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4)
2023(2327)
2022(2102)
2021(1864)
2020(1798)
2019(3836)
2018(3870)
2017(7603)
2016(4110)
2015(4440)
2014(4406)
2013(4563)
2012(4330)
2011(3684)
2010(4307)
2009(4590)
2008(3855)
2007(3309)
2006(2906)
2005(2800)
作者
(11026)
(8981)
(8855)
(8402)
(5800)
(4289)
(4266)
(3371)
(3344)
(3197)
(3164)
(3014)
(2916)
(2844)
(2789)
(2744)
(2640)
(2565)
(2543)
(2492)
(2283)
(2185)
(2128)
(2080)
(2060)
(1957)
(1956)
(1954)
(1807)
(1765)
学科
管理(18407)
(17048)
(16335)
企业(16335)
(13043)
(11516)
经济(11497)
(11274)
财务(11272)
财务管理(11232)
企业财务(10871)
(7721)
银行(7721)
(7301)
(7279)
金融(7278)
(7152)
方法(5478)
数学(4701)
数学方法(4671)
(4329)
体制(4017)
(3716)
国家(3657)
(3596)
制度(3594)
(3343)
税收(3079)
(3053)
中国(2996)
机构
大学(51962)
学院(51608)
(20700)
经济(20080)
中国(19633)
管理(19606)
研究(16758)
(16233)
理学(15707)
理学院(15568)
管理学(15429)
管理学院(15331)
财经(11278)
(11128)
(10206)
(10041)
银行(9484)
中心(9476)
(8890)
(8764)
(8700)
财经大学(8500)
科学(8250)
人民(8214)
(7969)
金融(7798)
研究所(7470)
北京(7348)
国人(7271)
中国人(7243)
基金
项目(28439)
科学(21847)
基金(20929)
研究(20856)
(17821)
国家(17686)
科学基金(15364)
社会(13112)
社会科(12529)
社会科学(12525)
基金项目(10988)
自然(10044)
(9906)
自然科(9822)
自然科学(9820)
自然科学基金(9671)
教育(9322)
资助(9136)
编号(8607)
(8529)
成果(7778)
(6855)
(6814)
重点(6285)
项目编号(6259)
教育部(6001)
人文(5698)
科研(5697)
大学(5616)
课题(5606)
期刊
(23468)
经济(23468)
研究(17908)
(17616)
(15428)
金融(15428)
中国(11293)
管理(7261)
财会(6922)
会计(6683)
学报(6631)
财经(6010)
大学(5514)
科学(5388)
学学(5270)
(4993)
(4940)
(4887)
通讯(4752)
会通(4750)
国际(4401)
(3506)
经济研究(3502)
理论(3384)
(3170)
实践(3084)
(3084)
农业(3051)
(3022)
技术(2813)
共检索到93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唐友伟  
目前,工业化国家进入资本市场被看做理所当然,但新兴市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是不稳定的、多变的。对于新兴市场,信用评级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主权信用评级是由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央政府的债务所做的风险评估,在决定国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程度和条件上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发现,信用评级的变化对主权债券利差有显著影响。主权信用评级被用做国家违约可能性的总体测量,最低信用评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管辉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机构频繁下调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这在某种程度上催化了危机的蔓延。通过对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分析,将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分解为由经济基本面因素决定和经济基本面以外因素决定的两部分,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受非理性成分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了欧债危机期间三大评级机构很可能过度下调了主权信用评级的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乾  杨景坛  吴治军  
欧洲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对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以及引发的股票市场波动一直广受关注。论文对此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评级下调对非事件国股票市场超额收益率有显著为负的溢出效应,而评级上升的这种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表明评级下调和上升的不对称效应在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区域经济体内并不成立;经济总量越大的国家发生评级调整时,对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溢出效应越小;区分子样本后,评级调整的不对称效应在债务危机期间存在,但危机期间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并不比危机之前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俊江  王姝  
德国保险市场一贯坚持的严格监管和在欧洲债务危机期间的适应性调整:如及时修订法律规范、改革和加强监管体系、引入信息化手段等措施,使其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甚理想的条件下仍然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其在法律制度建设和信息化与分类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爱文  
欧洲经济一体化始终伴随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的"二元结构"。欧洲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异质性,激励各成员国竞相发行公债,导致主权债务超载,进而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症结在于结构性问题的长期存在,而其根源则在于欧洲区域内外主权的非对称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在于,中国必须在内调结构、外塑市场方面有所作为,以实现结构协调和内外经济均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明刚  
从欧元区整体的层面上看待此次危机可以发现,当前EMU治理机制的四大矛盾是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文莉  
主权债务是指一个国家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或者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因为是以主权为担保,所以主要体现为政府负债。而当一个国家政府不愿意或者无力继续履行债务职责,也就是政府负债总额接近或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收支逆差比重升高,政府赤字居高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武琼  段迎君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2009年下半年,针对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欧洲各国政府的全力营救,经济刺激政策效应显现,经济复苏态势基本确定。但欧元区小国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却逐渐浮现,并愈演愈烈。2009年10月,希腊政权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伟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代表团赴欧访问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Bruegel)、慕尼黑大学经济研究所(IFO)等欧洲知名智库,并拜访了中国国际金融(英国)有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安德里斯·多姆布莱特  李丽丽  王辰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由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引发,是欧洲货币联盟迄今为止面临的最大挑战。欧洲货币联盟目前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更多的问题在于,欧洲货币联盟在中长期将何去何从,货币政策还能一如既往地维持物价稳定吗?它将如何组织以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安德里斯.多姆布莱特在美国美林银行全球宏观经济会议上的这篇演讲系统地阐述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并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给出了解决方案,他认为结构改革是应对危机的持续性解决方案之关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盛立中  
2010年,欧洲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是自华尔街金融衍生工具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又一撼动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对于目前问题丛生的欧盟各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辉  
2009年10月,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  邓垚  
2009年10月21日希腊政府宣布上调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市场担忧希腊债务风险增长,与希腊相似的爱尔兰等高负债国家也受到市场关注,欧债危机开始爆发。此后危机一波三折不断发展,甚至美日信用评级也被调降,金融市场大幅波动。2011年7月21日,欧元区关于希腊的第二波援助计划出台,但同首轮援助相比收效甚微。通过梳理欧债危机演进过程,分析危机爆发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进行展望,有益于讨论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欣昱  杨惠昶  
2010年2月初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世界经济复苏越来越明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震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间接性的汇率风险,即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中欧元部分的趋势性贬值风险。但是,我国应未雨绸缪,提早做好准备,主动积极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田向阳  雍旭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对欧洲经济产生长期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并将引发全球货币、金融格局的重新洗牌。经济的结构性弊端、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及交叉持债和缺乏退出机制使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评级机构和投机力量加速了危机恶化。援助计划的出台使危机暂趋缓和。短期来看,财政政策和改革计划的执行效果、金融监管对投机行为的制约、市场投机力量的动向等因素并不确定。中长期来看,需要正视美元升息、财政约束和金融监管等问题的持续性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进出口、国内资产价格和通胀压力均有所影响,现有政策需要相机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