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0)
- 2023(9056)
- 2022(7874)
- 2021(7403)
- 2020(6109)
- 2019(13922)
- 2018(13878)
- 2017(25634)
- 2016(14533)
- 2015(15881)
- 2014(15692)
- 2013(15246)
- 2012(14091)
- 2011(12493)
- 2010(12503)
- 2009(10967)
- 2008(10901)
- 2007(9691)
- 2006(8314)
- 2005(7393)
- 学科
- 济(47995)
- 经济(47941)
- 管理(37658)
- 业(32722)
- 企(25746)
- 企业(25746)
- 方法(20037)
- 数学(17024)
- 数学方法(16702)
- 学(15636)
- 农(15229)
- 财(13954)
- 中国(13251)
- 地方(12966)
- 环境(11505)
- 业经(11315)
- 农业(10485)
- 制(10219)
- 理论(9352)
- 务(8873)
- 财务(8855)
- 和(8834)
- 财务管理(8827)
- 企业财务(8324)
- 银(8067)
- 划(8040)
- 银行(8033)
- 生态(7863)
- 技术(7862)
- 行(7587)
- 机构
- 学院(190667)
- 大学(188885)
- 研究(68161)
- 管理(65206)
- 济(65141)
- 经济(63310)
- 理学(55608)
- 理学院(54759)
- 管理学(53402)
- 管理学院(53042)
- 中国(51237)
- 科学(48247)
- 京(42265)
- 农(39789)
- 所(36238)
- 业大(33871)
- 研究所(33201)
- 中心(32373)
- 财(32268)
- 江(31485)
- 农业(31076)
- 范(27479)
- 师范(27141)
- 北京(26423)
- 院(26049)
- 财经(25371)
- 州(25282)
- 省(24524)
- 技术(23768)
- 经(22903)
- 基金
- 项目(134098)
- 科学(102821)
- 基金(94357)
- 研究(94045)
- 家(85703)
- 国家(84989)
- 科学基金(70657)
- 社会(55859)
- 省(54228)
- 社会科(52706)
- 社会科学(52691)
- 基金项目(50626)
- 自然(48156)
- 自然科(46926)
- 自然科学(46908)
- 划(46115)
- 自然科学基金(46030)
- 教育(42790)
- 编号(38140)
- 资助(38042)
- 重点(31223)
- 成果(30911)
- 发(29123)
- 创(27594)
- 部(27510)
- 课题(27255)
- 计划(26686)
- 科研(26479)
- 创新(25836)
- 大学(24356)
共检索到285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意德 许涵 陈德祥 骆土寿 莫锦华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结性的种对数约占总种对数的10%,绝大多数种对表现为弱联结性或无联结性,说明所调查的热带森林主要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通过物种间联结系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将32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和10个功能群,并提出各功能群物种的辨识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德祥 李意德 骆土寿 陈步峰 林明献
2001年旱季,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主要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中华厚壳桂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800μmol·m-2·s-1)、光补偿点(15~20μmol·m-2·s-1)和最大光合速率(≤7μmolCO2·m-2·s-1)等耐荫性光合特性,并且缺乏对高光强改变的光合调节能力,但对光斑却有快速的光合响应能力;短期内高CO2浓度会使其光合速率增加,但对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有抑制作用;在光合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将明显促进光合作用,温度升高4℃能够使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 6倍,但一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晶 臧润国 李意德 毛培利 林明献
在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野外测定获得3个与植物-大气相互作用直接相关的生理生态特性指标(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气孔导度和比叶面积),应用等级聚类分析和NMS排序方法对热带山地雨林的主要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分析热带山地雨林4个演替阶段(初期、早期、中期和后期)生理生态功能群组成及其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的87个主要植物种类可划分为8个功能群,检验结果显示功能群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功能群内同质性较高;功能群的丰富度及相对多度在不同演替阶段差异显著;功能群的丰富度在演替初期最低,演替早、中期最高,演替后期略有降低;演替初期的优势功能群光合能力强,水分利用效率低,演替早、中期的优势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群落的20个原始林主要种群和33个更新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等。结果表明:组成热带森林的各个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对资源的分割程度很高,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均很低,反映了热带森林的复杂性。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位特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伟 蒋天雨 徐绣琴 朱晓如 施晨阳 赖文峰 文国卫 黄秋良 张国防
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27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点相关系数(PCC)等方法,对白桦群落乔木层进行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有植物17科28属47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白桦的重要值最大(22.55%),Levins指数(0.50)小于蒙古栎(0.55)和甘肃山楂(0.67),Shannon-Wiener指数(2.79)小于甘肃山楂(3.05)。此外,在乔木层优势种组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5的仅16对,其中,白桦与山荆子、陕甘花楸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在0.5以上。20个乔木层主要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显示群落中有4个种对间呈极显著联结,5个种对间呈显著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CC检验结果均表明:白桦与多数树种的联结性不显著,仅与山荆子呈显著正联结。表明宁夏六盘山白桦群落乔木层的物种较单一,乔木层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较弱,各种类间呈独立分布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方立 许涵 陈洁 林明献 李意德
[目的]分析海南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域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豆科树种对邻体树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尖峰岭60 hm~2大样地的2012年和2018年2次调查数据,对样地内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非豆科树木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次调查期间,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无显著变化。与非豆科树木相比,软荚红豆(Ormosia semicastrata Hance)、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 (Jack) I.C.Nielsen)和亮叶猴耳环(A. lucidum (Benth.) Nielsen)具有较高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而肥荚红豆(O. fordiana Oliv.)、木荚红豆(O. xylocarpa Chun ex L. Chen)、长脐红豆(O. blansae Drake)和薄叶猴耳环(A. utile Chun et How)具有较低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软荚红豆、肥荚红豆和猴耳环具有较高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而长脐红豆、薄叶猴耳环、亮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具有较低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7种豆科树木对邻体多度、丰富度的影响与其叶片氮含量和固氮能力无显著相关关系,但邻体距离为4 m的豆科树木邻体存活率与叶片氮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总体上,不同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影响不尽相同,软荚红豆更倾向于对邻体产生有利作用,薄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对邻体产生抑制作用,而其它4种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的影响不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家鸣 许涵 李意德 林明献 周璋 骆土寿 陈德祥
