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4)
2023(6231)
2022(5341)
2021(4864)
2020(4078)
2019(9440)
2018(9404)
2017(17762)
2016(9638)
2015(10935)
2014(10964)
2013(10540)
2012(9758)
2011(8613)
2010(9007)
2009(8412)
2008(8351)
2007(7505)
2006(6650)
2005(6270)
作者
(26995)
(22953)
(22451)
(21518)
(14126)
(10698)
(10299)
(8843)
(8589)
(8106)
(7792)
(7615)
(7342)
(7216)
(7111)
(7009)
(6877)
(6731)
(6606)
(6426)
(5727)
(5534)
(5390)
(5144)
(5097)
(5090)
(5023)
(4954)
(4458)
(4419)
学科
(35921)
经济(35843)
管理(33556)
(28260)
(24699)
企业(24699)
(12742)
(11983)
方法(11606)
(9921)
数学(9663)
数学方法(9481)
中国(9446)
(9123)
业经(8664)
体制(7260)
(7146)
财务(7114)
财务管理(7093)
(6762)
贸易(6756)
企业财务(6733)
地方(6707)
(6696)
银行(6685)
(6583)
(6532)
(6521)
金融(6519)
环境(6405)
机构
大学(136339)
学院(134771)
(55280)
经济(54070)
管理(50210)
研究(46446)
理学(42644)
理学院(42120)
管理学(41390)
管理学院(41126)
中国(35367)
(31919)
(28498)
科学(26138)
(22851)
财经(21506)
中心(21070)
北京(20798)
(20584)
(20403)
研究所(20257)
业大(19417)
(19386)
(17351)
(16858)
经济学(16669)
师范(16658)
财经大学(15943)
(15878)
农业(15593)
基金
项目(88834)
科学(70054)
研究(66191)
基金(64589)
(55814)
国家(55375)
科学基金(47824)
社会(42590)
社会科(40388)
社会科学(40379)
基金项目(34055)
(33431)
教育(30928)
自然(30171)
自然科(29462)
自然科学(29454)
(29120)
自然科学基金(28941)
编号(26295)
资助(26035)
成果(22708)
(22459)
重点(20164)
(19961)
课题(19192)
(18707)
(18507)
国家社会(17708)
创新(17675)
教育部(17424)
期刊
(65095)
经济(65095)
研究(41965)
中国(31351)
(23744)
管理(21395)
学报(20194)
(19264)
科学(18613)
大学(16572)
教育(16556)
学学(15411)
(13441)
金融(13441)
技术(12929)
农业(12557)
财经(11109)
业经(9648)
经济研究(9515)
(9509)
问题(8539)
(7718)
国际(7619)
科技(6660)
(6581)
世界(6573)
现代(6301)
(6221)
(6217)
论坛(6217)
共检索到213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辉利  杨永  李颖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提出已久,可是成效却不显著。文章认为,京津冀三地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着集体行动的困境和环境治理外部性的困扰,在此现实情况下,环境保护合作有望成为三地实质性区域合作的突破口和三地深度合作的实验田。欧盟环境保护与协调机制以共同法律基础为依据,成员国联合行动,共同治理;且从单纯的治理污染演变到主动预防,形成了一套高效运作的环境合作与区域协调机制。从不同利益主体角度来看,欧盟环境保护与协调机制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设计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时可以从法律制度支撑,合作组织机构设置等维度设计,以期实现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素喜  王小平  
服务业合作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推进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设计,可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合作博弈机制分析,京津冀服务业实现良性合作需要如下机制设计:树立互利合作的共同价值观、破除垄断与完善市场机制、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建立政府性协调组织机制、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中介沟通和商务信息服务的作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亚翔  高素英  
对所采集到的42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符号学理论构建了一个新的品牌形象结构模型,并揭示了该模型三大结构维度所蕴含的消费心理机制。研究结果既有助于对品牌形象进行动态监测,也有助于对品牌价值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根据符号学理论,既有品牌形象结构模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品牌所具有的功能与产品所具有的功能相混同;二是将品牌的能指与品牌的所指相混同。在对所采集到的423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新的品牌形象结构模型,该模型由诚信度、名望度和物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予  刘某承  白艳莹  张永勋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区域的系统性问题,打破行政区界线开展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合作机制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态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考生态合作研究成果,针对水资源供给与消费、风沙源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生态问题,尝试构建了生态合作机制建设基本思路;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其生态合作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各方主体、可以采取的生态合作方式及监督评价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传春  张雅静  刘某承  
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供给面临三方面困境:第一,生态产品供给的系统性与区域行政分割的矛盾;第二,生态产品的公共属性使供给主体动力不足;第三,各区域主体对生态产品需求弹性的差异影响其供需平衡,这些问题导致生态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为此,有必要构建以政府合作为基础、市场合作为中坚、民众自愿合作为补充的生态产品供给多元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和环保NGO等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传春  张雅静  刘某承  
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供给面临三方面困境:第一,生态产品供给的系统性与区域行政分割的矛盾;第二,生态产品的公共属性使供给主体动力不足;第三,各区域主体对生态产品需求弹性的差异影响其供需平衡,这些问题导致生态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为此,有必要构建以政府合作为基础、市场合作为中坚、民众自愿合作为补充的生态产品供给多元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和环保NGO等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军   胡新如  
