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7)
- 2023(17202)
- 2022(14256)
- 2021(13047)
- 2020(10995)
- 2019(25264)
- 2018(25024)
- 2017(47990)
- 2016(25982)
- 2015(29566)
- 2014(29343)
- 2013(29061)
- 2012(27043)
- 2011(24408)
- 2010(25218)
- 2009(23550)
- 2008(23781)
- 2007(21961)
- 2006(19385)
- 2005(17918)
- 学科
- 济(119878)
- 经济(119758)
- 业(99370)
- 企(88552)
- 企业(88552)
- 管理(88339)
- 方法(50644)
- 数学(40933)
- 数学方法(40292)
- 业经(34901)
- 农(34621)
- 财(33202)
- 中国(32580)
- 地方(26430)
- 技术(25561)
- 农业(24094)
- 务(23611)
- 财务(23549)
- 财务管理(23507)
- 制(23408)
- 企业财务(22226)
- 理论(21633)
- 贸(20901)
- 贸易(20882)
- 和(20391)
- 易(20221)
- 学(20015)
- 银(18872)
- 银行(18833)
- 策(18423)
- 机构
- 学院(380667)
- 大学(374289)
- 济(158634)
- 经济(155305)
- 管理(149861)
- 理学(127253)
- 研究(126284)
- 理学院(125902)
- 管理学(123746)
- 管理学院(123020)
- 中国(99456)
- 京(80347)
- 科学(76144)
- 财(73786)
- 所(64658)
- 农(64430)
- 江(61154)
- 中心(58594)
- 研究所(57884)
- 财经(57264)
- 业大(54443)
- 经(51658)
- 北京(51395)
- 农业(50311)
- 范(48776)
- 州(48731)
- 师范(48290)
- 经济学(47205)
- 院(45241)
- 技术(42640)
- 基金
- 项目(240497)
- 科学(190010)
- 研究(178537)
- 基金(171904)
- 家(148678)
- 国家(147327)
- 科学基金(127618)
- 社会(112589)
- 社会科(106792)
- 社会科学(106763)
- 省(97701)
- 基金项目(90060)
- 教育(82582)
- 自然(81543)
- 划(80272)
- 自然科(79729)
- 自然科学(79710)
- 自然科学基金(78327)
- 编号(73334)
- 资助(70658)
- 成果(59018)
- 发(55975)
- 创(54848)
- 重点(54269)
- 部(52479)
- 课题(51301)
- 创新(50504)
- 业(47588)
- 国家社会(45850)
- 科研(45420)
- 期刊
- 济(185123)
- 经济(185123)
- 研究(112967)
- 中国(83030)
- 管理(62423)
- 财(61605)
- 农(60062)
- 学报(54104)
- 科学(52581)
- 教育(44880)
- 大学(41623)
- 农业(40837)
- 技术(40015)
- 学学(39040)
- 融(37964)
- 金融(37964)
- 业经(32496)
- 财经(28852)
- 经济研究(28791)
- 业(25088)
- 经(24946)
- 问题(23720)
- 技术经济(23255)
- 统计(19744)
- 策(19237)
- 科技(19131)
- 贸(18969)
- 商业(18820)
- 现代(18176)
- 图书(17464)
共检索到592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津 李健英
80多年前,范旭东企业集团的核心——永利制碱公司从引进国外设备到掌握国外核心技术,从知识吸收到技术能力的形成,通过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路径,不仅成功制造出高质量纯碱,而且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为民族企业通过模仿实现技术赶超树立了典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剑 王树恩
针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研发中创新和模仿的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出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解出了企业创新选择的混合策略解,从而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博弈分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从模仿学习上升到引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奇迹,但是我们到今天为止,还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所有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西方的,没有提出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今天互联网来了,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管理所有的东西,将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从模仿学习上升到引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奇迹,但是我们到今天为止,还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所有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西方的,没有提出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今天互联网来了,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管理所有的东西,将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庆杨 石晓霞
文章系统的分析了中小企业模仿创新的特征;给出了模仿创新的过程模型;指出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本企业与模仿对象的"知识距离"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等因素是决定企业模仿创新成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模仿创新 过程模型 吸收能力 整合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时椿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模仿创新战略为主导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和市场风险、提高创新产品市场化成功率 ,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模仿创新 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德林,陈春宝
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德林陈春宝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行为,吸收率先创新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思慧 周天宇
本文基于古诺模型对市场中的企业技术选择博弈进行探讨,试图解释目前中国企业中模仿创新盛行的原因,并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参考。模型分析显示,市场规模、创新成本差异是影响企业技术选择的重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技术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行为干预企业技术选择。模型分析可用于解释静态背景下不同产业中企业的技术选择情况,也能够说明动态背景下同一产业在不同市场规模阶段中企业技术选择的变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选择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新悦 谢富纪
基于资源依赖与获取行为理论的视角,构建一个关于技术模仿强度、创新能力、企业长短期绩效和外部环境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后发企业通过技术模仿获取技术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的二次型曲线关系,其中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这一点在短期绩效方面较为显著。此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能力与企业短期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钱春海
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市场体制、资源状况、企业组织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西部企业存在的实际状况看,模仿创新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因为模仿创新可以减少创新产品的生存风险,节约投资,为弱势企业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而逐步占领市场,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所以,它应当成为西部企业创新战略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
模仿创新 市场结构 企业组织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8月,我国城商行总资产以29.4%的同比增速超过大型商业银行的12.1%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6.7%。从2008年到2012年,城商行的数量已发展到144家,整体资产规模已经达到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的20%,城商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的一部分。但即便规模不断在扩大、资产不断扩充,在2012年的连续两次利率调整面前,城商行感受到的压力仍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的背景下,城商行如何通过经营转型求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从大城市转战中小城市、从大企业转战小微信贷市场,各方压力下城商行一直在努力寻求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耘 曾进泽
文章从企业技术学习的四个方面:技术轨迹、吸收能力、技术转移和动态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认为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吸收能力。
关键词:
后发企业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朝臣 汪上 胡振江 张兴怀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效林
由于企业所处产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企业对内部市场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不可能存在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内部市场模式。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对内部市场理论的研究、探索和理解,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企业运用内部市场理论指导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市场模式上的"集成创新",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市场模式。
关键词:
内部市场 规则 机制 市场模式 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