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2)
- 2023(4333)
- 2022(3658)
- 2021(3348)
- 2020(2708)
- 2019(6178)
- 2018(5977)
- 2017(10554)
- 2016(5351)
- 2015(5534)
- 2014(5376)
- 2013(5299)
- 2012(4797)
- 2011(4401)
- 2010(4581)
- 2009(4511)
- 2008(4408)
- 2007(4302)
- 2006(3714)
- 2005(3360)
- 学科
- 业(25131)
- 企(23738)
- 企业(23738)
- 管理(23528)
- 济(19437)
- 经济(19418)
- 技术(13888)
- 技术管理(11234)
- 中国(6866)
- 业经(6457)
- 方法(6330)
- 理论(5742)
- 制(5575)
- 财(5487)
- 农(4871)
- 学(4790)
- 教育(4416)
- 体(4245)
- 划(4220)
- 数学(4108)
- 策(4107)
- 数学方法(4069)
- 银(4040)
- 银行(4039)
- 地方(3994)
- 行(3911)
- 融(3847)
- 金融(3844)
- 和(3738)
- 体制(3631)
- 机构
- 大学(81966)
- 学院(81030)
- 管理(32786)
- 济(31778)
- 经济(31144)
- 理学(27976)
- 理学院(27655)
- 管理学(27381)
- 管理学院(27181)
- 研究(24834)
- 中国(18463)
- 京(16556)
- 财(15715)
- 科学(14639)
- 江(13369)
- 范(12323)
- 财经(12314)
- 师范(12268)
- 所(11637)
- 中心(11134)
- 经(11038)
- 州(10692)
- 研究所(10405)
- 北京(10371)
- 师范大学(9817)
- 商学(9791)
- 商学院(9685)
- 经济学(9377)
- 业大(9240)
- 财经大学(8985)
- 基金
- 项目(51589)
- 科学(42820)
- 研究(40673)
- 基金(37473)
- 家(32194)
- 国家(31871)
- 科学基金(28477)
- 社会(27152)
- 社会科(25800)
- 社会科学(25796)
- 省(21732)
- 基金项目(20071)
- 教育(19117)
- 创(17933)
- 划(17889)
- 自然(17257)
- 自然科(16973)
- 自然科学(16972)
- 自然科学基金(16740)
- 创新(15502)
- 编号(15486)
- 成果(13441)
- 资助(12797)
- 课题(11789)
- 重点(11695)
- 业(11527)
- 部(11180)
- 发(11151)
- 国家社会(11136)
- 新(10999)
共检索到126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乔雪
歌剧《白毛女》作为延安文艺的代表作,是20世纪脍炙人口的作品。《白毛女》故事原型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影响力的形态,文章以40年代贺敬之和丁毅执笔的歌剧和"文革"时期出现的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作为研究对象,追溯其从民间流传到成为40年代延安文艺的代表作,又随着时代变迁走向革命样板戏的历程。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干扰其版本变化和叙事细节的具体原因。以两部作品内容和形态的异同为切入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文艺政策和作品产生的影响力,从政治权力话语干涉和民间话语两方面分析了叙事产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白毛女 叙事演变 权利话语 民间话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全兴
红色经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历史为原型,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诗化生成为文艺符号,进而通过意识形态的推动将文艺符号社会化,进一步生成为象征性符号并永远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红色经典《白毛女》来源于民间红色故事,经过社会化传播形成"白毛女审美崇拜"的文化现象,进而转化为文艺经典之一,其一系列歌曲、人物、音乐成为象征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重要符号,深深嵌入大众的集体记忆之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劳苦大众过上真正"人"的生活的引导者形象。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樊晓君 马佩林
爱德华·阿尔比对美国戏剧叙事传统的反叛和颠覆,表现在内容上,即将戏剧作为辩论的场所,以苛刻的态度嘲讽美国社会从上至下的"美国梦";表现在形式上,即以先锋性、实验性、革新性解构美国戏剧的叙事模式。阿尔比通过语言游戏、时空观的蒙太奇、情节叙事的不确定性,解构传统戏剧叙事模式,重构现代先锋剧的叙事模式。阿尔比戏剧通过形式与内容的解构,颠覆传统戏剧的审美观,挑战后现代背景下的人们普遍意义上的伦理观、价值观,其目的在于表达对恶的焦虑和反思。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戏剧 叙事策略 解构性叙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采撷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跳芭蕾的女孩身材一定都非常好,她们的腿都是很细很长的。其实不然,大部分跳芭蕾的女孩都有一双粗腿,很有力量,脚也很大。这其实体现了建筑学中的逻辑:力量是根本,唯有建立在力学原理基础上的万事万物,才可能有和谐之美、均衡之美。任正非曾用"跳芭蕾的女孩都有双粗腿"来比喻不追求完美。他说",世界是在变化的,永远没有完美精致,根本不可能存在完美,追求完美就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刚
西方戏剧叙事范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西方现代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戏剧叙事之"摹仿说"和戏剧"情节整一"的戏剧叙事观念是贯穿整个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的一个美学原则。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正是抓住了舞台戏剧的最关键要素、戏剧中最活跃的要素——情节,并将其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者,凭借整一的戏剧情节以产生舞台幻觉和情感共鸣的戏剧性,从而产生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西方现代戏剧的叙事范式是伴随着整个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型开始形成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满
