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8)
- 2023(10452)
- 2022(8596)
- 2021(7752)
- 2020(6021)
- 2019(13176)
- 2018(12670)
- 2017(23796)
- 2016(12553)
- 2015(13662)
- 2014(13372)
- 2013(13211)
- 2012(12733)
- 2011(11840)
- 2010(11962)
- 2009(10719)
- 2008(10469)
- 2007(9538)
- 2006(8750)
- 2005(8024)
- 学科
- 济(63106)
- 经济(62946)
- 管理(30543)
- 业(29147)
- 地方(23896)
- 中国(21332)
- 企(21215)
- 企业(21215)
- 农(19232)
- 方法(18142)
- 业经(16548)
- 数学(13796)
- 地方经济(13722)
- 数学方法(13683)
- 农业(13322)
- 学(12309)
- 环境(11957)
- 发(11510)
- 和(11127)
- 融(10666)
- 金融(10664)
- 贸(10478)
- 贸易(10465)
- 财(10327)
- 易(9990)
- 银(9909)
- 银行(9897)
- 制(9770)
- 行(9744)
- 理论(9360)
- 机构
- 学院(182230)
- 大学(178362)
- 济(76708)
- 经济(75084)
- 研究(71154)
- 管理(64263)
- 理学(54243)
- 理学院(53455)
- 中国(52738)
- 管理学(52562)
- 管理学院(52200)
- 科学(43861)
- 京(39209)
- 所(36453)
- 财(34390)
- 研究所(32979)
- 农(31740)
- 中心(31604)
- 江(29126)
- 范(28058)
- 师范(27827)
- 财经(26681)
- 院(26422)
- 业大(25642)
- 北京(25195)
- 农业(24244)
- 经(24058)
- 经济学(23600)
- 州(23591)
- 师范大学(22470)
- 基金
- 项目(121985)
- 科学(96858)
- 研究(91299)
- 基金(86640)
- 家(76241)
- 国家(75557)
- 科学基金(64089)
- 社会(60978)
- 社会科(56754)
- 社会科学(56740)
- 省(49089)
- 基金项目(45697)
- 划(41235)
- 教育(40065)
- 自然(38889)
- 自然科(37749)
- 自然科学(37736)
- 自然科学基金(37017)
- 编号(36961)
- 发(33607)
- 资助(33440)
- 成果(29391)
- 重点(28539)
- 发展(27200)
- 展(26723)
- 课题(26719)
- 部(25795)
- 创(25357)
- 国家社会(25195)
- 创新(23743)
共检索到290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全华
与人文景观不同,自然风景所在区域,在社会发展方面,较为落后。自然风景的开发,使得两种落差较大的社会直接碰撞,产生相互渗透和移植作用。如何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全面正确估量自然风景开发的区域社会效应,以便扬长避短,兴利除弊,被提到了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典型剖析,探究自然风景开发对区域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瞿峰
如何开发武陵源,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武陵源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作一些探讨,仅供关心武陵源的各界人士参考。 一、现存问题与规划原则 1、现存问题——“众口难调” 自以张家界为中心的武陵源风景区开发以来,得到不少热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也带来了使当地管理者不知所措的尬尴局面——在如何开发建设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行政意识和学术权威以同等比重的指示和观点使管理者十分被动:合理与不合理,满意与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风景明珠武陵源武陵源区地处湖南西北部,它由原桑植、大庸、永定三县(区)的交界处组合而成,辖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三个风景区,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跃为世界级风景名胜区。武陵源区国土管理局成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岳林 熊兴耀 黄璜 黄梅 甘德欣
针对目前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创5A级旅游区为目标,从人与自然和谐、景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设计方案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
武陵源 自然 人文 生态 环保 理性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翔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部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陵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延平
通过综述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在分析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得出武陵源风景区旅游与张家界市旅游之间存在依附、联动和共生发展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生态位 旅游生态位 武陵源风景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石城 熊绍华
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区索溪峪,山奇、水秀、峰险、谷幽,有无法估量的欣赏价值和开发建设成国内外第一流旅游胜地的优越条件。一、景区概况与景点述要索溪峪位于湖南省慈利县西北隅,距县城九十二公里,由六峪十九壑组成,总面积二十二万余亩。一千米以上的石峰三百余座,一百三十多个观景点,十三个核心旅游区(见图)。 1.十里画廊共有石峰298座,有的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小云
以生态补偿价值为取向,构建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建立了世界自然遗产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显示,武陵源景区生态补偿绩优度较好,其中社会绩效为3.75,相对较高。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这两个因素影响社区居民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差异非常显著;年龄因素影响居民对社会绩效的评价,差异显著。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补偿 绩效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吴忠宏 张西林
本文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游客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偏好与解说主题兴趣)的影响,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经营管理者对未来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在解说媒体选择上,游客偏好于带队解说、定点解说与咨询服务等人员解说方式,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与居住地对解说媒体的偏好有显著差异;在解说主题选择上,游客对森林、植物、动物、地质等较有兴趣,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对解说主题的兴趣也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明珠
武陵源风景区开发时间不长,但它是一个不让桂林、媲美黄山的自然风光资源极为丰富且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的资源型风景区。资源型旅游地的致命弱点在于远离客源市场。港澳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武陵源风景区应从现在起就十分注重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拓,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董成森
以我国著名的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客流在景区的时空分布,探讨客流活动分布与景区生态旅游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陵源景区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有很强的季节性,淡旺季明显;客流在游览的路线上趋同程度高,导致客流在景区各景点上冷热不均。同时,客流分布与景区生态旅游承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最后从生态旅游承载力的角度,提出了协调景区客流活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美霞 王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循环经济体系 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凯 欧艳 黎梦娜 李娟
生态移民是近年来诸多景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世界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安置点居民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分析生态移民给安置区居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心理及安置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生态移民影响的感知差异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基本背景的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的感知差异性。结果表明,安置点居民对生态移民的社会文化、资源环境以及心理层面的正面影响比较认可;对于经济影响的感知分歧较大;而对于移民政策的感知十分消极;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不同旅游业参与程度的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的认知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成森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大量增长的游客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造成景区超载、旅游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文章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森林型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对其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旅游者心理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为景区合理规划、有效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