采用“基本政策—产业链—创新共同体”三维分析框架,并结合“主体—目标—工具”分析路径,构建其与实施效果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和统计数据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及其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地从多维度加大了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力度;区域内环境面政策工具供给要高于供给面和需求面政策工具,需求面政策工具总体供给不足;产业链维度的政策工具供给最为充足的环节是研发,其次是推广和服务环节,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环节供给低且相关不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工具乏力;在共同体维度方面,方案规划类工具主要集中于创新共同体建设方面,在平台建设、科技产业链和产业服务、合作示范区、改革实验区层面存在工具供给不足的问题。从效果上看,区域科技创新总体能力有提升,但科技创新梯度差异并未明显降低且呈现新情况;科技创新协同度呈上升趋势,离高度协同状态仍有很大差距;区域创新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体系化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合作网络初步形成,但是河北一些重要节点城市活跃程度低,影响了其创新吸纳和承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会婷  闫志利  
职业培训合作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工程。相关统计年鉴2007~2012年数据表明,京津冀三地职业培训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有着明显的合作需求。实现京津冀职业培训合作,可采取组建职业培训集团、成立职业培训联盟、发展社区学院、融入职教园区以及实施类产业化经营、连锁经营等合作模式,运用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以及综合推动等促进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哲  齐艳霞  
首都经济圈相继列入北京市、河北省的"十二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其重要性。为了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文章提出应该明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合作原则,共同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把金融合作放在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寻找各方利益的协调点。并且认为,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是银行结算服务,核心内容是资金的跨地域市场化流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梅  许刚  
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与综合改革试验区今年正式启动,本文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机制与合作内容出发,简要探讨了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基础、难点和发展策略,认为推进合作应加强研究,按照"合作组织专业化、合作制度规范化、合作计划具体化、合作方式多元化"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推进实质性合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茂初  潘丽青  
以"环京津贫困带"为案例,分析"环京津贫困带"的成因,提出生态-经济合作机制的缺失是制约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提出了京津冀基于生态联系的经济合作的对策:基于正外部性的科斯交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基于博弈原理建立生态维护与贫困治理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联系,整合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艳飞  张定祥  李婷婷  
【目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协同社会发展、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议题。科学认知县域人口流动分异下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耦合规律、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完善多尺度多层次配置机制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借助GIS空间分析与计量经济模型,解析县级尺度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变化格局、耦合类型及影响机制,探究区域城乡协同的集约用地应对路径。【结果】(1)2009—2018年京津冀人口增长格局向京津中心城市外围区县和河北中心城市集中;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区主要位于京津廊道市县及河北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建设用地增速持续下降。(2)京津冀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平均下降323人/km2,85.2%的研究单元出现下降,大幅下降区集中在河北中心城市外围市县;人口和建设用地变化耦合类型以收缩粗放型为主,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矛盾。(3)人口流动和工业化模式显著影响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变化;而受二元制度约束,城镇化率提高的节地效果还不显著。【结论】京津冀县级单元人口和建设用地变化关系差异明显,河北非中心城市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压力增大,亟需创新省市县多尺度协同机制,健全城乡多层次闲置土地利用政策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需要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运行执行机制,实现补偿的持续长效;实施京津冀多元化生态补偿体系,实现补偿的公平有效。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陈福中  卢景新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凸显了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借力于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调整。本文构建了金融规模作用于产业升级调整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可能存在"促进"和"抑制"效应,进而采用京津冀1985—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调整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规模对京津冀产业升级调整的总体效应为正;金融相关比和金融融资规模提高,会显著提升服务业生产率水平;金融集聚会促进工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金融效率对工业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变化作用不明显,但对产业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廷  黄莉  
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严重的诟病,区域内部恶性竞争明显,缺乏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模型,从区域发展动力分析入手,引出区域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分析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要素禀赋优势突出,但产业同构化严重,区域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区域聚集能力低下,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明确三地定位与分工,制定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区域辐射能力提升等实施路径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