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1)
2023(7416)
2022(6215)
2021(5484)
2020(4400)
2019(10018)
2018(9886)
2017(19190)
2016(10230)
2015(11381)
2014(11294)
2013(11634)
2012(11249)
2011(10299)
2010(10549)
2009(9763)
2008(9610)
2007(8745)
2006(8226)
2005(7824)
作者
(29709)
(24816)
(24738)
(23541)
(15851)
(11784)
(11235)
(9507)
(9434)
(9183)
(8671)
(8264)
(8162)
(8028)
(7945)
(7693)
(7384)
(7151)
(7090)
(7017)
(6554)
(6051)
(6006)
(5857)
(5729)
(5609)
(5594)
(5457)
(5133)
(4979)
学科
(52405)
经济(52365)
(27098)
管理(24529)
(21702)
地方(20796)
税收(20266)
(20094)
(18971)
企业(18971)
中国(17725)
(16392)
业经(13861)
方法(12501)
(12440)
地方经济(12124)
农业(11660)
产业(11083)
数学(10217)
数学方法(10158)
(9960)
(8814)
金融(8812)
技术(8766)
(8651)
(8508)
(8498)
贸易(8497)
银行(8483)
环境(8431)
机构
学院(147187)
大学(142442)
(64826)
经济(63549)
研究(56225)
管理(52235)
理学(43291)
中国(42864)
理学院(42741)
管理学(42225)
管理学院(41933)
(35007)
科学(32638)
(31301)
(29063)
研究所(25545)
(25404)
财经(25037)
中心(24524)
(23400)
(23221)
(22346)
北京(20734)
(20518)
师范(20340)
(20202)
(20045)
经济学(19990)
业大(18521)
经济学院(17954)
基金
项目(89211)
科学(70348)
研究(69546)
基金(61916)
(52915)
国家(52419)
社会(44766)
科学基金(44574)
社会科(42652)
社会科学(42646)
(37185)
基金项目(32463)
(29970)
教育(29240)
编号(29162)
(27201)
自然(25350)
资助(24753)
自然科(24698)
自然科学(24693)
成果(24453)
自然科学基金(24226)
发展(22686)
(22282)
课题(20899)
重点(20278)
(19249)
(18471)
国家社会(18452)
(18234)
期刊
(83986)
经济(83986)
研究(55483)
中国(35384)
(24841)
(23801)
管理(20706)
学报(19303)
科学(18686)
教育(16999)
农业(16404)
(16174)
金融(16174)
(15493)
(15463)
业经(15459)
大学(14356)
经济研究(13753)
税务(13751)
学学(13423)
技术(13092)
财经(11541)
问题(11156)
(10041)
(8485)
国际(8368)
(8312)
商业(7937)
世界(7568)
技术经济(7525)
共检索到25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梧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江虹  黎诗  
近年,梧州市抢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良机,利用高岭土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力度,主动承接广东陶瓷产业转移,促使陶瓷产业逐步成为梧州市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文章从税收视角及陶瓷产业发展特性,对陶瓷产业园区的陶瓷企业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转变陶瓷产业发展方式及增加地方财税收入的建议,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陶瓷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以资源换产业"思路,建设陶瓷产业园区成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瑛  
在广西区域合作"一轴两翼"战略的背景下,梧州市毗邻粤港澳的地缘优势、自然资源及其发展潜力正被重新认识和定位。本文分析了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意义、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通过增强优势产业的集聚能力、发展园区经济两大实施途径,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的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明  熊峰  
景德镇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又因瓷而衰,是国家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地区之一。景德镇市工业经济起步晚,产业化水平低,发展相对缓慢,因此金融介入陶瓷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也相对滞后,是研究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地区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金融支持陶瓷产业存在四难信用环境欠佳,金融债权维护难。上世纪90年代,以政府为主导的陶瓷企业改制政策相继出台,通过实施"母体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洁  
"陶瓷首饰"的理念发源于法国,随后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我国陶瓷首饰产业起步并不晚,但因为设计不够新颖,没有把陶瓷首饰化;我国的艺术家、陶艺家研究的东西还不够精细;陶瓷首饰的品牌化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也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所以我国陶瓷首饰的发展到成熟阶段还得需要一个过程。有鉴于此,文章依次对陶瓷首饰发展的状况、制约我国陶瓷首饰发展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保生  
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景德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景德镇拥有75位国家级各类陶瓷大师,100多位省级陶瓷大师,1000多位高级工艺美术师,8万多名涵盖陶瓷手工生产所有环节的熟练工人,形成庞大的陶瓷文化创意队伍,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加快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建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依托老城区工业遗存厂房,延续陶瓷工业文化脉络,建设景德镇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同时,高品位规划建设总用地为15平方公里的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必须提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陶瓷文化创意龙头企业、整合利用好本地科研资源、引进利用外地科研力量、推动景德镇成为凝结时代人类陶瓷艺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小丽  唐景辉  
