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66)
2023(3391)
2022(2842)
2021(2801)
2020(2206)
2019(5050)
2018(4958)
2017(10194)
2016(5602)
2015(5977)
2014(6079)
2013(5849)
2012(5669)
2011(5353)
2010(5500)
2009(5061)
2008(5035)
2007(4417)
2006(4158)
2005(3727)
作者
(14847)
(12346)
(12211)
(11846)
(8079)
(5789)
(5602)
(4681)
(4662)
(4662)
(4101)
(4034)
(4026)
(3990)
(3979)
(3855)
(3731)
(3697)
(3609)
(3576)
(3100)
(3052)
(3040)
(2880)
(2864)
(2802)
(2785)
(2731)
(2508)
(2476)
学科
(18780)
经济(18759)
管理(16691)
(15730)
(12161)
企业(12161)
(7873)
(7013)
(6495)
中国(6330)
方法(5858)
及其(5521)
数学(5181)
政策(5063)
数学方法(5049)
(5005)
贸易(5003)
(4997)
(4911)
农业(4886)
地方(4821)
方针(4444)
(4388)
(4388)
阐述(4388)
业经(4380)
(4228)
(4191)
银行(4191)
方针政策(4190)
机构
学院(75702)
大学(73668)
(33190)
经济(32393)
管理(29777)
研究(27160)
理学(24884)
理学院(24633)
管理学(24263)
管理学院(24103)
中国(21835)
(17480)
(15168)
科学(14905)
(13505)
中心(12683)
财经(12586)
(12545)
研究所(11868)
(11370)
(11273)
(10251)
师范(10203)
(10004)
北京(9893)
(9741)
经济学(9405)
财经大学(9094)
业大(9075)
农业(8688)
基金
项目(45707)
研究(36611)
科学(36239)
基金(32626)
(27432)
国家(27169)
科学基金(23282)
社会(22314)
社会科(21134)
社会科学(21131)
(17110)
教育(16585)
基金项目(16135)
编号(15891)
(14855)
自然(14386)
成果(14285)
自然科(14000)
自然科学(13996)
资助(13979)
自然科学基金(13750)
课题(11338)
(10565)
(10538)
(10396)
重点(10167)
(10121)
(9488)
项目编号(9410)
(9140)
期刊
(40746)
经济(40746)
研究(26676)
中国(16566)
(12543)
管理(11568)
(11170)
金融(11170)
(10953)
教育(9941)
科学(8747)
学报(7920)
农业(7437)
业经(6875)
技术(6589)
大学(6484)
经济研究(6475)
学学(6003)
财经(5892)
(5065)
(5044)
问题(4855)
国际(4582)
现代(3873)
(3834)
论坛(3834)
世界(3745)
理论(3696)
(3621)
图书(3526)
共检索到124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张玉祥  
巴里坤地处新疆天山北路东部地区,被誉为"新疆咽喉"。巴里坤是清代新疆地震多发区。其中,清代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三至初五巴里坤爆发了7.5级大地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宫中朱批奏折档、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宫中朱批奏折档、道光朝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等至少14份清宫藏地震档案极为翔实地记载了此次大地震的相关事宜。这在清代新疆地震史乃至清代全国地震史上堪称罕见。笔者据以上档案等概述了新疆巴里坤大地震的情况,论述了清廷采取的抚恤灾民、官员捐廉、借贷银两、捐款修城、派拨兵遣、起用废员、提拔官员等赈灾对策,进而剖析这些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珍贵  张志宏  
第一阶段(1986年~1997年):以《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国家从立法上明确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初步规定了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阳  王雅林  
通过"5.12"特大地震救治经验,建议以政府为主导的多部门联动机制的组织保障专业救援队伍,平时储备急救物资,培养忧患意识,加强急救培训,保证应急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早期多部门联动专业救治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  
"5·12"汶川大地震对震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破坏。素有"粮仓"之称的四川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和产粮大省,短期内地震势必对全国粮食和猪肉价格造成一定冲击,给目前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带来挑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岚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建立长效的社会援助机制。"可持续"是支援灾区的最高境界。构建可持续社会援助体系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下放慈善权,让慈善回归民间;加快制度供给,从根本上改变NGO的政治生态;强化志愿者激励和专业技能培训;构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网络平台;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调联系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铮  程君凤  顾新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灾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家彬  
从机构设置、立法、规划、资金投放情况等方面对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引出对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5点启示:灾后重建工作中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重建工作要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重建规划应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进行;产业复兴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放在重要地位;产业复兴要把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惊柱  
基于课题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从农户经营主体的微观视角,对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在赈灾政策支持下的家庭资源配置行为,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和LINGO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赈灾政策支持下,农户资源配置行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灾害发生初期,赈灾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小,作用期短,农户资源的非农产业配置效率高于农业产业配置效率,在农业生产中,耕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过剩,资金资源不足;在恢复发展期,赈灾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大,作用期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世庆  
文章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及灾后重建的角度探讨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笔者认为,汶川大地震涉及范围有很大差异性:一类是四川最发达的成德绵平原地区,也是我国西部最发达的地区;另一类是我国水能、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有"富饶的贫困"之称的经济发展最落后和居民收入最低的地区。是什么原因造成"富饶的贫困",如何走出"富饶的贫困",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直希望解决,但至今仍存在许多棘手问题的挑战。第二类地区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灾后重建应走什么道路?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汶川大地震警示我们,对这类地处江河上游、高山峡谷、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玖平  郝春杰  
抽取四川地震灾区六个市(州)作研究对象,采集其中六个县(市)近十年的GDP和民营产值数据,通过单方程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测算出民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在收集分析专家、政府和民营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对地震灾区民营企业补偿的必要性。对民营企业就补偿政策的需求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已有补偿政策和民营企业对补偿政策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土地补偿、产业补偿四方面对已有补偿政策进行完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翼彪  
2008年的5.12汶川里氏8.0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在这次地震中遇难69225人,失踪17939人,其中四川省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其中更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中  
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与1995年神户大地震相比,本次地震重灾区东北部地区虽不是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区,但也是日本工业的集中地带之一。日本东北地区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宗良  李亚芬  边卫红  
"3·11"大地震使日本处于"二战"以来最为困难时期。地震及次生灾难使金融市场一度陷入恐慌,日本政府及时采取注资及G7联手干预等举措起到了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本文认为灾难的叠加效应将使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受到影响,但全球经济总体不会受到明显影响。随着日本灾后恢复及重建工作的推进,巨额的救助资金无疑会对日本政府带来新的考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劲松  邓云峰  
"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的发生,使我国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方面开始形成了"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为主"的指挥模式"、四位一体"的联合指挥模式、多级政府指挥部模式、分区指挥模式,但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幅度、扩展与缩减方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建议我国制定专门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条例",指导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设立与运转。在一元化指挥原则下,明确区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中现场应急指挥部与协调保障机构;统一规范各类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规定合理的管理幅度;完善应急指挥协调程序,规范多级政府应急指挥部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