【目的】探讨热带山地雨林不同地形条件下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差异,评估物种与地形关联性,为进一步探索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共存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及其290种木本植物(胸径≥1 c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样地每块20 m×20 m样地的平均海拔、坡度和凹凸度3个地形指标进行C-均值模糊聚类,将60 hm2大样地分为不同地形类型,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群落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的差异;采用Torus转换检验,对大样地中胸径≥1 cm的独立植株且种群个体数量大于6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家鸣
物种分布与共存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评估各种环境因子对物种空间分布与共存的相对贡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海南尖峰岭60 hm2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动态监测样地(大样地)首次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样地1500个20 m×20 m样方的平均海拔、坡度和凹凸度3个地形指标进行C-均值模糊聚类,将大样地划分为低海拔沟谷、陡坡、高海拔沟谷、山脊4等种地形类型;分析了不同地形条件下森林群落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地上部分生物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性;基于Torus转换检验,从多度和生物量两个方面比较了230种常见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裕鹏 许涵 李意德 骆土寿 陈德祥 林明献
沿海南尖峰岭林区海拔梯度设立164块25m×25m样地,分析乔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森林采伐对这种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尖峰岭物种丰富,164块625m2样地共记录植株65144个,分属84科253属596种;原始林的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现双峰型的分布格局,主要受尖峰岭地区水热、光照、群落特性等因素控制;径级择伐后森林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波动上升;皆伐后森林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梯度剧烈波动;原始林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高而缓慢上升;径级择伐森林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首先随海拔增高而平缓上升,海拔800m处最高,之后缓慢下降;皆伐林中Simps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意德 方洪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三分区位于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区内有海南岛保存最好的青皮林。根据1·38hm2的样地资料,林分平均蓄积量高达469·773m3·hm-2;平均胸径28·6cm,最大胸径143·3cm;林木组成复杂,记载种类300多种。青皮为热带常绿季雨林的表征种和建群种,重要值为16·8,该种群的径级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反J曲线的正常增长型种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属于典型热带常绿季雨林类型的青皮林群落分布在海拔300~650m处,伴生树种有白茶、细子龙、野生荔枝等。调查区内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坡垒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青皮是关键种,该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德祥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孙云霄
对海南岛尖峰岭35年生鸡毛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特点、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生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达285 53t·hm-2,其中树干为190 82t·hm-2,树皮为19 19t·hm-2,树枝为35 93t·hm-2,树叶为7 96t·hm-2,根为31 63t·hm-2,鸡毛松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比例为树干∶树枝∶根∶树皮∶树叶=24 0∶4 5∶4 0∶2 4∶1 0。12~22cm径级的立木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70 9%,而8m以下的树干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80%以上。1~25a内生物量增长迅速,年平均净生产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25a后生物量增长相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金福 洪伟 樊后保 林荣福
A series of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χ2-test,association coefficient,Ochiai′s coefficient,Czekanowski′s coefficient and Jaccard′s coefficient were used based upon a 2×2 contingency table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association of all species,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coe...
关键词:
格氏栲林 乔木层 主要种群 种间联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王瑞丽 刘泽彬 封晓辉 王晓荣 肖文发
对三峡库区栲属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重要值、方差比率、χ2统计量、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等种间联结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叶栲是三峡库区栲属群落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三峡库区栲属群落19个主要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反映了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19个优势种群构成的171个种对中,12个种对具有显著正相关,7个种对具有显著负相关,而绝大多数种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关键词:
栲属群落 种间联结 乔木种群 三峡库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易 臧润国 杨世彬 蔡笃磊 王进强 周照骊
调查海南霸王岭热带低地雨林群落学特征,研究林下棕榈植物对树木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hm2热带低地雨林样地中,共记录到5种棕榈植物1288株,其中大白藤的个体数占棕榈个体总数的82.7%;不同棕榈物种的平均个体冠幅面积存在差异,大叶蒲葵显著大于其他4个物种;小样方棕榈植物多度在群落中呈显著的正态分布;小样方中棕榈多度与胸径<10cm树木个体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大树数量与棕榈数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小样方中大幼苗、幼树和小树物种丰富度随棕榈多度增加而减小,而小幼苗和大树的物种丰富度与棕榈多度无相关性;棕榈个体覆盖降低了更新幼苗的密度,仅有18%的幼苗(包括小幼苗和大幼苗)分布于棕榈树冠之下;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涵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莫锦华 罗文 洪小江 蒋忠亮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均以原始林最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幼树层和下木层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2)天然更新林与原始林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高,说明天然更新林恢复程度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好;3)植株密度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原始林,与干扰程度正相关,与皆伐后恢复时间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幼苗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木本植物幼苗层组成与功能群恢复动态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主要树种的物候研究
尖峰岭热带林集水区一组水质背景值及水质生态效应
红树植物半人工小群落的生态学研究——不间伐的灌木环境对乔木种群的适宜度及群落改造决策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hm 2动态监测样地土壤微生物物种估算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功能群划分及其潜在分布
红树植物半人工小群落的生态学研究──直接引进的乔木种群对原灌木群落及其种群的扰动效应
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划分
植物同资源种团划分及其与物种属性的关系——以黄河三角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