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6)
- 2023(4298)
- 2022(3562)
- 2021(3642)
- 2020(2961)
- 2019(6997)
- 2018(6812)
- 2017(12835)
- 2016(6543)
- 2015(7660)
- 2014(7209)
- 2013(7512)
- 2012(7058)
- 2011(6663)
- 2010(6445)
- 2009(6073)
- 2008(6064)
- 2007(5051)
- 2006(4454)
- 2005(4259)
- 学科
- 济(33083)
- 经济(33045)
- 中国(14585)
- 业(14515)
- 方法(14513)
- 管理(14256)
- 数学(13583)
- 数学方法(13544)
- 贸(9313)
- 贸易(9308)
- 易(9201)
- 农(9171)
- 企(8823)
- 企业(8823)
- 制(6426)
- 财(6398)
- 人口(6360)
- 农业(6345)
- 关系(6000)
- 出(5702)
- 银(5693)
- 银行(5686)
- 行(5579)
- 融(5456)
- 金融(5454)
- 学(5286)
- 业经(4938)
- 发(4925)
- 环境(4636)
- 体(4320)
- 机构
- 大学(101934)
- 学院(96280)
- 济(53933)
- 经济(53335)
- 研究(42001)
- 管理(35097)
- 中国(33535)
- 理学(30135)
- 理学院(29740)
- 管理学(29507)
- 管理学院(29299)
- 京(22650)
- 财(22234)
- 科学(21019)
- 所(20999)
- 经济学(19427)
- 研究所(19134)
- 财经(18246)
- 中心(17607)
- 经济学院(17540)
- 经(17075)
- 北京(15282)
- 院(14426)
- 财经大学(13894)
- 科学院(13066)
- 农(12891)
- 范(12868)
- 师范(12804)
- 社会(12536)
- 研究中心(12418)
- 基金
- 项目(63138)
- 科学(51565)
- 基金(50604)
- 研究(47163)
- 家(44487)
- 国家(44190)
- 科学基金(37305)
- 社会(34415)
- 社会科(32784)
- 社会科学(32780)
- 基金项目(25659)
- 自然(21526)
- 资助(21233)
- 自然科(21087)
- 自然科学(21082)
- 教育(20857)
- 自然科学基金(20765)
- 省(18581)
- 划(17758)
- 中国(17540)
- 部(16685)
- 编号(16520)
- 国家社会(16497)
- 教育部(14896)
- 成果(14477)
- 重点(14314)
- 发(13699)
- 人文(13437)
- 社科(13060)
- 重大(12985)
共检索到15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18世纪中后期是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活跃时期。这不仅表现在迁移流动数量和规模较大,而且迁移流动者的身份类型比较庞杂;既有近距离的流动,又有远距离的迁移;既有临时流往它乡的糊口之举,又有开辟新的生存空间的永久迁移。人口的迅速增长是人口迁移流动行为活跃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应看到,18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虽有量的增加,却无质的变化。它既表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迟滞,又说明在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虽有很大的困难,却还有一定的扩张能力。
关键词:
18世纪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陈金永
当代中国人口的省际迁移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有几分扑朔迷离的问题。由于省际迁移的距离长,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对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18世纪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动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人口较快增长所形成的庞大规模,对以后人口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对这个时期人口数量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这一时期官方人口统计中存在的漏报现象,对《清实录》中所载人口数字作了必要的校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谢东虹 吕利丹
从人口转变的历史过程来说,人口转变经历了从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到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再到以人口迁移和流动为主导的变化过程。当死亡率和生育率均已下降到很低水平时,人口迁移和流动就自然而然地步入人口舞台的中央,成为影响人口形势的关键因素(顾宝昌,2010)。然而,经典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晋宇,于静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一个新的开端。这个新开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场机制被引入城市化过程。这样,在中国就形成了两种城市化人口并存的局面:一是由计划机制控制而形成的计划城市化人口;一是由市场机制控制而形成的自发城市化人口。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城市化人口已被学术界所关注(李竞能,1986;辜胜阻,1991等)。辜胜阻将这两种人口分别称为永久性迁移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敏芳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新增人口数量,低于农村人口外出迁移数,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实现人口顺利迁移流动,需要相应的配套策略。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城市化 迁移预测 迁移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雷琳旋
出生地信息是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信息之一,可用于判断终身迁移人口。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时期-队列和省际差异为分析视角,从迁入与迁出两方面,描述了全国及各省份人口省际终身迁移的宏观水平、流向以及年龄模式的现状及变化。研究发现,终身迁移是历史时期移民运动与当前人口迁移流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带有的历史印记会被当代趋势逐渐湮没,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终身迁移的空间分布在稳定中呈现出迁出地扩散和迁入地在集聚中扩散的特点;中国人口仍相对凝固;队列分析表明终身迁移具有时间累积效应,且与生命事件密切关联。出生地信息具有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口径的研究视角,应加强迁移流空间扩散趋势、双向迁移流的存在条件与因果机制等研究。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出生地 终身迁移 队列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吴丽丽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迁移对生育率有着非常显著影响,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出现了与已有的迁移生育率理论的不一致。1990年代中国的迁移生育率发生了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国宏
据估计,世界上现有华侨、华人和华裔(一般统称为海外华人。国外学术界称 Ove—rseas Chinese或 Chinese Abroad)约2000—3000万。海外华人以其产生历史之悠久,数量规模之庞大,地区分布之广泛,而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是理所当然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鲍曙明,时安卿,侯维忠
文章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历次人口调查资料,对过去50年间的人口分布及各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作者采用RobertoBachi的迁移人口偏好指数研究省际人口迁移及西部和其他地区人口迁移的形态变化,并根据一些选择因素,如迁移距离、本地人口、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投资、工业结构、就业率及失业率、政府政策、自然资源与环境、教育和其他一些地区性社会经济要素,建立Narayana人口迁移的修正模型,并简要讨论了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入口迁移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西部开发 区域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金塘,王红丽,蔡虹
“出生地”是用来收集人口迁移信息最常用的调查项目之一。中国以往的人口普查中一直缺少这一调查项目 ,这使得利用出生地资料对人口迁移状况进行分析在国内一直是个空白。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在中国人口普查史上首次调查了人口的出生地信息。本文主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的出生地资料 ,对中国各省人口的终身迁移水平、流向以及不同年龄人口的终身迁移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出生地 终身迁移 普查数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谭晓青
解放以来,随着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内地、边疆和沿海地区涌现出许多新的城镇。尤其近几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村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乡镇企业大发展,促进了小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表明,到1984年底,市镇总人口已增加到32723万人。与1982年相比,短短的三年里,城市人口共增加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在人口普查中,人口死亡容易发生漏报。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漏报的社会原因,利用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证明了人口死亡漏报确实存在。为了估计出实际的人口死亡水平,对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推敲,根据登记的人口和死亡率数据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男性的预期寿命为67.97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71.34岁,均比人口普查登记资料算出的结果小1.5岁左右。
关键词:
预期寿命 人口普查 死亡漏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提出应该重视和研究人口问题 ,面对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等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结合其对人口科学和人口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人口总量控制与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政策、劳动人口数量的增长与就业等八方面的问题 ,从一种不同的视角来看待 2 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 ,提出了自身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中国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控制 生殖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