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7)
- 2023(4186)
- 2022(3651)
- 2021(3392)
- 2020(3163)
- 2019(7131)
- 2018(7350)
- 2017(16090)
- 2016(8524)
- 2015(9736)
- 2014(9862)
- 2013(10296)
- 2012(10173)
- 2011(9313)
- 2010(9527)
- 2009(9146)
- 2008(9135)
- 2007(8469)
- 2006(7701)
- 2005(7219)
- 学科
- 济(44344)
- 经济(44307)
- 业(23883)
- 管理(21647)
- 企(18283)
- 企业(18283)
- 方法(18089)
- 数学(15845)
- 数学方法(15752)
- 中国(13498)
- 农(11692)
- 制(10970)
- 财(9771)
- 业经(9705)
- 贸(9187)
- 贸易(9182)
- 地方(9157)
- 产业(9094)
- 易(8947)
- 银(8580)
- 银行(8566)
- 行(8291)
- 融(7662)
- 金融(7662)
- 体(7563)
- 学(7291)
- 结构(7284)
- 农业(7054)
- 体制(6476)
- 技术(6457)
- 机构
- 大学(135135)
- 学院(134501)
- 济(64842)
- 经济(63705)
- 管理(50524)
- 研究(48536)
- 理学(42812)
- 理学院(42360)
- 管理学(41894)
- 管理学院(41644)
- 中国(37707)
- 财(30822)
- 京(29270)
- 科学(26209)
- 所(24995)
- 财经(24192)
- 研究所(22222)
- 经(21709)
- 经济学(20913)
- 中心(20871)
- 江(19892)
- 北京(19504)
- 农(19078)
- 经济学院(19075)
- 财经大学(17885)
- 院(17319)
- 范(16851)
- 业大(16685)
- 师范(16681)
- 州(16071)
- 基金
- 项目(78934)
- 科学(61971)
- 研究(60344)
- 基金(56761)
- 家(48329)
- 国家(47977)
- 科学基金(40115)
- 社会(39150)
- 社会科(37311)
- 社会科学(37305)
- 省(30190)
- 基金项目(29851)
- 教育(26677)
- 划(25345)
- 编号(24356)
- 资助(24289)
- 自然(23343)
- 自然科(22715)
- 自然科学(22709)
- 自然科学基金(22346)
- 成果(20864)
- 发(19231)
- 部(18678)
- 重点(17904)
- 课题(17191)
- 创(16390)
- 发展(16265)
- 国家社会(16150)
- 展(16052)
- 教育部(16007)
共检索到208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利民
本文从比较优势内涵: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三方面,简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应利用世界经济本轮经济周期波动的时机,承接先进传统生产行业、研发中心和高端服务业的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利用制度创新和产业政策创新等提升中国经济比较优势。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比较优势理论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晓辉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 动态利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易映森 王志祥 胡芳余 臧泽渥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着力点的定位易映森,王志祥,胡芳余,臧泽渥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体系、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滞后。为此,在发展战略上,要摆脱对传统优势的路径依赖,由成本竞争转向质量、品牌和服务的竞争,实施提升比较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战略;在发展模式上,从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产业结构上,从注重比例关系到突破关键环节,强化功能性政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翔 王旺国 王华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曲福田 付光辉
研究目的:根据效率原则计算并比较现阶段中国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不同产业用地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运用中国内陆地区31个省(市、区)2000—2004年的数据计算各个区域的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分析区域差异。研究结果: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均具有比较优势;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研究结论:产业用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用地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比较优势 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力行 申广军
产业结构调整是后发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设立各类经济开发区。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开发区对吸引外资、提升生产率、提高地区增加值的效果,缺乏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统计数据,本文发现,设立经济开发区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尤其是开发区所设置的目标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有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设置的目标行业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时,经济开发区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为设立经济开发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如何选择目标行业提供了一般性原则。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滕玉军
资本的流动性是资本增值特性产生的前提条件,追求盈利最大化是资本流动的目标,资本流动是由投资的预期收益决定的。资本流动在本质上是由其本身的趋利性和各生产要素在产业间追求优化配置的流动趋向所推动的,受此影响,资本要素会自发地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流动,进而推动着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简钟丹,郝晓辉
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根据产业关联理论,利用投入产出序列表,计算了1990年至2000年的产业关联系数,并找出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关联的产业部门,为进一步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翔 王华书 王旺国
比较优势是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 ,对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农村产业比较优势状况 ,并结合加入WTO后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可能变化 ,提出了南京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劣势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赵永亮
依据地区比较优势调整山西产业结构李东卫,赵永亮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建立适当的产业结构,才能保证经济高效运转。地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系统,在这个宏大系统中,只有使地区产业功能同宏观产业结构相...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石建民
国际分工形势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石建民(武汉大学)当前国际分工形势和特点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经验表明,建立较全面的、依靠本国再生产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只有在不断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主动适应和加入国际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才有前途。即使有相当市场和生产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