我于1980年从沈阳来到辽宁财经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前身)读书,本科与硕士的专业都为物资管理。当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大宗物资不再由国家指令性调拨而变成商品自由流通时,我的专业就在学科目录中彻底消失了。1995年年末在物资管理系与商业经济系、工业经济系合并为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年后,我来到会计学院财务系,面对财务功底较深厚的专家学者,输在专业起跑线上的我不得不奋起直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民
朱生豪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不是诗词,但在诗意的表达上,胜似诗剧的特点。朱生豪的译文押韵的地方较多,句式整齐,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对比的形式,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整齐美的特点,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他的译文在准确的基础上符合汉语读者对诗歌和戏曲的审美欣赏习惯。他翻译莎剧的成功是与他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和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分不开的。
关键词: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 诗词创作 译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勇
教师研究不仅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促进教师持续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研究逐渐从科学取向转变为叙事取向,即从"作品"走向"文本"。叙事可以提升教师的发现意识、反思意识与主体意识。"文本"叙事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教师个体层面的生活史方法,以及共同体层面的合作传记法。
关键词:
作品 文本 教师研究 叙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陆小玲
"动画剧本创作"课程一般为各动画院系所开设的基础必修课,旨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文章基于对"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动画剧本创作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冀川
随着《扬名立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几部电影的出现,一个旧的电影类型又再一次被提及——室内剧电影,原指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它的特点便是几乎所有的发生的剧情均遵循“三一律”,这种复兴的潮流不仅重塑了室内剧电影的叙事空间,而且在固定空间的基础上拓展了原始的叙事空间。基于此,文章从室内剧电影的空间类型、空间叙事手法、空间叙事特征三部分对于室内剧电影的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室内剧空间中不同类型空间对于叙事的影响。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室内剧 空间类型 人物视点
[期刊] 求索
[作者]
蔡诤诤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妇女解放作为社会革命的重要篇章,必然在反映阶级压迫和民族解放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批以中国女性为主题的经典红色民族歌剧应运而生,成就了中国红色民族歌剧的辉煌。纵观这些作品,可看到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中国红色民族歌剧为切入视角,可以从"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特征""两性全面解放"三个维度解析妇女解放在中国的发展与嬗变。
关键词:
红色民族歌剧 妇女解放 解读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浩洁
美籍犹太作家埃利·威塞尔的小说《夜》描写了一个男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讲述了纳粹对犹太人所进行的残忍的种族屠杀与迫害。作者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帮助读者了解犹太人所经历的巨大的历史创伤。
关键词:
创伤叙事 种族屠杀 《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训华
"教育生活叙事"是根据国内外叙事研究方法现状,融合质性研究、量化研究等手段,以建构具体实用的教育叙事方法为重要目标指向的方法理论体系。"呈现——分析——揭示"是教育生活叙事的核心架构。呈现即是真实、真情、有章法地"原生态"再现人类所经历的教育生活状态;分析是指通过时间、空间、心理、情感、图像等维度对叙事文本的有方法的深度解读;揭示是指通过动态编码、静态编码等方式来寻找叙事文本中的"言外之意"。教育生活叙事与传统教育叙事方法和理论形成了路径上的差异与转向。本文从叙事的对象、空间、着力点、目的、方法、效果等角度,比较了教育生活叙事与叙事探究的异同,并提出了现阶段教育生活叙事的相关研究领域。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叙事 方法 写作 编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双泉 马昱 朱光亚
巴别塔隐喻着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在神性的时代,人们将认知有限性的原因归之于上帝。然而,理性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挤压神性的空间,代表着人类对无限性领域的开拓。但是,由于人类认知有限性的存在,理性大厦始终未能找到自己稳固的根基,尤其是到了后现代,理性大厦逐渐崩塌,人类仿佛又回到了神性的时代。其实,人类不是回到了神性的时代,而是走向了诗性的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由神话叙事转向了语言叙事。在语言叙事中,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发现,人类失去了对真的追求,那么所有的语言叙事就失去了“能指”,他们无可奈何的将哲学诉诸于“偶然性”去重建知识的大厦,哲学似乎不再需要根基而只需要“想象力”,而全部哲学的努力,也似乎只是为人类寻求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
神话叙事 语言叙事 神性 理性 诗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琳
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满新颖著的《中国近现代歌剧史》是中国歌剧研究的重要成就,它以歌剧思维作为研究的主线,并保持研究的学术中立,从国内外搜索大量珍贵史料,由此"重新发现"了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别样历史。著作对"歌剧思维"的呼吁,必将有利于中国歌剧艺术性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