创意产业是以创新为主的新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本文根据国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对景德镇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培养全民创意新意识、发挥政府作用、重视创意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加强品牌建设、整合各种资源等发展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方志斌  李海东  
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经过了六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使德化成为福建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德化陶瓷产业集群也成为中国百家产业集群。基于集群创新的意识、资源、合作网络、活动和绩效等指标,对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德化陶瓷产业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创新能力,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新经验,但也存在诸如人才流失严重等约束产业集群发展的突出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闵小文  
沿海城市产业梯度转移促使内陆诸多城市承接了转移而来的项目,促进了内陆城市产业的升级。但内陆城市金融资源配置速度无法跟上产业转移的需求速度成为内陆城市加速发展的瓶颈。本文选取高安作为研究对象,以陶瓷产业转移为例,分析了瓶颈之所在,并提出了解除瓶颈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美斌  
梧州宝石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已呈现集群雏形,加上在接受发达地区该产业转移所拥有的地缘优势,具备了将其做大做强的一些有利条件。但也尚存在对其根植性认识缺乏信心,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不够长,产业亟待升级优化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志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建筑陶瓷生产国家之一,而佛山禅城区为中国最重要的建筑陶瓷基地。由于佛山禅城地处珠江三角洲,陶瓷产业面临升级与转移,而陶瓷企业是陶瓷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文章从企业行为角度,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探讨陶瓷产业迁移扩张影响因素和迁移的方式以及地域,结果表明由燃料、原材料、电力等构成生产成本的市场因素是推动陶瓷产业转移的主驱动力,且发现陶瓷企业只是将部分生产环节外移并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林荣  陈锋  刘冰峰  
陶瓷是与生俱来的技术与文化的结合体,技术与文化在经历了工业经济的洗礼后再次逐步走向融合,创意陶瓷产业在此背景下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探讨了技术与文化关系演变的内涵与特征,从注重文化传承、遵循适宜性原则、扩大产业规模、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多元融资等方面提出了技术与文化融合下的创意陶瓷产业升级与发展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陈国清  
景德镇源远流长的制瓷历史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这是破解陶瓷文化产业发展难题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陶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作为千年瓷都,要不断充分发挥陶瓷文化的源动力作用,实现陶瓷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关键是"突出文化特色,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建设,吸引各类人才",核心是"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基础是"用好大数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要途径是"突出文化特色,打造旅游重镇",辅助是"以申遗统领,促进交流,扩大特色文化影响",目的是"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强  
景德镇是我国的千年瓷都,有着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但陶瓷产业近代以来面临着诸多困境,发展陶瓷产业需要加强陶瓷职业教育。传统上的景德镇陶瓷技艺传承模式为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和行帮传承,当代的陶瓷职业教育则体现为美院式教育和灌输式教学。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下,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需要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应该转变陶瓷职业教育的思想,提升教育质量;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实践教育;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创意基地的建设,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平  郑克强  
针对工艺陶瓷产业发展现状,以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为例,综合运用DEA方法的CCR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样本实体2009-2011年数据进行动态实证分析,得出工艺陶瓷产业生产率主要受技术效率变化影响、市场发展以个体工作室为主导和急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结论,并提出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加强个体工作室有序化组织、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及劳动者素质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