方式,指出我国今后在APEC中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努力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霍宏涛  
利率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核心政策建议,也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构件。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实践却表明,能够促进储蓄与投资的并不是自由的利率体系,而是受到控制的,稳定的正实际利率。供给导向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需求导向的传统货币理论的不协调是致使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征的货币政策模型,分析了利率变动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并对影响我国规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应保持利率水平的稳定,同时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以外国直接投资为主要引资方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光  潘海艳  
日本和韩国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变动与汇率、资本流动的联系会不断增强。但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往往与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改革等交织在一起,制度改革、市场预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加突出,导致利率与汇率、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不稳定,传导渠道欠通畅。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有序平稳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理顺利率和汇率、资本流动关系,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保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向文华  
本文认为,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不良资产的生成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是指在不良资产生成的一般性的基础上,由于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措施而增加的不良资产,具体体现在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和机构准入自由化及资产账户自由化有可能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文章指出。防范不良资产的生成,首先是解决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次是重点防范在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后银行出现的过度借贷和企业出现的过度投资现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紫云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始于1993年,但保险业于1992年率先对外开放,陆续大量引进外资公司,对稚嫩的中资保险公司是一场严峻考验。中资保险在本土迎接强悍的外资公司挑战,拼搏过程是惨烈的,但拼搏结果是令人欣喜的,国内金融自由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中国保险业引领着国内金融自由化发展方向,并为国内金融自由化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担当国内金融市场开放领头羊职责,建立健全了中国保险市场体系,释缓了政府与企业财政负担,改变了国民风险管理意识,普及了保险理念。然而,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保险业在偏重投资型产品与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尚须进一步修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婷婷  
金融自由化具有"二重效应"。自二十世纪60年代末起,美国开始启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美国的金融自由化引领着世界范围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梳理其进程并归纳每个阶段金融领域的自由化特征,有利于总结美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获得若干有益于中国等发展中—转型经济国家的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群  
在推行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市场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金融改革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在回顾有关银行危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审慎监管在金融自由化中的重要性,并简要分析了中国的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率政策措施,旨在建议管理层注意控制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风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向文华  
因为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加剧;解决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办法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加强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审慎监管,以消解金融风险的累积和防范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